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將近三千個微型空品感測器,為空氣汙染監控多了一道防線。但感測結果與呈現方式和官方版本有出入,也讓官方多少感到難堪。癥結出在哪裡?
今年十月底,家住台中的創客(Maker)黃維嘉信箱裡躺了一封信,標題寫著:「請貴網站『PM2.5空汙動態地圖』確依空氣品質標準(AQI)狀態色塊標示PM2.5顏色分級,避免民眾混淆。」
寄件人是環保署環境監測及資訊處,信件內容進一步指出,黃維嘉製作的網站,其標示空汙狀態的色塊與環保署不同,「易使民眾混淆引發無謂恐慌,請盡速更新。」收到信後,他只是聳了聳肩,沒多說什麼。
黃維嘉製作的「PM2.5空汙動態地圖」,原始資料來自於中研院資訊科學研究所副研究員陳伶志與民間「開源公益環境感測網路」(LASS)合作的「微型監測與即時空品計畫」——透過全台約三千個微型感測器,監測區域的即時空氣品質(以下簡稱空品)。
黃維嘉將這些即時資訊整合後,以動態方式呈現,使用者因此能透過代表不同空氣品質的色塊變化,清楚看到一整年的空品趨勢。他用民眾熟知的空汙「紫爆」諧音,為他的動態地圖取名「紫豹在哪裡」。
官方版 比照美國,下修紫爆標準
收到環保署信件的人,還有陳伶志。他們的微型即時空品監測也被認定與環保署有所出入,容易造成「民眾恐慌」。對此,陳伶志只是莞爾一笑,官民之間在空品監測上的爭議由來已久, 他早就了然於心。
二○一六年十二月,環保署修改空氣品質預報的標準,從原本的「細懸浮微粒PM2.5指標」改成「AQI」,其中,爭議最大的便是過去PM2.5濃度超過大於七十微克/立方公尺就算「紫爆」;但新修的指標,卻是提升到一五○微克/立方公尺才會達到。
此舉在當時引發民間團體不滿,質疑官方是為了讓空汙天數在帳面上看起來變少,才在指標上動手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