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業界人士私底下嗆得辛辣,直指劉、魏兩人能力不及張忠謀原本欽定的第一代接班人蔡力行(現為聯發科共同執行長),不僅欠缺蔡力行的鐵血管理意志,更少了一分持續擴張帝國版圖的霸氣,也沒有退休後到中芯擔任獨董的研發大將蔣尚義深孚眾望的領導魅力!
儘管台積電成立之初,得到政府資金與工研院技術挹注,但當時在全球半導體業界,只不過是隻小蝦米。這三十年來,在張忠謀領導下,急速成長為一家擁有全世界最先進製程,築起一道道技術護城河,阻絕競爭對手入侵的半導體製造巨人。其市值高達五.七兆元新台幣,超越英特爾。台積電去年獲利高達三三四三億元,是鴻海的一.二倍,更占台灣整體製造業的五分之一強(占二二%)。
可以這麼說,張忠謀之於台積電,就如同成吉思汗之於蒙古帝國。他不僅是開拓者,三十年來,他所累積的領導威望,把台積電打造成一支能靈活因應外在挑戰的快速反應鐵騎,而且是一支野心勃勃,敢大氣魄砸錢進行先進製程研發,無情地給予對手痛擊的勁旅。
不過,血跡斑斑的歷史告訴我們,一個原本看似堅不可摧的帝國,如元帝國與亞歷山大帝國,往往因為開拓者的凌替,內部陷入分裂,淪入由盛而衰的命運。企業史也是如此,因為接班過程紊亂,或繼承者們能力不足,如王安電腦與全錄公司,導致日後發展江河日下、一蹶不振。
張忠謀能讓台積電避免重蹈這種帝國傾頹的命運嗎?答案,必須從透視他欽點的繼承者們:劉德音與魏哲家說起。
明年股東會之後,即將登上台積電董事長寶座的劉德音,產業界與媒體圈對他普遍停留在低調、謹慎、沉默的印象。張忠謀選他當董事長,「為最後決策把關,並對外代表公司」,其實有點跌破眾人眼鏡。因為,原本大家看好的是口才便給,在台積電內部擁有高人氣的C.C.Wei(魏哲家)。

▲點圖放大
謎一樣的劉德音 他搞定蔡力行辦不到的事
劉德音一九五四年生,今年六十三歲,比魏哲家小一歲,九三年進入台積電,迄今二十四年,比魏哲家多五年。但是,年齡與年資應不是他被張忠謀選為董事長的原因,而是深謀遠慮的性格。
大同初中畢業的劉德音,後考上建國中學,再考上台大電機系。建中老師吳英蜀對這位學生印象頗為深刻,他對本刊說:「他高中三年都坐最後一排的同一個位置,成績很穩定,大概都保持前五名之內,是一個沉默、用功的學生,連下課時,不是與同學討論功課,就是準備下一堂課,很懂把握時間。」
七年前,吳英蜀的兒子結婚,他發放了帖子給劉德音,「他很低調,婉拒了婚宴出席,但我兒子在教堂舉辦的結婚典禮,他卻全程參加,讓我滿感動的。」吳老師說。
吳英蜀在建中教數學,他印象中的劉德音,解答數學習題時,總是寧願用比較慢,卻穩紮穩打的解題方式,力求融會貫通,或許就是因為這種精神,讓劉德音得以解決「四○奈米良率危機」,造就其日後出線機會。
事情的經過是這樣的,台積電在○八年導入四○奈米製程量產時,因良率不佳,導致部分客戶延緩出貨,甚至跳槽到別家晶圓廠下單,當時的聯電與格羅方德,甚至一度出現以四○奈米製程進行絕地反攻之勢。○九年,張忠謀拔掉蔡力行總執行長之位,回鍋重新掌權,據悉,真正的原因就是蔡力行搞不定四○奈米良率問題。
蔡力行的難題,在劉德音擔任滅火隊後終於獲得解決。○九年,張忠謀回鍋後的第一次法說會上,他首次與在晶圓廠內、穿著無塵衣的劉德音進行連線,由劉回答現場法人問題。由於答問過程熱烈,一度欲罷不能,把張忠謀晾在一旁,張於是打斷:「This is still my show」(這還是我的場子),叫劉不要再講了,趕快回去工作,讓現場莞爾。自此,劉德音正式浮上接班梯隊枱面。

在台積電內部,劉德音被視為「海歸派」,也就是主要工作側重在先進製程的開發,與研發型客戶的維繫上,較少與基層員工互動。相對地,魏哲家主要任務則是成熟製程、下單量大、關係較久的老客戶維繫上,此外,也負責台積電投資中國工廠的督軍,與基層員工接觸頻繁,因其個性隨和,在台積電的人氣高於劉德音,加上本身外型也較鄉土味,因此被內部趣稱為「本土派」。
給人謹言慎行、不易親近之感的劉德音,在熟人眼中,卻是一個具有理想主義情操的人。劉的友人透露,劉德音娶了一個美籍華人太太,夫婦倆皆是虔誠的基督徒,捐獻教會與弱勢團體之餘,劉德音還以個人名義長期贊助非營利的文創組織CNEX,該組織監製過探討進口垃圾汙染中國環境的《塑料王國》,以及自然農法栽種的《種植人生》等紀錄片。
低調的劉德音,即將榮升台積電董事長的消息,卻讓同學津津樂道。他的建中同班同學、東聯化學總經理特助呂文芳說:「看到報紙,建中同學會群組反應熱烈,與有榮焉。」「我現在搞不好還跟劉德音的祕書比較熟,找他聚會,除了十年前有一次出席外,就沒出現過,他真的太忙了,只有透過祕書留話。」相較於張忠謀宣稱工作六十二年來,每周工作絕不超過五十小時,也希望員工不超時工作;身為接班人的劉德音,顯然太忙了。
喜歡韋小寶的魏哲家 熱心助人,實際上是K書王
另一方面,被張忠謀賦予「總裁」任務的魏哲家,未來將負責公司經營,領導戰略、戰術與營運方針。張忠謀對媒體說,整個公司將要對魏哲家報告,而魏未來不只對董事長報告,還要對董事會報告。
換句話說,台積電未來要購置哪些機台設備、要生產什麼製程、要接哪些客戶訂單,大方向如公司未來整體營運計畫、戰術指揮、商戰策略等,都會由他決定。
魏哲家曾說,他最喜歡金庸小說《鹿鼎記》主角韋小寶,而韋小寶直率活潑、機智重義,這一部分確實與魏哲家頗有相似之處。


劉德音(中)平時以游泳健身,跑1500公尺能仍輕鬆應付。(攝影/吳東岳)

大學畢業紀念冊上,他留言「忘記背後,努力面前的,雖然我仍會時常想起」,反映他踏實又感性的一面。
一九五三年出生的魏哲家,在交大念書時,常泡在圖書館念書,就被同窗形容是「K王」(K書之王),同時也是實驗室開心果。負笈美國耶魯大學時,與他相識的台灣同學也念念不忘他熱心助人的事蹟。
進入職場,魏哲家從管理台積電一萬多名員工的八吋廠、到帶領只有七、八十人的業務開發(Business Development)團隊,舉凡張忠謀交辦的任務,他二話不說就全心投入。
半導體的科技背景、加上靈活的業務力,讓台積無論是微機電、射頻IC、汽車與類比IC,到相機感光元件、CMOS圖像感測器、顯示驅動器等,魏哲家一手打造許多事業新亮點。
舉例說,台積電被視為是3D感測技術發展一大進程的幕後推手,不只i PhoneX前端負責接收雷射光的近紅外光(NIR)影像感測器由台積電承製,更重要的是,台積電其實一口氣坐擁蘋果與安卓兩大陣營的3D感測技術,等於全球智慧型手機較先進的3D感測技術,都與台積電密切相關。
但台積電3D能走得快速,則與魏哲家的明快決策有關。美國行動晶片龍頭高通多媒體部門工程技術副總裁章建中就描述,一二或一三年間,他曾到台積電說明大型前瞻計畫,但當時不少台積電研發人員,認為此技術與晶圓出貨無關,大多興趣缺缺。一五年,章建中透過管道親自見到魏哲家,向他說明許多未來影音、影像、顯示等前瞻技術。
章建中說:「我跟他講:這個很重要!未來會為台積電帶來很多新生意!當時沒人知道這東西會不會成功,但他願意支持,而且還說:要做就趕快做!雖然不知道他在內部怎樣執行,但合作很快就開展起來了。」
台積電隨後即聯手高通、奇景光電,開發出性能不輸蘋果Face ID的3D感測完整解決方案,預計一八年量產;但今年蘋果的iPhone 8及iPhone X新系列,台積電同樣也是關鍵供應廠。
魏哲家的交大學長、前交大校長吳重雨也說,每次在討論議題時,魏哲家的決策都相當明快果決,像是魏哲家目前擔任台灣半導體產業協會理事長,而他自己則擔任產學合作主任委員,今年九月中旬,「當我說現在學生都不來念博士班了,他馬上說,你有什麼方法,提出來,我們就全力支持。」
近幾年每逢教師節,魏哲家還會負責召集學長及學弟們,一同請吳教授吃飯閒聊,讓同學與恩師維繫情誼,儘管魏哲家常常因為工作忙而來去匆匆,但幾乎都會努力開車北上,親赴宴席。
魏哲家的耶魯同學、第三屆立法委員黃國鐘,也用「活潑爽朗」形容魏哲家。三十五年前,兩人一同在耶魯念書時,黃國鐘憶及,魏哲家還會特地去幫陌生的新生接機,一趟來回就要三小時以上,非常熱心助人。
另一方面,魏哲家也算能體恤員工。有次會議開晚了,他開玩笑道,自己要克制、不要再繼續問,因為知道若自己再追問,員工很可能會為了要解決他的疑惑,而忙到三更半夜。
資深主管觀察 劉德音的行事風格,較像張忠謀
張忠謀拍板交棒,把擁有最終決策權董事長大位給劉德音,其實有脈絡可循,前台積電資深主管表示,張忠謀確實比較屬意劉德音,因為劉的做事方式比較像張忠謀,「他會直接面對問題,思考如何處理,不會閃躲或拐彎抹角。」
他提到一個觀察,「你只要注意周一的記者會,《今周刊》記者問,如果兩位決策分歧,要怎麼解決?魏的回答是,我們很少有意見不同的時候,但劉德音就回答,若有意見不同時,他會怎麼處理。」他認為,劉德音的表現深得張忠謀的心,而且很早就有跡象了。
對於張忠謀的交棒,擔任台積電董事的宏碁創辦人施振榮說,交棒是很慎重的事,像宏碁要把董事長交給陳俊聖,也是在四年前就已決定,一步步執行與部署才完成,台積電的交棒時間更長,從共同營運長、共同執行長到目前的雙首長平行領導,張忠謀更是小心謹慎,走了很久才完成這最後一步。
不過,張忠謀決定交棒,首先大家最關心的議題還是,他所謂的「雙首長平行領導」到底是什麼意思?尤其是劉德音接任董事長,但魏哲家擔任總裁,所謂的「總裁」,到底是什麼職位?
一般來說,台灣對企業的定義,董事長是領導企業最為重要的職務,包括領導董事會並任命執行長,如今任命劉德音接任台積電董事長,看起來劉成為張忠謀的接班人角色,應該是沒有疑問。
資誠聯合會計師事務所前所長薛明玲直言,台積電之前並沒有 「總裁」這個位子,而是為了因應目前情勢而新創的。薛明玲對 「雙首長制」是否適合台灣企業,持保留態度。
一位離職多年的前台積電副總級主管表示,就他多年在台積電工作的觀察,張忠謀的確是屬意劉德音為接班人,因此把最重要的董事長位子交給他,至於他讓魏哲家擔任總裁,基本上意思就是執行長,只是因為魏原本就已擔任共同執行長了,如今交予總裁職稱,既照顧到他的感受,也是一種肯定。
這位主管還認為,張忠謀這次是確定要退休了,因此在整個交棒過程中,每個步驟與用詞都特別謹慎小心,不希望出任何差錯,會用「總裁」這個名詞,也是希望能讓魏哲家舒服一點,希望他繼續為台積電效力,也是有一番用意。

高通去年找他做高解晰掃描,製作雕像送他,讓他相當驚豔,奠定雙方3D感測技術合作基礎。(圖/章建中提供)
往來廠商解讀 繼續維持業務、營運分工模式
不過,另一位與台積電往來很深的外商IC設計公司總經理,則對未來台積電的權力模式有另一番解讀。他認為,張忠謀是台積電創辦人,但劉德音與魏哲家都是專業經理人,張忠謀退休後的台積電權力結構,會和以前很不相同。他認為所謂的「雙首長平行領導」制,代表著董事長與總裁會有稍微平行一些的關係,至少絕不是過去張忠謀與劉、魏共同執行長間的上對下關係。
「過去張忠謀在的時候,就是他說了算,他當執行長時就是執行長制,他當董事長時,就實施董事長制。」「不過,張忠謀退休後,情況就會明顯不同,權力不會集中在某一個人身上。」
這位總經理分析,在劉、魏擔任共同執行長期間,兩人的分工就已有差別,在製程技術上,十二奈米以下的先進製程由劉德音負責,十六奈米以上的成熟製程由魏哲家負責;在客戶關係上,歐美客戶由劉德音負責,亞太客戶由魏哲家負責。
在這種分工上,已可看出劉德音擔當更重的責任,因為台積電最先進的製程,就是獲利最豐厚的部分,也是維持強大競爭力的核心。另外,台積電最重要的客戶也都在歐美,包括蘋果、高通、輝達(Nvidia)等,至於亞太最重要的客戶,就只有聯發科與華為兩家。
因此,這位總經理認為,未來即使張忠謀退休,劉與魏的分工模式很可能繼續維持,也就是說兩人都要負責業務與營運,這是張忠謀希望維持的「雙首長平行領導」制,讓董事長與總裁擁有平行的領導權力。

「欲戴王冠,必承其重」,劉德音、魏哲家這對接班人,須承先啟後,攜手前行。
(攝影/陳永錚)
聯強國際總裁杜書伍認為,企業要交棒,除了選一位適合的人選外,更重要的是,要交一個什麼樣的團隊給接班人。「最好的交棒,就是先把各部門的主管都訓練得很好很強,讓接班的人只要負責統合這群團隊,而不是找一個最強的人,然後把一個分崩離析的團隊交給他,讓他要去負責管理每一個部門。」
杜書伍說,他感覺兩位接班人接手的是一個很強很完整的團隊,這是沒有張忠謀後的台積電能夠續強與否,很重要的一個觀察點。
究竟張忠謀交棒後,台積電還能維持目前的盛世嗎?台積電前資深副總經理、現任宏觀微電子董事長林坤禧十分看好地說,台積電至少五年內沒有對手,因為台積電不僅是硬體超前很多,在軟體與服務的基礎也很強大,即使三星、英特爾及大陸業者都難以超越。
在台積電正值盛世巔峰中,張忠謀交出經營棒子,對劉、魏兩人,是最大的優勢,也是最大的考驗。正如張忠謀所言,期許兩位接班人再創奇蹟。台灣半導體製造王國地位能否維繫,端賴兩人是否能合作無間,展現一加一大於二的經營智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