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房價 遺產稅 fed 00919 美元
投資理財
保險稅制
產業時事
職場生活
今周大耳朵 Podcast
富足今周起
幸福熟齡
ESG永續台灣
專題報導
今選頻道
存股助理
今周學堂
訂購優惠
活動報名

白色巨塔下的秘密》為何長庚遭質疑為台塑控股中心?

白色巨塔下的秘密》為何長庚遭質疑為台塑控股中心?

2017-10-11 17:11

長庚醫院連環爆,從急診醫師大批出走潮、妙禪插隊看病,甚至是出現外籍醫師無照開刀爭議,讓許多民眾霧裡看花、看不清長庚醫院管理到底出了什麼問題,今(10/11)天還遭到立委黃國昌質疑,長庚幾乎已成台塑集團控股中心,長庚醫院到底有哪些問題亟需解?

連月以來,長庚成為街頭巷尾熱議的話題,白色巨塔內到底還有多少不能說的秘密,更激起大眾的好奇心,但畢竟醫院是公共財,關係到你我的就醫權益,該怎麼辦呢?

交通大學財務金融研究所教授葉銀華說,長庚醫院強調經營管理不是不好,若能與醫療妥善配合便能有效發展,但若偏離目的,而作為控股單位就不好了。

 



葉銀華建議,基於醫療財團法人的公益性,應限制其投資公司單一公司的比例不得超過百分之三到五,董事會也不能全由內部人掌控,應讓長庚醫院能獨立運作,而非成為台塑集團的一份子。此外,醫院評鑑應納入財務會計相關人員,或定期請非該醫院的簽證會計師查核。

為了讓醫院董事會回歸公益性,衛福部醫事司長石崇良說,「醫療法」修法草案將公益比例從醫務收入結餘十%計算,改為整體收入結餘來算,未來長庚就一定得將龐大的股利收入投入公益;同時要求單一上市櫃公司持股不得超過一成,且持股數無表決權,也不得擔任該公司董事,避免醫院成為控股公司,盼各界支持在這會期通過。

長庚醫院雖然蒙羞,誠如台大醫院前副院長王明鉅所說,績效管理沒有不好,而長庚資本夠雄厚,若能去除績效管理的弊病,是台灣最有機會發展成為世界頂尖的醫院。 

醫療改革基金會董事長劉淑瓊也說,財團法人醫院是公共資產,不應視為捐贈家族的私產;績效管理只是手段,終極目標仍在於組織使命的實現,呼籲長庚讓醫療回歸專業

 

2查詢方式 讓食藥署告訴你「真偽」

 

除了上述用肉眼辨別口罩真偽,食藥署也提出2種查詢方式供民眾核對。首先,選購醫用口罩時,要認明「醫療器材許可證字號」,若需查證可至醫療器材許可證資料庫查詢(網址: https://info.fda.gov.tw/MLMS/H0001.aspx)。

 

另外,民眾也可查看醫療器材許可證字號樣式

 

  • 衛部(署)醫器製字第000000號
  • 衛部(署)醫器製壹字第000000號
  • 衛部(署)醫器輸字第000000號
  • 衛部(署)醫器陸輸字第000000號
  • 衛部(署)醫器輸壹字第000000號
  • 衛部(署)醫器陸輸壹字第000000號

 

「中國製造」會不會偷工減料?

 

食藥署表示,衛部(署)醫器陸輸字第000000號,代表是中國製造的,不過,經衛服部核准的醫用口罩,皆經審查符合CNS 14774國家標準(或具等同性之國際標準)及GMP相關規定,不論中國製、台灣製或其他國家製造,要求標準都一致。

 

食藥署建議,如購買醫用口罩,應認明有醫療器材許可證字號之產品,以確保產品之安全與效能。

 

假如民眾買到問題口罩,建議向原購買商說明產品問題,依消費者保護法相關規定辦理,若仍有後續消費爭議,則是要向各縣市消費者服務中心提出;另外,販售醫用口罩等醫療器材,須領有藥商許可執照者,才能夠販售,一般民眾不可販售醫材。

延伸閱讀
大到不能倒 長庚帝國成敗都在這裡
大到不能倒 長庚帝國成敗都在這裡

2017-10-11

爆急診離職潮、疑濫用子宮鏡  問題出在薪資制度 扭轉「拚業績」質疑  長庚沒說清楚的事
爆急診離職潮、疑濫用子宮鏡 問題出在薪資制度 扭轉「拚業績」質疑 長庚沒說清楚的事

2017-10-05

長庚事件未落幕 急診三大危機浮現
長庚事件未落幕 急診三大危機浮現

2017-07-14

賞遊台北舊城魅力
賞遊台北舊城魅力

2017-10-17

跟孩子一起翻越阿爾卑斯山
跟孩子一起翻越阿爾卑斯山

2015-0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