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台積電 兆豐金 股市 00929 航運股
投資理財
保險稅制
產業時事
職場生活
今周大耳朵 Podcast
富足今周起
幸福熟齡
ESG永續台灣
專題報導
今選頻道
存股助理
今周學堂
訂購優惠
活動報名

國民黨紅利不再,中國因素發酵 台灣大選變化球 小英該如何接招?

國民黨紅利不再,中國因素發酵 台灣大選變化球  小英該如何接招?
政府與蔡英文總統的民調急速滑落,是因為選民已經開始用事實檢驗真理。

范疇

焦點新聞

總統府提供

1076期

2017-08-03 10:21

面對即將到來的二○一八與二○二○年兩波大選,本刊專欄作家范疇依二○一六年大選至今的施政問題、政黨與兩岸關係、社會現象等深入觀察,從獨有的視角切入分析,提出觀點與諫言。

二○一六年的大選,支撐民進黨空前大勝的樑柱,並不是那些空洞的治國大綱,而其實靠的是「國民黨紅利」,也就是累積了多年對國民黨的不滿情緒;雖然在策略上,民進黨把「國民黨」和「中國」畫上等號,但是,如果民進黨人相信選民對中國的情緒,也是二○一六年大勝的主要因素之一,那恐怕是一個天大的誤會,而這誤會將在接下來的兩場選舉,二○一八年及二○二○年,讓民進黨付出代價。
 
民進黨必須意識到,「國民黨紅利」已經快要被用盡了,等到公教年金改革完成、國民黨非法黨產追訴行動碰觸到情理法的極限時,還想靠「國民黨紅利」競選的人,恐怕會被譏為「以鞭屍換選票」的無效動作。到時,所有的參選人,不論黨派,都得將真材實料放在陽光下供選民檢驗。
 

一例一休搞不定 暴露綠營與現實脫節窘境


其實,以上所說的情況已經開始顯現了。完全與「國民黨因素」沾不到邊的「一例一休」還是「彈性兩休」問題,徹底地暴露了民進黨執政團隊和台灣的經濟現實脫節,且不明白台灣各行各業的勞工心態及生活難處。
 
如果在這項徹底被所有資方和幾乎所有勞方拒絕的政策上,民進黨可以表現得如此不接地氣,那麼,人們如何去相信民進黨有能力去處理那些難度、複雜度更高的政策呢?例如「如何挽救台灣經濟」這樣的難題呢?

政府以及蔡英文總統本人的民調急速滑落,正是因為選民已經開始用事實檢驗真理,不再接受任何「假大空」的宣言和計畫。有人說,在公教年金改革即將通過之時,蔡政府的民調迅速拉拔了八個百分點。但,即令為真,那也是殘留的「國民黨紅利」所致,僅能當作個案,不會成為通案。
 
我們知道,蔡英文在台灣內政領域的輕重緩急上,有她的看法、理想和抱負;她先啃最硬的骨頭,這點人們應該給她認可。此外,在啃硬骨頭時,她說了好幾次的「內閣不會溝通」確是事實;然而,她無法凝聚一群更具整合力、執行力的幫手,這也是事實。
 
這是一個領導力和領導氣質的問題,那是賴不了別人的。作為最高領導,川普如此,習近平如此,普丁如此,當然蔡英文也同樣脫離不了這個必須自我提升、自我克服的挑戰。
 
民進黨已經邁入執政困難期,依照它的「選戰第一」的慣例和習氣,料想它會使盡吃奶力氣,試圖找出新的「國民黨紅利」,或盡力延長當下還在進行中的紅利取款動作。但是,即使殘留的「國民黨紅利」能夠在二○一八年選戰中起到某些作用,可以肯定的是,二○二○年大選時也不會再有了,反而搞不好,國民黨或其他獨立參選人還有「民進黨紅利」可資運用呢!

 

跳脫狹隘老概念 重新定位台灣對外關係


二○一六年決定勝敗的是「國民黨因素」,而不是「中國因素」;但是,「國民黨紅利」即將被用盡,真正的「中國因素」將在二○二○年大選中出現,所有的參選人,不分黨派,都將站在同一水平面來面對它。
 
請讀者不要用老式的反應來理解這裡所稱的「中國因素」。老式的反應是,看到「中國」兩字,就想到「兩岸」之間的關係,什麼「九二共識」啦、文攻武嚇啦、統戰滲透啦⋯⋯。這種台灣式的老反應,正是中國希望看到的、積極創造的。
 
事實上,台灣在中國執政者眼中,老早就脫離了「兩岸」的狹隘框架,而已經是東亞區域、南海區域大棋局下動態考慮的一部分。但是,中國希望台灣社會還只把自己理解為「兩岸關係」的一方,因為,讓台灣人民的眼光變狹隘,操弄起來比較方便。
 
台灣社會一定要開始培養一種能力,那就是永遠從中美、中俄、中日、中朝、中國和東協、甚至中國和印度之間的關係,總體衡量之下來定位台灣,並以此詮釋所謂的「中國因素」。唯有從高度、廣度、深度著手,台灣才不會對中國的「對台動作」做出膝蓋式的反應,才不會那麼容易地被收納到「兩岸」概念的牢籠中,而玩起剪刀石頭布的低級遊戲。
 
從現在到二○二○年,隨著中美關係、中國與周邊國家關係、中國內部政局鬥爭、中國金融和經濟的動盪,中國會對台灣做出一連串的密集動作,可以是文攻武嚇,也可以是懷柔善處。倘若台灣社會在老概念下隨之起舞,而影響了自己二○二○年的投票傾向,那將是中計。
 
蔡英文政府當前的民調下滑,既與國民黨因素無關,也與中國因素無關,而是台灣選民在追究「我到底買到了什麼牛肉」,某個意義上顯示了選民的成熟。希望這種成熟能夠一直持續,二○二○年時,以「有料沒料」、領導力、執行力作為投票標準,不要被「中國因素」左右,甚至利用了!

延伸閱讀
你反共嗎?認知作戰從語言開始
你反共嗎?認知作戰從語言開始

2022-09-07

面對中國統戰,台灣太多裝睡的人!范疇:曹興誠捐的30億怎麼用?認知進攻基金
面對中國統戰,台灣太多裝睡的人!范疇:曹興誠捐的30億怎麼用?認知進攻基金

2022-08-10

上海「媽咪指數」看中國經濟
上海「媽咪指數」看中國經濟

2022-06-29

冬奧、夏奧,以及前方之熊
冬奧、夏奧,以及前方之熊

2022-02-09

靈肉分家、不做布料做鈕扣
靈肉分家、不做布料做鈕扣

2022-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