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初台塑集團總管理處尾牙上,當現場上千名台塑員工,正歡慶四大公司過去一年創造了二○七七億元獲利之際,手執集團權杖的總裁王文淵卻是眉頭深鎖,因為歷時六年的「台塑六輕四期擴建案」,前一天正式被環保署打回票。
「我是無奈加失望,因為六輕四.六、四.八、四.九期擴建案,在用水、能耗、空汙都有改善,卻吵吵鬧鬧沒有通過。」王文淵感嘆,無論歐美還是中國,環評會議都是理性進行,台灣卻是縱容環團鬧場,導致這起近一七○億元的投資胎死腹中。
一九九九年正式啟用的六輕工業區,二○一一年邁入投產第十二年之時,台塑面對製程設備逐漸老舊,市面上也出現效率更好、耗能更少的設備,因而提出四.六、四.八、四.九期俗稱「六輕四期」的擴建申請,想不到一路「卡」到一七年,最終被要求重做環評。
台塑怨:排汙減,卻因產量增被擋
「擴產根本不是六輕四期的重點,而是我們的設備老了、製程舊了,本來就該更新,尤其改善後不但製程更安全,汙染量也會比原先低,不明白為什麼不讓我們做這些友善環境的投資?」一名不願具名的台塑四寶董事長,點出荒謬。
攤開「六輕四期」的環境影響說明書,就產能角度,這三個擴及十八個廠的擴建案,一旦被准許,將較原先增加六.八%、約九十八萬噸的產能,換算每廠平均增加不到六萬噸,「明眼人就知道重點不在於產能!」業內人士指出,問題仍是在環團對「石化業」要求採取一噸都不能增加的「零成長」,造成產業無法升級。
而若計算排放量,則無論空汙、溫室氣體或用水量,都較先前減少,排汙降幅最少一.二%、至多一七.六%。一名石化業者說:「道理很簡單,像台化二座SM(苯乙烯)廠,一次就要停掉四座加熱爐,當中可以節省的排放量是很嚇人的!」
能夠「產量增、排汙減」,除了設備更先進,環評委員也是關鍵角色。因為在審查過程中,環評專案小組曾要求台塑,假如新產能會增加一噸空汙量,就必須在既有製程減一.二噸空汙量,溫室氣體、用水量的抵減比,更增至一比一.五、一比二。
但這個方案,最後仍無法說服環團及環評委員會。「不給我們減量,也不給做高值化,那請問台灣還有什麼能投資?」這是另名台塑集團高層在一月十八日的抱怨,也是全案第二個荒謬之處。
台塑董事長林健男在今年股東會後,談到公司主導的四.九期擴建案卡關,嘆道:「四.九期裡的碳纖維擴建案,那是國機國造的原料呀。」而台塑與日本旭化成(Asahi Kasei)合資廠的擴建,則涉及具備專利門檻、單價與毛利皆高的PU彈性纖維。
林健男說,對於擴建案申請六年仍無下文,旭化成曾告訴他,「不明白為什麼在台灣投資這麼困難?」他並透露,旭化成甚至一度想動用關係向台灣政府溝通,盼藉此加速進度。
環團轟:實質的排放量未減少
一位環團人士七月論及《環評法》時就指出,六輕四期是以理論值的最大排放量減排,「但一般工廠都不會用到最大!」因此六輕減量是「虛」減、而非實質減量;後續六輕遭質疑後,便把環評量的減量,改為許可量的減量。
不少環團也有類似看法:環評量、許可量、實際排放量三者不同,不該混為一談,也不能讓業者暗度陳倉,如果要減量,就該減少實質的排放量。
然而,環團立意雖好,實務上卻極難達成。一名石化業者說:「我們預估產量與原料採購,都是以一○○%開動率去計算,開工廠的,就是把效率拉到一○○%,因為這樣的單位成本最低;絕不會說開一個廠,然後覺得開動率拉到七成就好。」
也就是說,工廠的開動率、排放量,必然是低於環評的理論最大值,及政府給的最大許可量;但是投產以後,運轉率會到多少?若以實際的排放量為依歸,將形同作繭自縛未來進步空間。
六輕四期擴建遭駁回後,一旦台塑集團鐵了心不再送件,這座運轉近十八年的石化園區,不僅無法更換成更低汙染的設備,就連高值石化品也無法投資。我們真的要思考,在對石化業「趕盡殺絕」的同時,是否也阻礙了他們變得更好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