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的超高齡現象舉世皆知,每三.六人就有一人是六十五歲以上的老人,然而,「照顧離職(日本稱介護離職)」才是對日本社會最大的衝擊。
四十六歲的和氣美枝不這麼認為。她照顧因罹患嚴重憂鬱症而失智的母親,今年邁入第十四年。
過去,她也曾為了照顧母親而離職,不但收入銳減,更壓縮了自己的生活空間,讓她深刻體悟到照顧與工作兩全的重要性。為了不讓其他人走跟她一樣的路,和氣美枝於一六年以自身經驗出書《介護離職しない、させない》(台譯版:《照護爸媽不離職》,預計五月上市)。
她更於去年在日本成立「照顧離職防止對策促進機構」,辦講座、印手冊,致力於「照顧不離職」的推廣與協助;現在經常受邀在電視節目上談照顧經驗,也曾接受日本《東洋經濟週刊》採訪,倡導不離職的方法。
不孤軍奮戰 向公司報告長照的處境
母親發病時,她才三十二歲。原本在不動產公司上班,當時她還是位「小姐」,根本不會煮菜,對家務也一竅不通。但父親早逝,姊姊也結婚離家,照顧母親的責任,全落在她身上,讓她覺得孤立無援,每個人在她眼中都像是敵人。
為了辦理各種繁瑣的手續、帶母親去醫院就診,她向公司請假的次數變多,也不敢向上司報告自己的處境,又在意同事的眼光,最後也走上辭職一途。
回想起來,和氣美枝表示,「是自己讓自己在公司沒有容身之處。」其實長遠來看,持續工作,才能負擔照護費用,更是暫時脫離照顧壓力的「喘息」。她說,有人「以家人為優先」,自願辭職照顧,但每個照顧者都應該知道,還有「為自己著想」這個選項,能冷靜為未來做判斷。
和氣美枝原本以為,辭職後專注照顧母親,事情就能好轉,沒想到事與願違。為了醫藥費,她曾找兼差,收入卻只有原來的七成;雪上加霜的是,母親出現失智症狀,負擔更重,她也必須奔波於醫院、市公所,處理繁瑣手續及表格。
一次偶然的機會,她遇上照顧者支持團體在市公所舉辦的活動,就此改變她的生活。
「原來,不是只有我這麼辛苦。」照顧者不常與外界接觸,環境容易受到局限。團體中有許多處境相同的朋友,可分享甘苦談。和氣美枝透露,靠著聚會,她才能走到現在,這是照顧者紓壓的好管道。
心境得到調適,照顧手法也熟練後,和氣美枝為了增加收入,積極重返職場,卻發現重回房地產本業相當困難,念頭一轉,她決定以照顧母親所學到的經驗,投入照顧相關工作。
她認為自己相當幸運,但兼顧工作與照顧,也絕不是件簡單的事。她每天早上七點前準備好早餐、餵藥,然後送母親到開放時間較長的日照中心,星期五則是請照顧服務員到家中進行居家照顧。她自己則在下班後,進行隔天的日間照顧準備,並餵藥、料理晚餐。
為自己著想 照顧者也有幸福的權利
她說,事前準備做得越好,越能減輕負擔,例如備好必要文件及存摺印章,上午進行醫院及保險費用的支付,下午則去市公所處理手續申請,一日搞定。對在職照顧者來說,時間寶貴,透過妥善安排,多出來的時間,去喝個下午茶,對自己的幫助更大。
再者,必須積極與照顧服務人員溝通。和氣美枝習慣與照服員「交換筆記」,晚上睡覺前花十分鐘記錄被照顧者的情形,如服藥狀況等,隔日交給照服員,不但能提高照護品質,也能更放心地出門工作。照服員也會受到感染,在照顧上更認真,並向她提供夜間自行照顧時的建議。
和氣美枝坦言,因為照顧母親,價值觀變了,「或許我的經驗能幫助別人。」投入在職照顧協助,也為人生開啟新的一頁,她強調「大聲說出自己的照顧處境」是關鍵的第一步,並要懂得為自己著想,「照顧者一樣有得到幸福的權利。」
▲點擊圖片放大
和氣美枝
出生:1971年
現職:日本照顧離職防止對策促進機構(KABS)代表理事
經歷:不動產開發業務
著作:《照護爸媽不離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