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的食安問題,消費者怪廠商黑心、廠商怪消費者無知。顧瑋認為,真正的問題是消費者不知道自己可以有哪些選擇,也無法了解不同的產品和價格間代表怎樣的差異。
創造一份工作,到底需要擁有多少的決心和契機呢?
顧瑋,「土生土長」的共同創辦人,問起她為何從醫學跨到食品業?為何會選擇致力於台灣及部落的農業推廣?我原以為耳邊響起的,會是個「傳承外婆農法技藝」或「關心家人身體健康」的動人故事。不料,只見顧瑋用稀鬆平常的口吻回答,「就只是愛吃阿!」
「我一點也不敢講我想改變世界,我想傳達的是『我選擇了什麼』。」顧瑋在Career for Change「樂業人見面會」上分享。
↑顧瑋,「土生土長」的共同創辦人
一切都將發生在最剛好的時機
看到我難以置信、不相信原因單單只是「因為愛吃」的表情,顧瑋解釋,當初在台大分子醫學研究所畢業、預計出國留學的空檔,顧瑋原本只是想到咖啡店打短期的工。未料,這讓顧瑋一舉踏上了過去從未想像過的在地食材推廣之路。
「許多人會認為,做這樣的選擇,背後一定有很強烈或很特殊的動機。但其實並無特別的原因,我就是剛好去咖啡店打工、剛好認識這一群人、剛好有個想法、大家覺得很有趣就試試看了,誰也不曾想過未來會是長這樣,」顧瑋語調平靜地回覆。
確實,大多數的人,包括我自己都會認為,自己無法選擇、創造自己的工作,是因為缺乏改變的契機。但從顧瑋的身上,我發現與其守株待兔,等待不知何時才會降臨的招喚,不如踏好每一個步伐,時時刻刻為自己做足準備。顧瑋的例子,讓我想起了有句話是這樣說的,「當一切都剛剛好時候,所有的神奇就都會自己發生。」
台灣的就業市場上,不缺乏大學畢業,甚至是碩博士等高知識分子,弔詭的事,仍有許多人對未來感到不知所措,不論在哪個階段,都找不到自己的位置,為什麼呢?
對於這點,顧瑋的看法是台灣的年輕人並非因為擁有更多的能力和本錢,而變得能做更多選擇,反而的,會是因為「擁有而不敢做選擇」。就好比在大學或碩士念了哪個專業,我們就好像非得往那個方向發展不可。而顧瑋選擇當下的勇氣,讓我知道每個人在每個當下,都是可以自由做選擇、做好當下最在乎的事。
在每個當下自由做選擇
除了投入小農食品創業的動機外,我也很好奇,顧瑋在放棄醫學碩士的專業投入到食品業的期間,是否會認為讀碩士的那幾年等同於浪費?是否曾感到後悔呢?顧瑋眼神堅定地提到,「我一直是活在當下的人,我希望當下在做的事情,都是我這輩子最在意的事。」
投入食品業的一開始,顧瑋因為愛吃,也喜歡果醬方便搭配及變化的特性,因此創立了「在欉紅」。原本,只是因為想與市售產品產生差異化,因此選擇手工製法、並使用在地,像是員林紅心芭樂及卓蘭楊桃的在地食材。後來,顧瑋因為了解得愈來愈多、做得愈來愈深,因此對台灣的食品安全及農業的困境等問題,漸漸擁有莫大的關注和執著,這讓她在因緣際會下離開「在欉紅」後,仍繼續選擇在農業食品業裡,並且投入更多。
談論起顧瑋近年來推廣在地食材的觀察,她提到,台灣人富有並講求同理心,常常聽到哪些物產滯銷,大家就幫忙一批一批地買回來,但,下一次呢?
「小農」和「社會企業」等詞至今已被過度被使用了,當大家都在訴諸一個同理心跟同情心的時候,它所能產生的、解決問題的能量,只會是一時的、短暫的,農產滯銷和產業脆弱等問題仍無法解決。
為了解決這樣的困境,顧瑋及團隊致力於創造出有利農產品長期經營的商業模式,所以打從一開始,團隊就會與合作的上游生產者溝通好,不論當年農作物的價格是暴漲和是暴跌,「土生土長」都會用公平的價格和穩定的收購量購買農產品。這樣的舉動,讓上游生產者在免於承擔收入不穩定的風險下,開始使用無農藥、無化肥的種植法,此外,農人也開始嘗試提升自己的技巧、控制農產品的顆粒大小和成熟度,進而提升產品和自我的競爭力。
「像之前某知名鳳梨酥品牌,雖然做法未必全然妥當,但會想要退掉農人產出的鳳梨也是情有可原的。因為當農人交貨的鳳梨,太小、太生或太熟的,就算勉強製成鳳梨酥市場也不會埋單。因此,與其給予不當同理心,協助提升農人的生產技術和品質,讓產出的農產品能禁得起市場考驗,才是真正使農業健康且永續的生存方法,」顧瑋說。
積極創造市場需求
至於在產品的銷售方面,顧瑋及團隊不斷地創造、尋找產品在市場上「被需要的原因」。之所以會如此在意差異化,是因為唯有不一樣、唯有被需要,產品才能在市場穩定存活。
顧瑋在「樂業人見面會」上也提到分享,「想要做事太簡單了,想做自己想做的事也太簡單了,只是能做多久,能否真的發生改變,以及為人所需要才是真正重要的事。」顧瑋再三提及創業必須「為人所需」的重要性,想要有所成就或改變,就千萬不能只是種「自我感覺良好」。
像是「土生土長」販售的花生油,除了用有機花生,它使用很低的溫度焙炒、壓榨製成,雖然味道不如一般製成的味道濃烈,但滋味清新自然,對人體無負擔。另外,像小米、紫米和紅米等,顧瑋將它們發芽、讓營養價值提高,讓顧客可以買回去跟白米一起煮、一起食用。創造出需求,找出人對食材的需求和渴望,推廣在地食材的力量並非曇花一現,而是否像滾雪球般,力量越來越大。
創造出好的、強壯的循環
對於台灣每天一爆的食安事件,顧瑋表示雖覺得無奈,但也認為是種歸零、重新做好的開始,「當最基本、最日常的生活都出了問題,其實就能反應出人們長期以來的選擇。」
台灣的食安問題,消費者怪廠商黑心、廠商怪消費者無知。顧瑋認為,真正的問題是消費者不知道自己可以有哪些選擇,也無法了解不同的產品和價格間代表怎樣的差異。
因此她在經營土生土長時,一開始就把產品的規格和特色訂出來,讓它們跟市場有所不同,進而與消費者清楚溝通,產品的特色在哪裡,為什麼食物是有價格的,價格和品質間的關聯又是什麼,久而久之,就算產品比較貴,但是會來購買的人,就是認同或需要這樣的產品。
「當我們創造出好的商品和理念,讓它可以在市場上被穩定被需要時,我們在訴求的,關於農業長期經營、食材有機、在地化等主張,就可以被傳遞,讓更多有需要的人來購買,這是一個好的、強壯的循環,」顧瑋笑笑地說。
採訪後,我品嚐了一口「土生土長」的花生油,口中散發的天然清爽,讓我沉浸其中、久久難以忘懷,因為,在聽完顧瑋的解釋後,我知道含在口裡的不僅僅是一匙花生油,它更讓我嚐到了從產地到餐桌的最新鮮也最有共好意義的距離。
改變從每一口的選擇開始,想要對土地友善、對農業關懷,其實,我們每天都有三次以上的機會,吃一口營養價值高的米,和一顆乾淨的蘋果,我們也能跟隨顧瑋的腳步,成為良善循環的一份子。
看到我難以置信、不相信原因單單只是「因為愛吃」的表情,顧瑋解釋,當初在台大分子醫學研究所畢業、預計出國留學的空檔,顧瑋原本只是想到咖啡店打短期的工。未料,這讓顧瑋一舉踏上了過去從未想像過的在地食材推廣之路。
「許多人會認為,做這樣的選擇,背後一定有很強烈或很特殊的動機。但其實並無特別的原因,我就是剛好去咖啡店打工、剛好認識這一群人、剛好有個想法、大家覺得很有趣就試試看了,誰也不曾想過未來會是長這樣,」顧瑋語調平靜地回覆。
確實,大多數的人,包括我自己都會認為,自己無法選擇、創造自己的工作,是因為缺乏改變的契機。但從顧瑋的身上,我發現與其守株待兔,等待不知何時才會降臨的招喚,不如踏好每一個步伐,時時刻刻為自己做足準備。顧瑋的例子,讓我想起了有句話是這樣說的,「當一切都剛剛好時候,所有的神奇就都會自己發生。」
台灣的就業市場上,不缺乏大學畢業,甚至是碩博士等高知識分子,弔詭的事,仍有許多人對未來感到不知所措,不論在哪個階段,都找不到自己的位置,為什麼呢?
對於這點,顧瑋的看法是台灣的年輕人並非因為擁有更多的能力和本錢,而變得能做更多選擇,反而的,會是因為「擁有而不敢做選擇」。就好比在大學或碩士念了哪個專業,我們就好像非得往那個方向發展不可。而顧瑋選擇當下的勇氣,讓我知道每個人在每個當下,都是可以自由做選擇、做好當下最在乎的事。
在每個當下自由做選擇
除了投入小農食品創業的動機外,我也很好奇,顧瑋在放棄醫學碩士的專業投入到食品業的期間,是否會認為讀碩士的那幾年等同於浪費?是否曾感到後悔呢?顧瑋眼神堅定地提到,「我一直是活在當下的人,我希望當下在做的事情,都是我這輩子最在意的事。」
投入食品業的一開始,顧瑋因為愛吃,也喜歡果醬方便搭配及變化的特性,因此創立了「在欉紅」。原本,只是因為想與市售產品產生差異化,因此選擇手工製法、並使用在地,像是員林紅心芭樂及卓蘭楊桃的在地食材。後來,顧瑋因為了解得愈來愈多、做得愈來愈深,因此對台灣的食品安全及農業的困境等問題,漸漸擁有莫大的關注和執著,這讓她在因緣際會下離開「在欉紅」後,仍繼續選擇在農業食品業裡,並且投入更多。
談論起顧瑋近年來推廣在地食材的觀察,她提到,台灣人富有並講求同理心,常常聽到哪些物產滯銷,大家就幫忙一批一批地買回來,但,下一次呢?
「小農」和「社會企業」等詞至今已被過度被使用了,當大家都在訴諸一個同理心跟同情心的時候,它所能產生的、解決問題的能量,只會是一時的、短暫的,農產滯銷和產業脆弱等問題仍無法解決。
為了解決這樣的困境,顧瑋及團隊致力於創造出有利農產品長期經營的商業模式,所以打從一開始,團隊就會與合作的上游生產者溝通好,不論當年農作物的價格是暴漲和是暴跌,「土生土長」都會用公平的價格和穩定的收購量購買農產品。這樣的舉動,讓上游生產者在免於承擔收入不穩定的風險下,開始使用無農藥、無化肥的種植法,此外,農人也開始嘗試提升自己的技巧、控制農產品的顆粒大小和成熟度,進而提升產品和自我的競爭力。
「像之前某知名鳳梨酥品牌,雖然做法未必全然妥當,但會想要退掉農人產出的鳳梨也是情有可原的。因為當農人交貨的鳳梨,太小、太生或太熟的,就算勉強製成鳳梨酥市場也不會埋單。因此,與其給予不當同理心,協助提升農人的生產技術和品質,讓產出的農產品能禁得起市場考驗,才是真正使農業健康且永續的生存方法,」顧瑋說。
積極創造市場需求
至於在產品的銷售方面,顧瑋及團隊不斷地創造、尋找產品在市場上「被需要的原因」。之所以會如此在意差異化,是因為唯有不一樣、唯有被需要,產品才能在市場穩定存活。
顧瑋在「樂業人見面會」上也提到分享,「想要做事太簡單了,想做自己想做的事也太簡單了,只是能做多久,能否真的發生改變,以及為人所需要才是真正重要的事。」顧瑋再三提及創業必須「為人所需」的重要性,想要有所成就或改變,就千萬不能只是種「自我感覺良好」。
像是「土生土長」販售的花生油,除了用有機花生,它使用很低的溫度焙炒、壓榨製成,雖然味道不如一般製成的味道濃烈,但滋味清新自然,對人體無負擔。另外,像小米、紫米和紅米等,顧瑋將它們發芽、讓營養價值提高,讓顧客可以買回去跟白米一起煮、一起食用。創造出需求,找出人對食材的需求和渴望,推廣在地食材的力量並非曇花一現,而是否像滾雪球般,力量越來越大。
創造出好的、強壯的循環
對於台灣每天一爆的食安事件,顧瑋表示雖覺得無奈,但也認為是種歸零、重新做好的開始,「當最基本、最日常的生活都出了問題,其實就能反應出人們長期以來的選擇。」
台灣的食安問題,消費者怪廠商黑心、廠商怪消費者無知。顧瑋認為,真正的問題是消費者不知道自己可以有哪些選擇,也無法了解不同的產品和價格間代表怎樣的差異。
因此她在經營土生土長時,一開始就把產品的規格和特色訂出來,讓它們跟市場有所不同,進而與消費者清楚溝通,產品的特色在哪裡,為什麼食物是有價格的,價格和品質間的關聯又是什麼,久而久之,就算產品比較貴,但是會來購買的人,就是認同或需要這樣的產品。
「當我們創造出好的商品和理念,讓它可以在市場上被穩定被需要時,我們在訴求的,關於農業長期經營、食材有機、在地化等主張,就可以被傳遞,讓更多有需要的人來購買,這是一個好的、強壯的循環,」顧瑋笑笑地說。
採訪後,我品嚐了一口「土生土長」的花生油,口中散發的天然清爽,讓我沉浸其中、久久難以忘懷,因為,在聽完顧瑋的解釋後,我知道含在口裡的不僅僅是一匙花生油,它更讓我嚐到了從產地到餐桌的最新鮮也最有共好意義的距離。
改變從每一口的選擇開始,想要對土地友善、對農業關懷,其實,我們每天都有三次以上的機會,吃一口營養價值高的米,和一顆乾淨的蘋果,我們也能跟隨顧瑋的腳步,成為良善循環的一份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