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房價 遺產稅 fed 00919 美元
投資理財
保險稅制
產業時事
職場生活
今周大耳朵 Podcast
富足今周起
幸福熟齡
ESG永續台灣
專題報導
今選頻道
存股助理
今周學堂
訂購優惠
活動報名

改建案北市府強推月底開工, 部分攤商安置仍充滿爭議 第一果菜市場「原地中繼」 預見災難?

改建案北市府強推月底開工, 部分攤商安置仍充滿爭議 第一果菜市場「原地中繼」  預見災難?
每日400輛大貨車、5000名工作人員穿梭其間的第一果菜批發市場, 改建期若要一邊動工一邊營運,恐將引發動線混亂。

呂苡榕

焦點新聞

攝影/陳弘岱

1099期

2018-01-11 18:16

作為台北市「翻轉西區軸線」計畫之一的第一果菜批發市場改建案,眼見一月底就要動工,但耗資一百四十億、前後費時七年的改建期程,其中攤商的中繼安置卻仍有爭議。

談了二十四年的第一果菜批發市場改建案,目前中繼安置工程預定將在一月底開工,象徵為改建跨出第一步。但這樁經費高達一百四十億元、工期長達七年的市場改建,北市府規畫要讓部分攤商原地中繼安置,市場一半改建、一半維持營運。此一「穿著西裝改西裝」的方案一出引發不少疑慮。

 

位於萬華區富民路與萬大路交叉口的第一果菜批發市場,從一九七五年啟用至今已高齡四十三歲。占地約七公頃的市場分成兩個部分:五公頃的蔬果拍賣場,以及兩公頃的魚類批發市場。當年原始設計每日可容納六百噸的蔬果拍賣量,但四十多年過去,第一果菜市場現今每日拍賣量高達一千六百噸,占全台蔬果拍賣量近兩成。不只拍賣,市場裡還有上千個零售攤商,空間上早已不敷使用。

 

老市場內缺乏恆溫空調,蔬果容易腐爛、保鮮期也會縮短。另一方面「冷藏庫只有七百坪,但來這裡買貨的承銷人有兩千人。冷藏空間太少,很多承銷人只能去外頭另外租冷藏庫使用。」台北農產運銷公司(以下簡稱北農)企畫部副理許博任說道。

 

「市場裡六十九根樑柱,有五根塌陷,根本是危樓了。」台北市青果商業同業公會理事長邱進福笑著說。建物老舊亟待改建已是事實。

 

 

「穿著西裝改西裝」 工期從三年延長變七年

 

改建老市場從黃大洲擔任台北市長時便已提起,但二十多年卻只聞樓梯響,癥結就在於改建期的中繼安置喬不定。

 

如今柯文哲雷厲風行推動市場改建,中繼安置工程眼看著今年一月底就將動工,陳年舊案終於有了新進度。但在不少人眼裡,這起耗資一百四十億元的改建案,卻可能是另一場災難。

過去馬英九、陳水扁擔任台北市長時期,便曾規畫將內部攤商先移到七堵或關渡等地再行改建,但遷移地點太遠,攤商難免有疑慮。

 

但市場量體過大,要在現址周邊尋找中繼地點也不容易,台北市市場處批發市場科科長高振翔說,中繼方案無解,也讓改建持續卡關。

 

柯文哲上任之後,北市府原先提出的中繼構想,是打算將魚類批發和蔬果拍賣全部移到鄰近水源快速道路的堤外空地,讓市場一次改建,工期約三年。

 

但去年五月經濟部水利署認為此方案有違《水利法》中「河川區內禁止建造工廠或房屋」的規定。最後在魚類批發保證不使用固定設施,而是利用貨櫃作為作業空間下,水利署才勉強同意讓魚類批發到堤外中繼安置。

 

「我們蔬果拍賣則移到魚類批發市場。等蔬果拍賣這邊部分改建好,我們再移回來,換魚類批發市場動工。」看著北市府新版的「乾坤大挪移」中繼方案,邱進福不斷搖頭苦笑。而這套「穿著西裝改西裝」的中繼方案因為難度增加,也讓工期從原本規畫的三年延長成七年。

 

中繼安置空間不足三成 將打亂蔬果拍賣流程、價格

 

根據北農統計,第一果菜批發市場裡每日約有四百輛大貨車進出,另外還有採購車一千五百輛、小客車七百輛,加上每天有五千名北農員工、承銷人和貨運業者在其間走動,現有的五公頃使用空間已經相當勉強,「中繼時要換到只有兩公頃的魚類批發市場,怎麼可能夠用?」邱進福皺了皺眉,直言這樣的中繼方案「未來一定會出事」。

 

且據了解,北市府在設計原地中繼時只把拍賣、分貨等使用空間算在內,卻未將車輛動線考慮進去。若要加上物流動線,北農發現,空間將不足三成。

 

由於第一果菜批發市場的交易量占全台蔬果兩成,拍賣價格又作為全國蔬果交易價格的參考依據,拍賣流程得靠多年建立起默契,許博任憂心,改建的空間紊亂、動線問題,「會不會間接打亂拍賣流程,進而影響蔬果拍賣和價格?甚至讓原本的商販全移往其他市場,最後改建完成,商販卻已跑了?」

 

對於這些疑慮,台北市副市長陳景峻也坦言現階段的空間規畫和動線有些問題。而邱進福說,市府和市場內的蔬果公會們也預計要在一月中再召開會議,討論中繼問題。

 

北市府去年發包改建案,光是前期規畫即已花了三千七百萬元,其中著力最深的就是中繼安置,如今連副市長都承認空間規畫有問題,中繼工程卻已打算在一月底動工。對此,當時審查改建案的都市設計審議委員劉欣蓉大表吃驚,「之前審查也只開了一次,不知道在趕什麼?不要為了建設而建設吧!」

 

劉欣蓉認為,以第一果菜市場改建如此大量體的公共建設來說,前期規畫必須更細緻地將目標願景談清楚。她提到,在國外大型公共建築的興建或改造,都會與區域發展的願景放在一起談。因此,第一市場改建最好能與其所處的南萬華都市計畫放在一起思考。

 

無共識卻「來硬的」 改建完成,商販恐也跑光了

 

另外市場改建的細部目標上,改建後應具備怎樣設備使其能支應未來需求,讓營運更有效益,也該先被考慮,「像現在第一市場都還在用前現代的方式手動卸貨,我們希望改建後能有自動卸貨的設備。」許博任說道。

 

而曾在北農任職的《水果政治學》作者焦鈞也提及,現階段市場改建多以單點改建思考,而沒有將雙北四個市場規畫和整體農產物流發展做全面的想像。他建議應該另覓市郊新地點,建設一級批發市場,供應北部蔬果生鮮食材,市區內的市場則可調整功能、減少量體。「不要只是硬體更新,物流管理沒變。這樣等於蓋好以後馬上落伍。」

 

中繼方案仍有疑慮,市府卻已動工在即,劉欣蓉一臉困惑:「如果還沒有共識,為什麼要推下去?」焦鈞則強調,現在市府的中繼方案,過去從未有人操作過,未來在空間使用和動線上肯定混造成混亂。

 

對商販來說,改建總是既期待又怕受傷害,目前的規畫讓商販擔憂改建完市場會失去原有人氣,影響商家生意。

 

延宕二十四年的改建雖然終於不再紙上談兵,但商家有疑慮、北農也有所擔憂,付諸實行的第一步該怎麼跨出去,恐怕還得多掂量,才能讓改建真正達到「翻轉西區軸線」的目的。

延伸閱讀
單價便宜、屋齡又新...「兩房建案」正夯,但真適合年輕人買嗎?
單價便宜、屋齡又新...「兩房建案」正夯,但真適合年輕人買嗎?

2019-04-16

市場改建案  柯P、吳音寧到底在吵什麼?
市場改建案 柯P、吳音寧到底在吵什麼?

2018-09-19

改建案北市府強推月底開工, 部分攤商安置仍充滿爭議 第一果菜市場「原地中繼」  預見災難?
改建案北市府強推月底開工, 部分攤商安置仍充滿爭議 第一果菜市場「原地中繼」 預見災難?

2018-01-11

土地徵收延宕數十年  花媽、賴神不畏燙手山芋 高雄果菜市場、南鐵案  應繼續完成
土地徵收延宕數十年 花媽、賴神不畏燙手山芋 高雄果菜市場、南鐵案 應繼續完成

2016-11-03

走文青風、高C/P值 建商打敗不景氣 房市寒冬 這些建案憑什麼超熱賣?
走文青風、高C/P值 建商打敗不景氣 房市寒冬 這些建案憑什麼超熱賣?

2014-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