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台積電 兆豐金 股市 00929 航運股
投資理財
保險稅制
產業時事
職場生活
今周大耳朵 Podcast
富足今周起
幸福熟齡
ESG永續台灣
專題報導
今選頻道
存股助理
今周學堂
訂購優惠
活動報名

UA到底做錯了什麼? 股價狠摔76%,市值蒸發5000億元

UA到底做錯了什麼? 股價狠摔76%,市值蒸發5000億元

三年前,它曾打敗愛迪達,被視為下一個耐吉,更曾連續26季交出營收年成長20%的成績單。
現在,卻陷入上市來營收首度衰退、淨利腰斬,全球品牌資優生的高成長神話,一夕破滅……。

一個在美國產品市占曾高達七五%、更在資本市場創下連續二十六季營收成長逾二○%的全球品牌高成長神話,為何一夕間瀕臨幻滅?

 

「藏身在鎧甲下」(Under Armour,以下簡稱UA)的成功故事,你一定聽過:二○一四年,一個十八歲、由美式足球員自創的年輕運動品牌,靠一件機能衣,竟然在全球最大運動市場打敗成立六十五年的愛迪達(Adidas,公司名稱登記為阿迪達斯),成了全美營收第二大的運動品牌!當時,《彭博商周》(Bloomberg Businessweek)曾引一位分析師評論:「它,會是下一個NIKE(耐吉)!」

 

然而,攤開種種證據,會發現這個成功傳奇,正在加速破滅。

 

先看股價先行指標:對照一五年最高峰,UA(A股)股價一度飆破五十二美元、市值最高達二二四.五億美元;如今,股價比起最高點狠摔七六%、市值更蒸發一六八.五億美元(約新台幣五千億元)。

 

再看最新一季財報數字:不只二度下調今年財測,第三季營收十四億美元、年減四.四八%,創○五年上市來首次單季營收下降,淨利更腰斬近五八%,讓麥格理證券分析師接受美國媒體採訪時,不客氣地評論UA執行長普朗克(Kevin Plank):「毫無誠信!」「他說第四季營收會微幅成長,那不會發生,明年營收同樣是衰退。」

 

「過去營收二○%以上成長、第三季營收衰退,當然是神話破滅!」元大投信店頭基金經理人溫建勳觀察。

 

美國私人投資論壇牛津俱樂部首席投資策略師格林(Alexander Green)更形容,UA最新財報簡直就像「丟出一顆真正的中子彈!」

 

威力所及,信評機構標準普爾(Standard & Poor's)已把其債券評等,從距離垃圾級別僅一步之遙的最低投資等級「BB+」砍為「垃圾級」,且展望負面。

 

「我承認對過去的成功有點自大,」第三季財報公布後,普朗克這樣對外自省,「如此快速擴張,帶來的成長是痛苦的。」

 

但,這是產業大環境整體衰退帶來的衝擊嗎?

 

依據紡拓會今年六月發布的運動及健身服裝全球市場展望報告,全球運動及健身服裝市場在二○年達近兩千億美元,近五年的年複合成長率四.三四%;中國信託智能運動基金經理人張晨瑋也指出,美國運動產業近七年規模成長逾三成,平均每年成長四%。

 

這些數字都代表,全球和美國整體運動產業商機持續穩健成長。再攤開四大運動品牌最新一季財報,其中愛迪達、PUMA在北美市場營收都交出年成長兩位數的成績單,分別成長一九%和一○%,龍頭耐吉微幅衰退三%,UA則下滑一二%,各有消長。

 

外界好奇,為何一夕暴紅的全球運動品牌黑馬UA,會在三年之間馬失前蹄,一步步陷入衰敗泥淖?

 

UA

▲點擊圖片放大

 

UA

▲點擊圖片放大

 

引信1:賺機會財,只能一時 「超人裝」暴紅,對手快速跟進

 

衰敗引信一:UA崛起,有機會財的成分。一位不願具名的該品牌台灣供應商老闆觀察,普朗克最早是素人運動員背景,他以「自己想要有一件更適合運動員的吸溼排汗機能衣需求」出發,真正躥起是四年前簽下當時年僅十九歲的高爾夫新星史畢斯(Jordan Spieth),接著從耐吉手中搶下美國NBA職籃金州勇士隊球員柯瑞(Stephen Curry)。

 

沒想到,UA和這兩位不被看好的敗犬年輕選手一樣,上演了一幕大驚奇。該品牌兩位贊助選手,其一在兩年後接連摘下兩場高爾夫大滿貫賽事冠軍,另一位更打破NBA單季投進最多三分球紀錄,多次榮獲「最有價值球員」,並帶領球隊兩度奪得NBA冠軍,一舉變身全美最紅的職業籃球員。

 

水漲船更高,UA拜兩人之賜,快速變成運動品牌新貴,產品定價甚至比競爭對手耐吉、愛迪達都高。一夕間,消費者爭相排隊搶購,蔚為潮流。

 

台灣大學工商管理系教授郭瑞祥觀察,過去運動裝備以運動鞋為一級戰區,價格較低的運動衣不是主流,相較其他較寬鬆的運動服飾,UA創新推出緊身機能衣一炮而紅,很適合肌肉型的運動者炫耀曲線,加上當時全球路跑趨勢正盛,穿上身能和其他跑者有區隔,讓該品牌瞬間擁有很多粉絲。

 

該品牌的「超人裝」能成功突圍,可說是藍海策略,也確實有機會財的幸運成分加持。

 

但,瞬間知名度暴增,不代表品牌基礎已累積出濃厚忠誠度。時間一久,品牌要維持高定價、讓消費者繼續掏錢買單,必須提供足夠購買動力才行。

 

「吸溼排汗緊身機能衣,耐吉是不是不會(做)?大家一定要指名UA,非它不穿?」輔仁大學民生學院行銷總監李釧如不諱言,藍海策略要持續發威,也和競爭對手是否不容易跟進有關,一旦進入門檻低,優勢將不復可見。

 

連設計複雜度與技術含量高過運動服的蘋果手機,與對手的優勢差異期都大約只有三年,何況競爭對手耐吉和愛迪達等實力太強,很快就能布局原本空白的市場,因此當UA的既有優勢鈍化,不夠撐起高成長消費人潮,「看不出新把戲,當然走不下去。」

 

哪怕UA以後進者之姿,又受惠基期低,贏來比市場老大哥更快速的成長,但要創造第二波的成長曲線,必須要持續投入產品創新。

 

引信2:跨新領域,玩不出把戲 服飾銷售衰退,鞋類僅微幅成長

 

一位台灣紡織廠老闆不諱言,美國確實是零售市場一級戰區,UA曾享有全美運動品牌營收第二大的光環,瞬間蓋過很多事情,但美國的零售市場,就像在紐約開餐廳,紐約客熱愛追求最新最夯,這陣子什麼超紅,「名人以可以拿到一位難求的餐廳位置,作為很屌的事情,但熱潮一過,就換了,永遠要有something new,如果沒讓我有持續購買動力跟理由,基本上不特別對你動心。」

 

當它其後產品力不足,沒推出有效創新的產品,正是衰敗引信二。

 

一位紡織業研究部門主管趁今年百貨周年慶去逛街,發現UA產品品項類似,「都是一樣的東西,產品沒給我很多欣喜,」不到十分鐘就逛完出來;反觀耐吉門市,有許多產品線和好幾代的厲害鞋款,他至少能看一小時,小孩還會說自己只有第九代,同學都穿十一代了……,豐富的產品線勾起勸敗消費氛圍。

 

「UA沒讓人振奮,產品創新沒跟著強化。」郭瑞祥不諱言,只有一個緊身衣產品不夠,該技術現在大家都能做,反觀鞋類的表現卻沒特別突出。

 

溫建勳觀察,不是每個人都適合其指標商品「超人裝」,喜歡該商品的前一、兩年也買了,當主要客群被滿足,卻沒有效推出新商品搶新客人,「別人進得來,你卻去不到別的地方,危險。」

 

普朗克其實也想從機能衣利基品牌走向大眾運動品牌,擴大消費族群。事實上,UA近年已陸續進軍女性、童裝、運動鞋,去年甚至推出休閒產品線。「我們需要讓業績更靈活,要從一個北美公司轉型為全球公司,從運動衣的業務轉型到包括運動鞋的業務,從做男人生意轉型到所有人的生意。」今年第二季財報發布時,他再次重申轉型的決心。

 

只不過所謂有效創新,並不是跨足新產品線、每年推出新產品那麼簡單。

 

台灣區製鞋公會祕書長賴奇見認為,對於消費者來說,講到UA會聯想到衣服而不是鞋子,尤其運動鞋的流行速度非常快,廣告效益、品牌形象都必須同步跟上才能發揮效益;UA除了靠一位NBA球星大放異彩外,再也沒有其他令人印象深刻的代言人,即使電影《玩命關頭》上的置入性行銷,也只出現在衣服上,顯然品牌行銷方面也缺乏垂直整合的安排,注定會顧此失彼。

 

確實,攤開第三季財報,UA賴以起家的服飾銷售額年減八%,寄予厚望的鞋類則僅微幅成長二%,PUMA、愛迪達卻分別在鞋類締造年增一九%和一四%的高成長;至於龍頭耐吉儘管鞋類零成長,但該類商品貢獻集團營收逾六成四,反觀鞋類只貢獻約兩成營收、享有低基期的UA來說,理應要有更亮眼的成長動能。

 

就這個成績來看,溫建勳認為,UA「可以說跨產品領域失敗。」

 

引信3:定位模糊,產品說不出故事 跟著巨人路線,品牌魅力失色

 

「UA這幾年,沒有真正顯現出令人眼睛一亮的有效創新。」一位替UA、耐吉代工的紡織業老闆直言,該品牌除了說自己是符合運動員需求,衣服都很緊、超繃之外,沒什麼真正特別的創新。

 

能否創造有效創新,背後關鍵在品牌定位和價值主張是否明確且一致,這也藏著UA衰敗引信三。

 

「一開始,UA用運動員精神傳達專業,主打機能衣功能,但後來就飄了。」郭瑞祥認為,就像去星巴克消費不是買咖啡,而是一種優越或生活風格,品牌建立一定要有清楚定位與價值主張,才能傳達給消費者正確的品牌魅力,培養忠誠度。

 

他進一步解釋,耐吉、愛迪達傳達主張清楚,前者專注運動專業,從不用藝人,都是運動明星,強調運動科學與功能,產品線齊全,運動明星代言最成功;後者近年則加入流行元素,透過和藝人、設計師合作聯名鞋款,搭配限量或斷貨等飢餓行銷,成功炒熱BOOST膠粒底等鞋款,也以運動時尚搶攻消費者日常生活穿搭,讓運動服飾不局限在運動才能穿,帶出另一條成長曲線。

 

普朗克不是沒發現這個問題,他曾公開表示:「我們得推出更有時尚感的產品。」據了解,UA一八年的運動時尚產品,將和美國當紅饒舌歌手A$AP Rocky等藝人合作。

 

問題來了,UA若想跟進運動結合時尚趨勢,能否複製愛迪達的成功,還是會模糊品牌價值主張;如果選擇回歸初衷,挖深專業運動功能,又有「如何透過有效創新擴張產品線」的難題。

 

李釧如認為,眼下,它,「第二步被卡死!」

 

郭瑞祥也觀察,現況是UA想追上競爭對手,不過,「有點抓不到方向,兩邊都找不到利基點。」

 

今年九月,美國富國銀行(Wells Fargo)的最新調查報告顯示,可複選的情況下,僅二七%年輕消費者對UA的鞋類產品感興趣,紅極一時的柯瑞系列鞋款更只有一九%的支持;選擇耐吉、愛迪達的消費者則高達八一%和七○%。

 

「現在沒人要去簽(指代理UA),年輕人現在穿UA也不覺得honor(體面)。」一位美國運動品牌執行長透露,當品牌只為了賺錢、失去原始價值,粉絲會離你而去,隨著主導力慢慢消失,很可能就被對手KO下去。

 

對此,另一名全球知名運動品牌高階主管觀察,UA擴張速度太快,沒看到市場變化,運動服飾已累積市場信任,有力量,卻沒好好利用,「運動鞋沒credit,跟在耐吉後面走,講不了故事,不特別;產品必須獨特,有故事,才能擺脫巨人陰影。」

 

引信4:零售崩盤,庫存大增22% 過度集中單一市場,因應變化不及

 

屋漏偏逢連夜雨,前一個缺口還沒補上,下一個崩塌緊接而來,成為它衰敗的第四個引信。

 

在全球最大運動品牌一級戰區的美國市場,受電商等新零售趨勢,除實體商場客源減少、知名運動用品通路也接連破產,UA又因市場高度集中北美,且深度仰賴批發零售通路,衝擊更大。

 

今年第三季的最新數字,可解釋三大運動品牌的市場集中度。UA北美營收占比達七七%,同樣的數字,耐吉則是四六%,愛迪達更僅有一九%,全球市場結構相對分散,不易受單一市場的變化而劇烈波動。

 

時間回到一六年三月,美國知名運動用品連鎖通路商Sports Authority宣布破產,隔一個月,美國運動連鎖零售商Sport Chalet也宣布關閉全部四十七家店面,一隻又一隻對銷售不利的烏鴉盤旋。

 

事實上,去年批發零售通路貢獻UA營收達六五%,可說是UA營收能否維持高成長的命脈,直接銷售比率則約三一%;加上其高達七七%的銷售集中在北美市場,更居三大運動品牌之冠。

 

「美國零售翻轉,On-line(線上)銷售總額將超過實體店面,零售業賺不到錢,一一宣布破產,付不了錢,停止出貨,局勢越來越糟……。」一位美國運動品牌執行長不諱言,UA現在每天接到批發零售通路商電話,不行了,要宣布破產,環境對它不利,很難自救,「幾十億元營收公司,通路樁腳重要,當樁腳shaky(搖搖欲墜),營收綁在他們手上,很危險。」

 

因應網路與直接銷售(DTC)的新趨勢,就連耐吉都在十月底法說會宣布「零售策略大調整」戰略,未來零售通路合作商,將從現行三萬家大砍到僅剩四十家。

 

零售通路夥伴後院失火,UA自然受波及。根據最新一季財報數字,其庫存水位已上升到十二億美元,年成長二二%,且應收帳款周轉天數(DSO)同步走高到四十三.七天,年成長十五%,等於要四十三天才能把業績變現金。這數字,比耐吉多十天。

 

「庫存太多不解決不行。不消掉,明年沒新東西,不能往前走。」一位國際運動鞋品牌高階主管透露,今年第二季已看到UA鞋款從專賣店,賣到量大但低價的通路變現,不只影響有形的營收和利潤,無形的品牌價值也受挑戰。

 

當財報更難看,法人拚命放空,股價打到趴,新聞見報,想去買的消費者也覺得怎麼變那麼爛,本來忠誠度就不高,乾脆不買了。一場超級惡性循環,就這樣不斷展開。

 

再來,打天下和治天下是兩件事,這場「完美風暴」,很可能也和普朗克一直大權在握、決策獨斷有關,這是衰敗引信五。

 

UA

美國零售業景氣現況持續低迷,這對在當地市場營收占比近8成的UA極為不利。

(圖片/Bloomberg)

 

UA

▲點擊圖片放大

 

引信5:老闆獨斷,團隊不夠力 打折侵蝕獲利,財報跟著掉漆

 

「當財報開始往下掉,普朗克下的決策:打折。」一位台灣紡織廠老闆說,UA本來定位是高價品,卻用打折挽救頹勢,侵蝕獲利同時又讓財報更難看,可看出領導團隊經營策略是弱的、沒那麼有經驗。

 

他戲稱耐吉、愛迪達是千年老妖,因其對後勤供應端系統掌握太成熟,「好的創新,其實是我們供應鏈幫忙搞出來的。」品牌競爭不單純是行銷戰,不是單一品牌簽一簽球星就好,而是供應鏈對供應鏈的競爭;反觀UA沒完整供應鏈體系,不論質量控管、研發目標計畫及預測,今年該做哪些生意,怎樣配合研發等完整度和成熟度,仍比不上老大哥。

 

李釧如認為,普朗克也許有運動產業know-how,卻未必有零售業、供應鏈管理,以及資訊回饋系統的know-how,「這超出運動員範圍,但資訊系統串聯好、供應鏈管理綁非常緊,庫存會降很多,也不會精品打折變outlet(過季品),拉低忠誠度。」

 

「品牌發展不同時期,需要不同領導力(leadership)。」郭瑞祥認為,除非像亞馬遜貝佐斯這種,永遠有用不完精力與創意點子的魅力型領導者,才適合由原創者一直領導公司,「普朗克不算,運動員身分創業,沒替產業提出什麼新價值主張。」如果追求規模經濟,一般換穩定型執行長更適合。

 

確實,過去成功來得太容易,讓普朗克有點大頭症。

 

溫建勳透露,「UA今年一、二季已有頹勢,還認為下半年可改善,對供應商不友善。」現在則更懂得放下身段聽供應商意見,不像過去老大心態強勢主導,公司明年有機會恢復成長,但股價能彈到多少不知道。

 

「普朗克一直大權在握,前陣子想透過宣布交棒救亡圖存,來不及了。」與UA有往來的台灣紡織廠老闆觀察,當近期至少六位高階主管相繼離職,公司敗象已現。

 

今年六月,普朗克退居管理二線,任命新營運長(COO)搶救自家品牌;八月,又宣布公司將啟動裁員與轉型計畫,預計裁掉二%、約三百位員工,並計畫花費約一億五千萬美元,用於關閉一些設施與租賃合約。

 

但,因為先期八千九百萬美元的營運整頓計畫支出,造成第三季營業利益率為四.四%,累積前三季營益率為一.八%。這個數字,遠遠落後耐吉和愛迪達同期各約近十一和十個百分點。

 

目前貢獻營收約3成的女性市場,同樣是UA未來要持續成長的動能。(圖/Getty)

 

未來機會,聚焦好產品 北美市場之外,仍有成長空間

 

目前,各大外資券商對UA的後市看法分歧:一派認為該品牌遭遇的衰敗現象,只是短期亂流,可望從谷底好轉,長期仍看好;另一派則認為,近來的營收與獲利衰退,代表已不具未來高成長性。

 

「第一步是要聚焦好產品。」在流行服飾、鞋類等產業擁有三十年零售經驗的UA新任營運長佛芮斯克(Patrick Frisk)強調,公司將加把勁在創新,並加深和消費者的連結上。

 

最新一季財報發布時,普朗克更明示,「很明顯,我們的國際市場生意非常火紅。」

 

「能否搶到北美市場外的成長力度,是下階段觀察點。」溫建勳提醒。

 

今年前三季,UA國際市場營收達七.六八億美元、年成長四六%,貢獻集團營收二一.二%,確實還有很大的成長空間。以中國市場通路據點數為例,耐吉已有約八千家專櫃、專賣店,愛迪達有九千家,後進者UA則只有約兩百家。

 

近年來,強勢崛起、更連續交出二十六季營收逾二○%成長的UA,任誰都看不出這個品牌資優生的高成長,會戛然而止。

 

對普朗克來說,或許最痛心的事,是看著自創品牌一路茁壯,綻放出耀眼美國夢,風光無限,接著卻又看它步向衰敗。

 

如同他在降評事件後的對外發言:「我們要做得更快、更好!」下階段,UA能否證明自己只是暫時陷入衰敗泥淖的千里馬,調整步伐後仍有十足的爆發力和耐久力,現在還沒有明確答案。

 

但毫無疑問地,對所有致力於品牌經營的業者而言,UA暴紅暴黑的歷程,絕對是今年最重要、最值得深入研究的管理教案。

 

UA

▲點擊圖片放大

延伸閱讀
逆轉勝》股價創新高,明年世足賽再攀高峰 愛迪達狠狠甩開UA  做對「換腦袋」4關鍵
逆轉勝》股價創新高,明年世足賽再攀高峰 愛迪達狠狠甩開UA 做對「換腦袋」4關鍵

2017-11-30

總體檢》一次盤點獲利衰退股、補漲潛力股 UA崩跌風暴下  哪些概念股最耐震?
總體檢》一次盤點獲利衰退股、補漲潛力股 UA崩跌風暴下 哪些概念股最耐震?

2017-11-30

房地產總值是GDP 四倍  遠超過金融海嘯時的美國 「風險達新高」  澳洲房地產泡沫將破?
房地產總值是GDP 四倍 遠超過金融海嘯時的美國 「風險達新高」 澳洲房地產泡沫將破?

2017-11-30

0050股價190幾塊太貴了,我要保留現金股災ALL IN賺更多?可憐哪!實證數據告訴你:上帝也贏不過持續買進
0050股價190幾塊太貴了,我要保留現金股災ALL IN賺更多?可憐哪!實證數據告訴你:上帝也贏不過持續買進

2024-10-29

0050長抱20年就能財富自由?00878、00919、00929...他每月被動收入15萬曝:市值型ETF的「最大問題」
0050長抱20年就能財富自由?00878、00919、00929...他每月被動收入15萬曝:市值型ETF的「最大問題」

2024-1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