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喊出二○二五年太陽能裝置容量目標達到二千萬瓩的商機,投資規模上看一兆元。這塊大餅,不只老企業磨刀霍霍,不少新面孔也積極卡位。
十月二十六日,立法院鎮江會館屋頂型太陽能電站啟用,九十九瓩的裝置容量並不算大,但背後團隊格外引人矚目——維運及持有太陽能電站的雲豹能源董事長張建偉、執行長譚宇軒,以及工程商永鑫能源董事長兼總經理湯孟翰,都是七年級生。
「日本(電站)的黃金時代過去了,現在是台灣的黃金時代。」譚宇軒一二年與高中同學湯孟翰成立永鑫,專攻電站系統工程,兩人很快嗅到日本太陽能電站的龐大商機,成立「Asia Power」,在一二年的日本綠電元年,殺進市場。
湯孟翰有日語能力及產業經驗,加上商學院畢業的譚宇軒熟悉金融財務操作,在日本是少見的台灣團隊。但裝置容量一萬瓩以下的電站不容易取得資金。這對搭檔萬事俱備,差的只有錢。
商機》風險低 內部報酬率10%起跳
當時,張建偉在香港管理三億美元的基金,期貨、金融、飯店、餐飲……什麼都投,「講這樣比較不好意思,那時候創投的錢多到花不完,」張建偉語調明快奔放,「Kai(譚宇軒)跟我說,有一個地方(太陽能電站)瞬間就把你的錢花掉。我起初不相信,『有政府保障,還有二十年收益』?你唬我啊?」
從大學開始玩投資的張建偉,了解遊戲規則後,很快和譚宇軒達成共識:透過槓桿融資,太陽能的內部報酬率(IRR)起碼一○%,加上低風險特性,可能是他們至今碰過最好的投資標的。張建偉說,「以前做創投是見錢眼開,太陽能是開眼見錢啊!」
張建偉在台灣成立亞洲電力,成為Asia Power的資金源頭,三人合力在日本開發上百個電站,直到日本逐漸下修躉購(簽定長期採購的合約)費率,他們決定把重心擺回台灣,張建偉並延攬譚宇軒擔任執行長,在一六年成立雲豹能源,專攻太陽能案場開發與管理。而案場的電站系統工程,雲豹則與湯孟翰領軍的永鑫密切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