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隔一年,《今周刊》再次舉辦總統蔡英文與全台高中生面對面的論壇,由五位同學上台發表「假如我是總統」的政見,高中生關切的議題橫跨教育改革、婚姻平權、政黨惡鬥等,蔡英文如何回應?
蔡英文總統在《今周刊》舉辦的「假如我是總統:換位思考」論壇中,對著台下來自三十八所高中職、近三百名學生代表,吐露就職將滿一周年的甘苦談。
時間往前推十五分鐘。
五月十三日下午一點四十七分,蔡英文快步走向台北市信義區華南金控大樓三樓的休息室。她同時轉頭問一旁的教育部部長潘文忠,「青年教育與就業儲蓄帳戶」(青年就業領航計畫)目前推動狀況如何?待潘文忠說明相關數字後,她點點頭,才坐下來稍微休息。
此時,剛從德國參賽回來、曾獲「全國工科技藝競賽」金手獎第一名的台東公東高工家具木工科學生蘇界任,上前代表公東高工師生送上親手打造的榫接木頭凳。站在一旁的公東高工老師謝甄芸強調,這和總統辦公桌一樣,都是公東高工學生的作品。
公東高工學生將木凳送給總統,和辦公桌配成套。
原本表情稍顯嚴肅的蔡英文,漾起笑容說:「這椅子可以在我餵貓的時候坐著用。」
不過,聽到主辦單位特地打造和總統府發言台「一模一樣」的講台,蔡英文忍不住一邊拉低眼鏡、瞇著眼端詳手機裡的講台照片,一邊笑著說:「你們確定這不是從總統府搬來的,沒有智慧財產權的問題嗎?」
上任總統一年心聲:雖艱苦 但沒人批評是危機
接著,當工作人員向蔡英文解釋,論壇有同步網路直播時,她突然愣了一下,皺起眉頭淡淡地說:「這年頭,工作壓力很大啊,開會、演講全都要直播。」
此時,論壇主持人岑永康正準備從二十三位事先報名的同學中,抽出五位要上台以「總統」身分發表政見的名單。人選一一出爐,一陣尖叫、歡呼聲從會場傳入休息室。蔡英文半開玩笑地說,要和高中生談「總統其實是最艱苦的行業」,她並隨即補充,「不過,沒有人批評,也是危機啦。」
下午兩點零二分,蔡英文起身離開休息室,快步走向論壇會場,準備迎接同學們的麻辣發言與提問。
論壇首先由《今周刊》社長梁永煌致詞,他指出:「年輕世代要透過參與公共議題,關心自己的未來。」去年舉辦與總統面對面活動時,許多學生意猶未盡,因此促成第二場論壇,讓總統與年輕人有機會「換位思考」。
假如小英是高中生:盼社會進步 安心求職、買房
蔡英文致詞時,先開自己玩笑說,活動主題是「假如我是總統」,「這題全台灣的人都可以講,只有我不行。」她並自爆,高中時只有一個願望,就是能順利畢業,從來沒有思考過當總統的可能,看著台下熱切關心社會議題、思考國家大事要如何面對的高中生,她覺得時代變了,非常佩服大家。
蔡英文也現場調查與會學生有沒有聽過「前瞻基礎建設計畫」和「五加二產業創新計畫」?結論是,學生們大多知道前者,但聽過五加二產業創新計畫的,只有小貓兩三隻。
蔡英文強調,「執政者也要換位思考,我必須了解高中生在想什麼?希望執政者這個階段替他們做什麼?」
話鋒一轉,蔡英文隨即為近來飽受批評的前瞻基礎建設政策「拉票」,希望爭取高中生支持。她指出,「如果我是你們,我希望十年、二十年後,當你要求職、買房、結婚生子時,台灣是一個進步的社會,城鄉發展均衡、綠色能源運輸跟得上世界潮流,這是前瞻基礎建設要為台灣做的投資。」
回顧執政以來的感想,蔡英文說,「從我決定選總統開始,就有心理準備,做總統被罵是很正常的!」
她表示,有一個說法是,政府施政若只做長期計畫,政府會倒,但若只做短期計畫,國家會倒。她想做的是結構性的長期改革,而這需要時間,很多人卻只想看立即的成果、沒有耐心,她就必須承受各種批評,做這些事常常吃力不討好。
蔡英文有感而發:「在台灣,政治人物不是受歡迎的職業。」在座的年輕朋友,可能關心周湯豪(編按:台灣男歌手)的時間,比關心總統多。「你們看新聞時可能會覺得,總統怎麼是這樣?」對此,她也替自己喊冤說:「如果有人覺得總統很笨,我一定會好好解釋一下。」
進入活動重頭戲,由五位被抽中的高中職學生,輪流上台發表三分鐘「假如我是總統」的政見。
現場打造和總統府同樣規格的發言台,成為拍照聖地。
論壇現場高中生提問踴躍, 議題多元。
假如高中生來當總統:終結政黨惡鬥、推婚姻平權
先上場的是台東高中盧玨寧,他希望終止政黨惡鬥、恢復人民對政府的信任。他說,「我要終結所有惡鬥、恢復國會秩序,人民的團結意識就會油然而生。」他並主張,台灣並非中華人民共和國一部分,但承襲中華文化,也就是孔孟思想,如果能塑造孔子崇高人格,「台灣就是強悍的國家」。
台北松山高中葉家和關切婚姻平權議題,他指出,社會各界對婚姻平權有不同聲音,有人利用網路散發謠言,傷害同志族群,政府應透過性平教育,促成正反雙方對話。他表示,在同性婚姻釋憲結果出爐後,政府應拿出年金改革的魄力,修法推動婚姻平權,不該因為有對立意見就退縮。
新北崇光女中葉千瑜說,如果她是總統,她將改變升學制度,改善「學習被學科綁架」的問題,強調專業能力的重要性,例如在高中開設大學選修課程,讓學生體會多元學習的重要性,並培養生活、解決問題、提升技能。
五位高中生在台上輪番發表政見,觀眾當場舉「讚」響應。
近300位高中生齊聚論壇,和小英總統相見歡,教育部部長潘文忠(前排左六)與《今周刊》社長梁永煌(左七)也比讚合影。
學生最關切的是……過半問題聚焦「教育體制」
台南女中王孟文表示,她希望推廣批判性的雜誌、讀物,以及多元性新聞,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同時也應加強媒體識讀。此外,應把建設焦點放在與未來工作相關的建設上,讓學生有更多工作機會,而不是送學生出國留學後,就不願意回來。
壓軸的桃園新興高中龔暐文則主張,教育不能只是提升知識,還要重視品格教育,讓年輕人有道德勇氣,看到不合理的事情勇敢說出口,不盲從、不以訛傳訛。
聆聽五位同學的政見後,蔡英文語重心長地表示,很多同學對教育體制有想法,「我心裡都贊同同學講的,但我知道我不能只是贊同,要把心中所想轉換成可執行的政策,制定後還要執行它。」而政府是很龐大的機器,台灣是五權分立體制,因此從改革想法轉換到政策、再進一步修法,需要更漫長的時間。
為了廣泛蒐集高中職學生關心的問題,《今周刊》事前架設線上提問網站,並開放網友按「讚」表示認同,將按讚數前三名的問題帶到論壇中,請蔡英文回應,現場也另外開放四位同學發問(編按:問答重點整理見第五十頁)。
在學生熱烈發問中,論壇兩小時活動很快進入尾聲,蔡英文與全場高中生合影留念,畫下句點。然而,台灣社會啟動更多「跨世代對話」的道路,現在才要展開。
從銅像去留到課程改革
教育部長潘文忠有解
針對學生最關心的教改議題,教育部部長潘文忠(圖右二)在論壇現場不僅從頭到尾聆聽高中生的發言,還主動留下來超過半小時,耐心一一回答學生的提問,儼然成了另一場會後「加碼」的祕密論壇。
對談中,潘文忠鼓勵學生持續參與公共事務,例如「校園裡的蔣公銅像去留,大家就可以積極討論啊。」
此外,在場學生也對既有課程內容過於僵化的問題提出質疑。潘文忠坦言,現行的課程規畫中,必修學分占七成、選修占三成,但因為選修課都放在高三,為了配合學測、指考,等於只是加強考科,難以透過選修課多元活化教學。未來的課程改革,已大幅提高選修課程的學分數,從高一、高二課程開始教,讓多元的專題可以落實在學生的學習歷程中,發展個人不同性向。
蔡英文總統與高中生的論壇結束後,部分同學已先行離去,現場卻意外展開另一場小型論壇,自發性留下加入的高中生越來越多,這場年輕世代與教育決策者的「真實面對面」,是本次論壇另一個令人驚喜的亮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