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健保署認定子宮鏡檢查濫用,長庚已提出申覆。但要化解外界對該院「績效導向」的疑慮,備受爭議的薪資結構,恐怕仍是最需要說清楚的問題核心。
這半年來,長庚醫療體系接連惹議,先是爆發林口長庚急診醫師離職潮,接著又發生子宮鏡疑似濫用,種種事件,被外界認定背後根源來自於長庚醫院的運作管理太過「績效導向」。健保署署長李伯璋就在子宮鏡事件爆發後撰文,意有所指地表示,「許多非公立醫院的醫師並無底薪……,難免造成大家衝高服務量,以增加收入。」
面對外界質疑,林口長庚院方自是大嘆無奈。針對健保署抽審該院四○四件子宮鏡檢查病例,發現高達七二%屬於「非必要性」的誇張結果,長庚除對外說明其中許多病例使用子宮鏡是「治療行為」而非「檢查行為」,並已向健保署提出申覆。不過,當本刊進一步詢問抽審病例中「治療」與「檢查」的占比分布究竟如何,院方則表示,由於已進入申復階段,暫時不便提供。
採「醫師費」PF制 三指標,決定薪資多寡
然而除了風暴核心的相關數據之外,若要化解外界對於「績效導向」的質疑,長庚顯然還有更多細節必須說明。關鍵,就在於一套與業績連結的薪資制度。
據院內主管表示,早年,創辦人王永慶先生為杜絕醫師拿紅包的陋習,因此決定採用所謂的PF制度。PF是Physician Fee的縮寫,也就是所謂的「醫師費」,此制度是由曾經獲得醫療奉獻獎「特殊貢獻獎」的已故醫療管理大師張錦文引進,其精神,基本上就是「醫師看的病人愈多,收入愈高」。當這套制度落實在長庚醫院,則被設計成一套稍微複雜的薪資制度框架。
首先,除了急診是特別設計外,其他科別醫師薪資主要來源是各科的「科基金」,這是由各科收入而定。至於每位醫師的實際薪資,又得依循三項指標而定:年資、科內貢獻(含教學、研究、公共服務等),以及實際醫療行為,也就是所謂的「業績」。
眉角,就在於這三項指標的權重比例。
長期以來,這三項攸關醫師薪資的指標,一直呈現「三足鼎立」的比例分配,各占三分之一。
外界一度傳出,前長庚醫院決策委員會主委李石增曾在擔任神經外科主任時,主動拉高業績的薪資分配占比至五成,而他在二○一五年升任決策會主委後,更鼓勵各科放寬績效占比,多數科別占五成,甚至有些科別高達六、七成。
醫療改革基金會董事長劉淑瓊直言,這是挑戰人性的薪資制度,讓醫師成為穿白袍的sales(業務),衝擊民眾對醫師的信賴。
用「業績」留住醫師 各科別占比,應講清楚
對於這些傳言,長庚方面均予否認,不過,「分配比例確實有所調整,但不是李石增主導。」長庚醫院行政中心副主任蘇輝成表示,比例調整是為了因應環境變遷,針對部分「開業科」,開放拉高業績部分的薪資分配占比。
蘇輝成解釋,早在大約五、六年前,院方有感於「部分醫師若到外面開業更好賺」的現象,為了避免人才外流,因此決定針對部分科別調整比例,例如皮膚、美容等相關科別,都在當時拉高了業績表現對醫師薪資的影響比例。原則上,調整的幅度由各科自訂,但院方也有規定上限,「業績占比不能超過五○%。」
然而,再進一步追問,究竟目前有哪些科別的業績占比高過三分之一?院方則未提供相關資訊,僅表示這次子宮鏡事件的主角婦產科,目前還是維持三項指標均等分配的占比水準。
到底有多少科別、哪些科別已經拉高了業績對醫師薪資的影響程度?長庚如果要化解外界疑慮,也該適度說明。
至於李伯璋在文章中所提的「醫院業績導向元凶」,也就是「許多非公立醫院醫師並無底薪」,長庚雖強調「醫師有底薪」,但若細究薪資結構,卻會發現這樣的底薪對醫師而言意義有限。
確實,長庚醫院設有底薪,但由於實際領到的薪資取決於「PF與底薪相比何者為高」,因此對醫師而言,薪水多寡主要還是看PF制度的各項指標分配架構。
值得注意的是,醫管人士普遍認為,張錦文當年引進PF制度的立意良善,也廣受醫院採用,如今長庚因為各種風暴事件被放大檢視之後,如果認定PF的變形發展已經扭曲原本該有的平衡,那麼,或許也有進一步擴大檢視各院所現行制度的必要。
至於面對「業績導向」質疑的長庚,院方也攤開財報,顯示若扣除股利所得,二○一五、一六年均虧損逾十一億元,藉此說明營運並非績效導向。但想要在短時間內化解社會疑慮,該說明的、可說明的,何妨大方講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