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句報紙標題,讓績優股和大的股價,一天下跌十一元、市值也跌掉近三十億元!
十月二十七日,一篇以「特斯拉大砍單衝擊台廠」為標題的報導,點名特斯拉(Tesla)老字號供應商和大已接獲客戶通知,原訂每周五千套零組件的供貨水位,下月將暫時下修為三千套、幅度達四成。
砍單消息一出,和大股價開盤隨即大跌近九%,也讓外界關注頂著特斯拉光環的台灣供應鏈,其財務和營運是否因此受衝擊而蒙上陰影;甚至對特斯拉的產能究竟是否未來能夠順利開出,產生疑慮。
然而,到底這個消息是空穴來風,或確有其事,又或僅是一時供應量放緩,全球電動車長期向上趨勢不變?
「(特斯拉)從來沒有談到砍單這事情,或減量的問題。」接受本刊採訪時,和大董事長沈國榮語氣中顯得老神在在。
沈國榮強調,客戶出貨總量整體全產能計畫完全沒有改變,從頭到尾只是說近兩個月有彈性調整出貨量,根本沒衝擊,連「短空」都談不上。
沈國榮補充說,所謂彈性調整,是指客戶必須讓整個產線都能夠達到共同出貨水平,考量有的供應商擴廠快、有的擴廠慢,出貨的數量參差不齊,不能跟上整體生產計畫的腳步,也因此讓和大在供貨量做彈性調整。
「你出多一點、我出少一點;你出快一點,我出慢一點。兩個月以後就要把這個量全部趕上,讓它整體、整年度計畫不變。」沈國榮說。
由於海上運輸、報關耗時四十五天,和大生產計畫也要提前在一個半月到兩個月前調整。他透露,以客戶明年二月底計畫每周生產一萬輛電動車看,「我們認為大概聖誕過後就會調回來了。」
但若受影響的訂單只有兩個月,特斯拉為何仍要供應商隨時動態調整出貨組數?「現在大家都學豐田,不要備庫存,庫存都希望放在協力廠家裡頭。」沈國榮解釋。
一位券商主管也觀察,現階段特斯拉Model 3的訂單量和期望值都還在往上走,「在新核心產品產能爬坡的關鍵時期,應優先確保供應鏈的穩定。」砍單一說應屬傳聞。
特斯拉的一舉一動,無不牽動投資人的敏感神經,所幸這次砍單消息只是虛驚一場,台廠供應鏈目前仍是特斯拉不可或缺的夥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