閒置公共設施,被戲稱為「蚊子館」。
它們耗費大量的人民納稅錢,餵養好大喜功、亂開支票的政治人物,然後淪落成只能養蚊子的廢墟。
根據行政院公共工程委員會資料,全國遭列管蚊子館共一○八個,平均造價約二.三億元。
但《今周刊》調查發現,加計地方控管及學者實地踏查找出的隱藏黑數,估計全部至少五百件以上,總建設經費超過二六一○億元,可讓全國中小學生吃十七年營養午餐!
多麼令人痛心的數字!政府官員長期耽溺在「建設才是硬道理」的思惟中,過度樂觀地預告興建後所能帶來的經濟效益,不僅消耗國庫、浪費資源,更拖累國家競爭力。
可怕的是,舊蚊未滅新蚊又生,為防患未然,本刊以大資料庫分析方式,盤點出蚊子館八大惡性基因,讓全民與政府可據以檢視,揪出孵化中的蚊子館,期使台灣擺脫「蚊子之島」的困境,展開新生。
▲點圖放大
錯誤的政策,比貪汙更嚴重!」還記得二○○九年監察院糾正蚊子館時說的重話嗎?不幸地,時隔八年,蚊子館非但沒減少,反而更加滿天飛。官方統計的數量,從監院首度組成跨委員會專案小組清查至今,共四二七處遭到行政院公共工程委員會列管,陸續活化後,帳面上還剩一○八件。
然而,基於工程會與建物所屬機關「不重複列管原則」,一○八件蚊子館只是冰山一角,檯面下的「黑數」更為驚人。
《今周刊》綜合長期關注閒置空間議題的台灣師範大學美術系兼任副教授姚瑞中實地訪查的七百餘件、民間公共工程促參顧問公司助理研究員黃政勛統計的二六一件及記者調查統計的一百餘件,交叉比對,剔除活化成功案件後發現,總數仍超過五百件,估計總建設經費超過二六一○億元。
熟稔政府建物與土地利用流程的前內政部長李鴻源則對本刊說,「我以擔任過內政部長和工程會主委的經驗告訴你,正因管轄系統混亂,全台灣沒有一個人確切掌握過蚊子館的總數,可以確認的是,總數目絕對高過工程會數字!」
台灣中央與地方政府負債已達七兆元,瀕臨法定上限;勞保與軍公教年金,都在破產邊緣。政府卻持續浪費公帑,持續舉債興建這麼多蚊子館,無疑將台灣推向錢坑深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