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暖的洋流從南方來,攪動出海裡的養份,成就豐收一季又一季的大漁場。如同迎接亞太區域發展的溫暖洋流,政府在二O一六年八月推出了新南向政策,就是希望在和東協十國、印度、紐西蘭、澳洲等國家的合作關係中,開展互利共贏的新模式,也為臺灣的社會、經濟和文化找出新動能。
2017 新南向視野高峰會論壇,本次論壇大合影,與會貴賓左起中國鋼鐵公司張秋波副總經理、慈濟醫院林欣榮院長、行政院鄧振中政務委員、雄獅旅遊顏子欽總經理、今周刊謝春滿副社長、行政院東部聯合服務中心許傳盛執行長
為協助企業在新南向中抓住新契機,行政院經貿談判辦公室與經濟部國貿局及今周刊特別選在觀光資源充沛的花蓮東華大學,啟動《二O一七新南向視野高峰會- 臺灣軟實力 贏向南洋新契機》論壇,邀請行政院政務委員鄧振中、雄獅旅遊總經理顏子欽、中國鋼鐵公司副總經理張秋波、慈濟醫院院長林欣榮,企圖從東部的視角,來看新南向經貿發展的可能性,佐以東部的特色包括觀光旅遊、產業經貿人才、醫衛產業來強化鏈結,希望可以激盪出新火花,在贏向南洋之際,也看見臺灣東部的軟實力。
中央和地方一個也不可少
啟動新南向,如何贏在第一步?行政院經貿談判辦公室代表邱陳煜引述美國政界流行語「All politics is local(所有的政治都和地方息息相關)」作引言,強調新南向政策不僅和中央各部會施政有關,其實和地方政府的關係也是密不可分。
行政院政務委員鄧振中
任何政策都必須要有民間參與才會成功,新南向政策也是如此。鄧振中更進一步闡釋,畢竟臺灣是出口國,要外銷,一定得要經營國際關係,只是以往臺灣都將重點國擺在美、歐、日、中國大陸上,其實還有另一個地區是臺灣長年都在經營,並且已經見到成效的,即所謂的新南向政策夥伴國家。以往臺灣在新南向的投資上,多著重在生產、外銷,但現除了生產、外銷外,台商在新南向政策上要做得更多,因為東協市場現在已經大不同,不但經濟成長率全球居冠,以印度為例,其七%的經濟成長率甚至比中國還高,再加上,政治上越趨穩定,現在的東協市場不但是潛力無窮,而且還是欣欣向榮。
至於方向,鄧振中則建議可以從經貿合作、人才交流、資源共享及區域鏈結等四大主軸去推動,目前是聚焦在五大旗艦計畫及三大潛力領域上,這五大旗艦計畫包含產業人才發展、醫衛合作及產業鏈發展、創新產業合作、區域農業發展、新南向論壇及青年交流平台,至於三大潛力領域指的是公共工程、觀光及跨境電商,而對天然資源充沛的東部來說,觀光、跨境電商和產業人才發展,甚或醫療,都是很有潛力的發展行業。
形塑出「不容拒絕的花蓮」
在國內旅遊業獨佔鰲頭的雄獅旅遊一直對開拓東部觀光深感與趣,就連來花蓮演講、乘坐火車的途中,顏子欽都還在研究從右邊看出去的風景和左邊有什麼不同,該如何導引外國旅客愛上花蓮的好山好水。透過旅遊業者的角度,看新南向,顏子欽提出了全然不同的省思,他說,以往臺灣的觀光靠著歐美日和陸客就可以撐起半邊天,換言之,只要會中、英、日文,做觀光就可以一路暢行無阻,所以根本沒想過該去學泰文或是印尼文。但問題是,以往帶來可觀觀光財的陸客在有政治因素干擾下,不可能長久倚賴,現要為觀光開大路,這條觀光大路必須一路往前開,開向東協,顏子欽強調,新南向確實提供了新市場,是很棒的機會,但對臺灣旅遊業來說,卻是很陌生的市場,要勝出,必須要重新去探討、開發。
雄獅旅遊總經理顏子欽
顏子欽強調,其實旅遊簡單來說就是「異地生活」,不能只是走馬看花,如果可以有家的親切,旅遊業會走得更長久,但如何引客來花蓮,提供的軟體「內容」很重要,業者必須去思考到底花蓮有什麼特色、亮點可以提供?其實花蓮可以著墨的內容很多,如何透過內容去結合社群、甚至創造社群,形塑出「不容拒絕的花蓮」,再跟進設計出相襯的商務模式,是可以思考的方向。舉例來說,台鐵應可搶攻高價旅遊市場服務,就座位而言,靠窗座位應可就時段、位置進行票券價格調整,透過差異化服務刺激旅遊消費,另外,花蓮很適合騎單車,雖然單車族為數不多,但客單價卻很高,只要業者可以提供符合單車族的客製化行程,一樣可以為花蓮帶來可觀的觀光財。
善用訓練,讓人才無縫接軌
長期布局南向的南向指標企業中鋼在新南向布局多年,也累積了可觀的人才,對南向人才培育有著獨到見解的張秋波指出,人才是南向的關鍵,為了培育足夠的海外人才,中鋼很早就將派任海外列為升任主管歷練必經的路,這套機制已經在中鋼運行四十多年,至今中鋼有過外派經歷的幹部人數已多達四百五十人,即便現在,人現正在海外任職的幹部人數也還有九十人,對平常就在訓練海外幹部的中鋼來說,海外接班根本不成問題。
中國鋼鐵公司副總經理張秋波
張秋波強調,一般來說,中鋼派駐海外都以三年為一期,通常到第二年就會開始思考派人銜接的問題,另為了讓外派的人可以無縫接軌,在外派前,公司就會要求外派的教育做好行前教育,除了相關的工作技能及管理知識外,連當地人的生活習慣、天候也都納入受訓範圍,另為怕外派幹部,對當地的製程不熟悉,在行前也會要求幹部先行輪調到工廠,另在到任後,也有一連串的教育訓練要上,就連卸任後,該如何做經驗分享,中鋼都有著完善的機制,甚至過程中,中鋼還會做調查,針對外派制度是否需要做改善,進行了解,以作為制度轉換時的參考。
不過,隨著新南向步調日趨成熟,現中鋼由臺灣外派的幹部為數已不若剛開始時那麼多,反倒傾向採用來台留學生,藉以做到以當地人管理當地人的最高境界,而如何找到合適的人才,南部的大專院校如成功大學就是中鋼掌握僑生名單的重要來源,等到握有當地的人才後,著眼於當地人的價值觀和文化不同,如何進行管理,提供有效的激勵制度,從而提升向心力,並進而建構出團隊,張秋波坦誠,「這是新南向的新挑戰」。
有核心技術才有核心競爭力
除了軟體內容、人才是新南向勝出的要件外,在地經營的花蓮慈濟醫院則體認出「核心技術」的重要性,林欣榮強調,全台有十九家醫學中心,根據統計,在地人口必須達到一百萬人才足以支撐一家醫學中心的營運,但花蓮總人口數僅三十多萬人,市場胃納根本不夠,雖然當初證嚴法師設立花蓮慈濟醫院的初衷是為了讓花東居民也可以就近享有便利的醫療資源,但在做慈善之餘,慈濟醫院花蓮院區如何存活下來,確實是一大考驗。
慈濟醫院院長林欣榮
惟慈濟醫院花蓮院區從一九八六年落腳在花東迄今已三十一年,靠著核心技術,現也走出了一片天。林欣榮指出,所謂核心技術指的不單只是一般醫療,還包括特色醫療,現慈濟不單只是骨髓幹細胞移植全球排行第三大,帕金森症晶片的植入,也頗富盛名,包括泰國和大陸的第一個成功移植案例,都是經由慈濟醫院派人去協助,此外,慈濟也透過自行設立的慈濟大學和慈濟科技大學,和在地的東華大學展開西藥的研發,其中主治阿茲海默症的西藥已通過臨床實驗。
林欣榮有感而發的說,「醫院不能只等著病人送上門,還要能走出去」,而新南向只是慈濟醫院走出去的第一步,未來慈濟醫院還將跟隨上人的腳步,踏遍全球九十五國,一路從臺灣,走向東協,甚至迎向全世界。
秀才不出門也能做生意
除了真的用腳跨出去、打開花蓮的行銷之路,國貿局副組長劉倫正也提出了「跨境電商」的另類思考,所謂「秀才不出門,能知天下事」,而跨境電商則是要做到「秀才不出門,能做全天下的生意。」除了協助國內電商平台業者落腳海外,也要和海外的電商合作,互相推廣彼此的網站,甚或是在對方平台上建立臺灣館,讓臺灣的產品也可以透過對方的平台,行銷到海外去,再者,著手協助國內的電商設立海外發貨倉庫,藉以縮短交期,以及降低物流成本,也是跨境電商成功的秘訣之一。
南方的海潮正在湧現,過去的一年,政府透過加強市場區隔及國際行銷、簽證放寬、增設據點、爭取高消費力客群、推動遊輪一程多站、增加服務人力、強化雙邊關係等七大作為來推動觀光政策,確實帶來可觀的成效,以二O一七年一至十一月為準,新南向夥伴國家來臺人數已達一九九・八萬人次,較前一年度成長了三O・六%,另二O一七年十一月起試辦菲旅客來台免簽,光十一月,菲律賓來臺旅客總數就已達到三萬一七四七人次,較去年同期增加一倍。
產官學攜手 贏進南向
在最後高峰論壇中,再次邀請到行政院政務委員鄧振中、雄獅旅遊總經理顏子欽、中國鋼鐵公司副總經理張秋波、慈濟醫院院長林欣榮上台與當地業者進行交流與互動,現場業者提問強調,當地較無大型企業,政府將會如何協助花東產業的鏈結與發展,並且改善城鄉落差、資源分佈不均等問題,另外,如果在東南亞發生意見相佐或是地區不適應,政府是否會提供相關協助?鄧振中強調,政府已釋出多方資源提供國內業者運用,因此,不管是在金流、產業及人才媒合,業者可以多善利用政府管道。在未來,新南向絕對是政府在促進經貿發展最重要的策略之一,因此不只是觀光,其他商機也在持續湧現中,大家應該攜手向前,發掘更多市場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