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台積電 兆豐金 股市 00929 航運股
投資理財
保險稅制
產業時事
職場生活
今周大耳朵 Podcast
富足今周起
幸福熟齡
ESG永續台灣
專題報導
今選頻道
存股助理
今周學堂
訂購優惠
活動報名

獨家調查》 四成民眾經濟壓力更重 老闆、人資、員工必看 揭開你不知道的勞檢地雷

獨家調查》 四成民眾經濟壓力更重 老闆、人資、員工必看  揭開你不知道的勞檢地雷
一例一休大幅調高休息日加班費,上班族卻看得到、吃不到。

謝富旭

焦點新聞

攝影/陳永錚

1072期

2017-07-05 14:02

新修的《勞基法》已經被各界批評太過僵化、沒有彈性。作為《勞基法》第一線執法者的勞檢員,因為一個KPI(關鍵績效指標)的扭曲,造成「立法從嚴、執法更嚴」,導致民怨叢生。

二○一六年,迫於部分立委以及勞團的壓力下,掌管全國勞檢最高機關——勞動部職業安全衛生署(簡稱職安署)為勞檢員訂了一年二百廠次的KPI。全台勞動條件檢查員約三百多人,因此,造成了一六年一整年,勞檢次數多達六萬七一九四次,較一五年的一萬三千多次,暴增四倍以上。

嫻熟世界各國勞動法令的工業總會常務理事何語,在一場「一例一休」研討會中分析:「先進國家多秉持立法從寬,執法從嚴態度,使社會的法治精神得以形塑;相反的,台灣一直是立法從嚴、執法從寬,守法精神比較淡薄;這次新修的《勞基法》,立法之嚴,已在全球名列前茅,加上勞檢執法又突然變密變嚴,企業當然就哇哇叫了。」

沒錯,《勞基法》是否能落實,勞工權益能否獲得保障,勞檢居關鍵角色。畢竟,沒有勞檢的《勞基法》,與一隻沒有牙齒的老虎沒兩樣。然而,因為一個KPI的緊箍咒,導致勞檢罰太嚴、查太細、管太多,就有待商榷了。

 

冤案多 勞基法訴願撤銷率逾一成


根據職安署的統計,一六年,勞動部受理因為雇主不服被罰,提起訴願的違反《勞基法》案件,結案計七五二件(如包含安全衛生等訴願,則高達三一○六件),撤銷裁罰計八十七件,撤銷率高達一一.五%。

換言之,每一百件《勞基法》訴願,就有十一件是被「冤枉」的。與中央各部會的訴願撤銷率比較,《勞基法》訴願撤銷率僅次於衛福部,高居第二名。

光從數字並無法凸顯出現行勞檢的「鉅細靡遺」。台南弘昌碾米廠因一時計算錯誤,不小心短發了某一位員工薪資八十元新台幣,被勞檢後立刻補發薪資,仍遭罰二萬元,憤而提起訴願,但勞動部訴願委員會以「違法事實明確」駁回。

罰二萬還是小case。中油大武崙加油站因為短付某位員工二○三元加班費,因案情屬於「累犯」,被重罰三十萬元,中油不服,提起訴願。

本刊記者深入了解案情,原來,短付加班費二○三元的某員工,竟是核實自己站內員工加班費的加油站站長。再三年就退休的方站長接受本刊求證時說:「是我自己申報加班費,報四.五個小時,但自己的打卡紀錄顯示那個月有四.九個小時加班。真對不起公司,自己眼睛花,害中油被罰三十萬元。」

至於「累犯」部分,中油一位不具名主管苦笑指出,因為「夜點費」是否納入員工薪資計算基礎,牽涉退休金與加班費計算,一直存在勞資爭議。高等法院判決應該納入,但中油主管機關經濟部國營會卻不准納入,中油陷入兩難,員工也很不爽,因此,老是去勞工局檢舉沒有把夜點費納入薪資基礎,造成短少加班費或短少退休金。

這名主管說:「罰這麼多次,解釋到嘴巴乾了,勞檢員不是不知道中油的苦衷,卻為了做業績,猛踩我們的痛處,一罰再罰。」

 

重雷區 出勤紀錄勞檢藏「潛規則」


許多老闆或人資主管因忽略勞檢的「潛規則」而誤觸法網。其中,「出勤紀錄備置,並記載至分鐘為止」的規定,是一五年被勞檢處罰的第一個重雷區。

旺旺中時媒體集團就曾有一名記者,因出勤紀錄每日均記載為一一:○○ (上班)二三:○○(下班),並指事先已與資方書面約定中間休息四小時。該報系出勤紀錄迄今仍採手寫,這在法令是允許的,但勞檢員以記載不實,開罰十萬元。

這個案子,在旺中集團提出訴願後撤銷處罰;但另一件性質相同的案子,新北市一家電器批發業者,某名員工去年出勤紀錄一直登錄為一○:○○至一九:○○(中間約定休息一小時),被罰九萬元提起訴願,被勞動部訴委會以該員出勤紀錄「不合常理」駁回。

這兩個案子的結果大不同,除了凸顯出勞動部訴願委員會評判標準不一,更彰顯出,在罔顧某些行業或某些職位特殊性下,強制三六○行所有勞工均要備置出勤紀錄,甚至要記錄到分鐘,無形中將使造假風更熾烈。

職安署對此也心知肚明,於是在作業守則上,要求勞檢員除了查閱出勤紀錄,還要從公司的監視器、員工電腦開機紀錄或薪資紀錄等等,進行交叉比對。

桃園新坡郵局就被勞檢到,雖然員工的出勤紀錄均準時上、下班,監視器上卻顯示有員工提早上班和延遲下班,因此遭罰十五萬元。

亞太電信桃園客服中心某電話銷售人員,周末進辦公室處理私事,並趁機打電話多做點業績,雖刻意不刷進刷退,勞檢員照樣從這名員工的電腦開機紀錄,認定假日出勤,已連續上班達十三日,開罰九萬元。

桃園新坡郵局左姓經理對本刊表示:「為了不觸法,現在每天早上七點半(正式上班時間)由主管準時開門,開門前,員工不得擅入。下班時間到,就勸離員工。」記者問:「如果有員工想早點進辦公室上廁所或吃早餐行不行?」左經理回答:「為了不觸法,不行!」

現行《勞基法》下,加班換補休,不必給加班費雖不違法,但很多公司還是栽在這個有點模糊的法規地帶。

兆豐銀行桃園分行某金庫管理人員,去年二月份加班二十九個小時,向公司申請換成補休,公司也同意。但兆豐銀行規定,加班補休必須在三個月內休畢,不休完則取消。在補休截止之前,銀行電腦系統數次發信提醒,但這名員工不知為何,一直沒補休。勞檢員以兆豐銀不給員工加班補休或加班費,開罰五萬元。

兆豐銀提訴願被駁回,準備聘請律師打行政訴訟。兆豐銀管理部門主管說:「兆豐銀員工補休辦法在其他縣市都沒問題,為何在桃園市就會被罰?」

新修《勞基法》與越趨嚴格的勞檢,高舉著保護勞工權益的大旗,但因立法欠缺周延及過於僵化,勞工反而不領情。

《今周刊》委託一一一一人力銀行,針對一一二八位上班族的問卷調查顯示,雖有一九.六%認為一例一休的勞基新法實施後,休閒活動增加,卻有高達四二%認為經濟壓力變得更沉重。試問,經濟壓力沉重的勞工,空有休閒時間,如何能真正的放鬆?

《勞基法》規定,每月加班時數上限四十六小時,則被視為管太多,四三.八%受訪者主張,加班時數由勞資雙方自行協商即可。

值得注意的是,五六.七%上班族認為勞基新法與一例一休實施後,生活會變得更差;五八.七%認為台灣經濟競爭力會變得更弱;更有高達七八.四%認為勞資關係變得更緊張。

 

衝擊大 保護弱勢勞工 卻適得其反


密集的勞檢與一例一休引發的種種民怨,所幸,今年二月上任後的勞動部長林美珠似乎聽進去了。

在林美珠揭櫫「不能不教而殺」,要以多輔導取代多處罰的政策大方向下,今年職安署的《勞基法》輔導廠次,在短短的六個月內高達二萬五五七四廠次,是去年一整年僅一五八八廠次的十六倍之多。

不過,在加強輔導同時,職安署的勞動檢查依然不手軟,上半年已高達一萬九千多廠次,凸顯林美珠務實中,卻帶強硬不妥協的法律人特質。

我們期待勞檢員,是能揪出無良黑心老闆、保護弱勢勞工族群的仁吏,而不是故意找善良百姓麻煩的酷吏,這樣才是台灣之福。

 

勞檢

 

勞檢

 

一例一休

▲點圖放大

延伸閱讀
勞基法3/1上路 勞動部:交通業、醫療業優先勞檢
勞基法3/1上路 勞動部:交通業、醫療業優先勞檢

2018-01-10

現行《勞基法》難論罪  應推廣員工舉報機制 重懲違法加班  單靠勞檢就夠了嗎?
現行《勞基法》難論罪 應推廣員工舉報機制 重懲違法加班 單靠勞檢就夠了嗎?

2017-12-27

勞檢七問》小吃店一次罰九萬、員工報錯加班時數罰30萬 請問署長  勞檢暴增會不會擾民?
勞檢七問》小吃店一次罰九萬、員工報錯加班時數罰30萬 請問署長 勞檢暴增會不會擾民?

2017-07-06

企業因應》勞檢只會越來越多  最高可罰一五○萬 最常遭罰4大陷阱  勞檢必懂自保法則
企業因應》勞檢只會越來越多 最高可罰一五○萬 最常遭罰4大陷阱 勞檢必懂自保法則

2017-02-09

勞檢時最常被忽略的勞基法加班規定
勞檢時最常被忽略的勞基法加班規定

2017-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