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來最大偽藥風暴,降血脂明星藥品「冠脂妥」爆假貨。關鍵指向供貨管制有漏洞,地下製藥工廠透過盤商將偽藥流入市面,到底是哪些環節出包?
屬於瑞士裕利集團的裕利,是目前全台最大藥品物流公司,每年經手流動藥品金額達數百億元,旗下還有躍獅連鎖藥局,因此有藥師指出,裕利在供藥體系算是非常上游,「如果裕利出事,問題就大了。」
以一般供藥流程來看,原廠的冠脂妥膜衣錠出貨後,大多透過經銷商裕利運銷至各級醫療院所及中盤商手上,部分社區醫院、診所、社區藥局會再透過中盤商取得藥品。
根據目前案情進度及裕利方面說法,這一回,不肖業者可能是在原廠藥品離開裕利的運銷系統後,將偽藥滲入下一層的盤商通路,進而流入各地藥局。
▲衛福部長陳時中(左)日前指出,部分冠脂妥偽藥透過原廠經銷商裕利鋪貨時流入市面,但裕利聲明無此事。
(圖/UDN.COM)
藥局貨源複雜 只比市價低一成 不疑有他
實際案情仍待檢調進一步調查,但若依此流程,整起事件凸顯出的根本問題,就是「藥局與盤商為何會買到來路不明的藥?」
先來看藥局部分。某種程度而言,藥局為求藥品的來源穩定,必須高度仰賴盤商。藥師公會全聯會發言人沈采穎舉例,部分藥廠規定某項藥品達一定盒數以上才出貨,需求量沒這麼大的社區藥局,只好轉向盤商等其他通路叫貨。此外,有的藥廠賣藥給藥局的價格,高於賣給醫院的「健保價」,也是藥局常向盤商等通路買藥的結構性因素之一。
在「高度仰賴盤商」的結構之下,加上製藥廠會對藥局的進貨價格進行查價,相關業者指出,盤商在面對藥局時,通常不會、也不需要用「明顯低於正常水準」的價位讓藥局買單,因此,藥局相對較不容易在第一時間警覺「藥品可能來路不明」。
以這次「冠脂妥偽藥事件」來說,藥局的進貨價格約四五○元,只比市價五百元低一成左右,多家藥局因此不疑有他。直到一名新北市社區藥局藥師發現藥品包裝有異狀,向藥師公會全聯會舉報,整起事件才曝光。
盤商價格先決 藥廠業務低價「轉貨」頻傳
於是,問題恐怕還是得回到盤商。事件爆發後,裕利的對外聲明強調,在公司的物流體系中,「保證沒有銷售或運送任何偽藥」。實際情況當然仍待調查,但據熟悉業界的人士指出,「盤商,像是整個藥品運銷系統中的灰色地帶,也的確是最有可能出問題的環節。」
食藥署曾指出,目前國內的藥品大小盤商多達數千家之眾;以此規模,彼此競爭激烈,而且也不易受到嚴格控管,有問題的藥品來源自然容易滲入。
前衛生署(現為衛福部)藥政處長、陽明大學衛生福利研究所教授黃文鴻就比喻:「就像買水貨一樣,若原廠直接代理與經銷,原則上不會有問題,但如果從其他管道購買,可能就會買到山寨版。」
其中常見的手法之一,是藥廠的業務代表對自己熟悉的醫院或診所等客戶多下訂單,剩下的藥品,業務代表則可以用較低價格賣給盤商,這個被稱作「流貨」、「轉貨」的手法,被認為是藥品盤商的公開祕密,也凸顯整個市場有相當比重的盤商,在採購藥品時恐是抱持「價格先決」的心態,來路不明的低價藥品於是有了可乘之機。
▲點擊圖片放大
11年前歷史重演 明星藥品易成偽藥目標
事實上,早在二○○六年十一月間,國內就曾爆發嚴重偽藥事件。
當時,買到偽藥的雖然不是藥局,而是地區醫院,但整體情節與這一回的「冠脂妥事件」頗相似,被偽造的主角,同樣是當時健保給付金額最多的暢銷高血壓藥「脈優」錠,醫院的進貨價格,同樣與經銷商的真藥報價相去不遠。而當年事件中販賣偽藥的關鍵,就是盤商。
目前國內規模較大的盤商中,台大物流已在官方網站中表示,該公司出貨的冠脂妥膜衣錠均為裕利公司的正品,沒有偽藥;嘉鏵生技醫藥則在網站上貼出換貨辦法。但兩家大型盤商究竟是否誤觸偽藥,本刊嘗試電話聯絡公司,惟至截稿前未獲回應。
藥價差距給盤商上下其手的空間,以及盤商貨品來源的混亂不透明,顯然是偽藥難以杜絕的重要原因。然而,業者亦表示,盤商的存在有其正面意義,一方面,大部分國際大藥廠在台灣的分公司沒有自家倉儲,因此相當依賴藥品專業物流公司負責倉儲與運銷;沈采穎也認為,物流讓診所、藥局取藥更便利,還是有存在的必要。
既是最大問題,又有存在必要,如何管理就是政府必須面對的當務之急。以目前法規,對於買賣藥物的規範列於《藥事法》第四十九條:「藥商不得買賣來源不明或無藥商許可執照者之藥品或醫療器材。」其中所指的藥商,即包含藥廠、藥局與運販業者等,自然包括盤商。
雖有「不得買賣來源不明藥品」的條文,「但何謂來源不明?這當中也有模糊空間。」一位業者表示,食藥署在二○一六年開始推動《藥品優良運銷規範》(簡稱GDP),應有助於未來預防偽藥流入盤商,「但,推動速度實在太慢了。」
所謂GDP,是針對藥品儲存、運輸、配送等運銷業者,提出各項品質控管要求。
從運銷過程下手 大小盤商應列入GDP納管
至於GDP規範的目的,最重要就是「確保藥品在運銷過程中,其品質及完整性得以維持,並來自合法供應鏈」,也就能夠防止偽藥滲入。
根據食藥署資料,國際間近年來積極以GDP補強GMP(藥品優良製造規範)的不足,除了先進國家之外,就連馬來西亞、中國等,都分別在一一年、一三年正式通過法規上路。
不過,台灣自去年七月推動至今,最有可能發生問題的盤商,卻仍未納管。
食藥署風險管理組科長謝綺雯表示,GDP第一階段(一六年七月至一八年底止)納管對象是製造業藥商,以及持有西藥藥品許可證的販賣藥商,約八百多家;至於大、中、小盤商,將在未來第二階段納管,「但目前時間未定。」
此外,為配合GDP規範推動,《藥事法》也將進行修法,除了新增第五十三條之一,明定業者必須符合GDP規範並取得運銷許可之外,亦將訂定相關罰則。修法草案已於去年十一月送至立法院,但討論期程尚未確定。
在「冠脂妥事件」爆發後,各界對於杜絕亂象的建議不少,包括提高罰則、對健保前十名藥物試行集體採購機制等,各種作法仍待討論;但不少業者認為,配合GDP的相關修法,以及讓大小盤商盡速納入GDP管理對象,應是修補過往管理漏洞的基本工程,「這些動作已經刻不容緩,畢竟,偽藥是會吃死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