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鋼鐵股 富邦金 開發金 鴻海 升息
投資理財
保險稅制
產業時事
職場生活
今周大耳朵 Podcast
富足今周起
幸福熟齡
ESG永續台灣
專題報導
今選頻道
存股助理
今周學堂
訂購優惠
活動報名

現況剖析》平均一人管40人,沒有輔導更易學壞 關出人命、動私刑 少年矯正制度怎麼了

現況剖析》平均一人管40人,沒有輔導更易學壞 關出人命、動私刑  少年矯正制度怎麼了
透過社福團體舉辦的營隊,少觀所少年在活動中,可反思生命教育的議題。

賴若函

焦點新聞

更生少年關懷協會提供

1055期

2017-03-09 16:31

目前我國十六至十八歲少年犯罪率最高,少年感化機構的負面新聞頻傳,面對少年矯正制度改革,解決人力不足、權責隸屬問題,是燃眉之急。

二○一六年年底世界人權日前,監察委員王美玉出書,講述十六歲少年買泓凱,在桃園少輔院疑似被虐致死的過程;而近來召開的司法改革國是會議中,也表明少年矯正制度須改革,重啟大眾的關切。

被稱為「少年版洪仲丘」的買泓凱,本身有過動症和智能不足,屬於特教生,在桃園少輔院不到兩年,就醫次數高達九十六次,一三年二月,他被獨自關在少輔院的禁閉室長達二十六小時,後來送醫急救無效,身體被發現有大片暗紅瘀血。

另外,彰化少輔院也曾在一四年發生院方為平息暴動事件,將少年銬在曬衣場、走廊長達十一小時,兩起事件皆受到監察院彈劾少輔院院長及糾正行政院、矯正署,在大眾高度質疑的同時,很少人知道,現場人員也有苦說不出。

《今周刊》專訪第一線少年矯正人員、法官、社福團體,試圖剖析現行制度的問題。

事實上,少年犯罪的矯治有別於犯法的成人,在制度設計上,本就需要更多資源引導重返正途,台灣在一九九六年新竹少年監獄發生暴動後,修改少年事件處理法,意圖將四所少年感化收容機構全面改制為學校,但是礙於經費和人力資源不足,最後只改了兩所,就是明陽中學和誠正中學。一般大眾通常也不清楚少年犯案背後,複雜的處理流程,以及現有環境下的重重限制。

 

  • 《少年事件處理法》:專管12歲至未滿18歲少年保護事件及少年刑事案件,或少年保護事件。由少年法院(庭)法官調查,將其轉介保護處分,若情節重大,可移送檢察官,依一般刑事案件處理。


士林地方法院少年法庭法官姜麗香解釋,所謂「少年事件」,除了少年所涉及偷竊、殺人等刑事案件以外,還包括參加不良組織、無故攜帶刀械等有觸法之虞的虞犯行為,這兩者進到少年法庭時,通稱為「少年保護事件」,需要進入司法程序處理。

「面對少年觸法行為,最重要的是心性調整,而不只是處分或處罰。」姜麗香說,少年事件重點不是「把他們關起來」,而是用法律給予的手段,讓他們離開問題環境,回到正常的軌道。

「一般來說,少年在審理過程中,會先暫時收容到少年觀護所,如果真的被判感化教育,就會去少年輔育院或是矯正學校,待上約一年到三年不等的時間。」更生少年關懷協會主任陳彥君說。

現行除了台北土城和台南有獨立設置少年觀護所外,其餘十六所少觀所都附屬在成人看守所底下,涉案少年在案件審理期間,會留置在觀護所,待上一個月到一年多不等的時間。

 

少年感化院
 

問題一》矯正人力吃緊 教室擁擠、床位不足,常爆發衝突


少年犯案最嚴重就是被判感化教育,要強制送入機構監禁、學習,包含桃園、彰化兩所輔育院,以及新竹誠正中學、高雄明陽中學兩所矯正學校。其中矯正學校有大量合格師資、教學會跟著課綱走;輔育院則著重補校技職教學,只有矯正人員,沒有老師,甚至連輔導員都沒有。

這也點出少年矯正制度現況最大的問題:人力不足。

台北少年觀護所副所長許國賢強調,「現場人力一直不足,在幾起事件發生後,我們都很挫折,現在更是沒有人要來少年機關當管理人員了。」

陳彥君感嘆,感化機構長年超收之下,現場矯正人員人力相當吃緊。「我們的社工想要去少輔院和少年會談,但是少輔院連把少年從教室帶到會客室的人力都沒有,當然我們也進不去。」

細看人力配置,以桃園少輔院為例,矯正人力僅有二十八人,在二十四小時三班制下,一個時段只有不到十人,要管全院近四百名少年,人力不足問題,讓教室擁擠不堪、少年容易起衝突,床位也不夠,一個班級甚至有三到五名少年用塑膠地墊和床墊打地鋪。


在這樣的環境下,教化少年變成更困難的任務。許國賢形容,現場人員天天都在壓力鍋中,因為人力不足,或多或少會出現視線死角所帶來的霸凌和秩序混亂問題。

近年來,在少年矯正機關中,僅明陽中學的少年管教情形較為平順,許國賢認為,主因是少年人數與管教人員比例較為正常,由於明陽中學僅收觸犯《刑法》、本刑五年以上的少年,目前只有收容一八八名少年,是可容納人數的四分之一左右,對上二十二位矯正人員、三十四位老師,自是人手寬裕,較能針對少年的個別化差異引導。

「另一所矯正學校誠正中學人數在滿額邊緣,也曾經有大小不一的騷動事件,如果明陽人數收滿,情況是否會依舊安定,很難說。」許國賢補充。

 

少年感化院

▲點擊圖片放大
 

問題二》少輔院竟沒輔導員 少年心裡苦,卻無人可訴說


目前兩所少輔院完全沒有輔導員,雖然今年八月起,教育部將專案補助各兩位輔導員至兩所輔育院,但是以桃園少輔院為例,兩位輔導員對上近四百名院生,也遠遠不足以滿足少年需求。

「矯正人員可以管理生活起居,但是對於少年輔導、特教治療領域無能為力。」法務部矯正署教誨處遇科科長黃鴻禧坦承,少年的問題複雜,許多問題行為的背後,有其內心需求,需要專業人力深談、輔導;不過礙於中央人力員額控管,目前還是需要倚賴外部社福團體的資源。

「在裡面的確充斥次文化、高社會化,也會有霸凌問題。」輔導迷途少年有十年經驗的陳彥君說,這些少年原本家庭就有問題,進入龍蛇混雜的感化教育環境中,若沒輔導體系的引導,會更容易學壞。

至於預防高風險少年觸法,以及受感化教育期滿離開機構後的追蹤,都需要大量的輔導人力針對個案協助,但也是長年人力不足。據警政署統計,近幾年未滿十八歲的兒少犯罪人數,都超過一萬一千人。台灣少年權益與福利促進聯盟祕書長葉大華強調,政府應重視預防端及後續追蹤輔導體系,增加司法社工等人力,讓少年能透過安置機構和專人協助返回正軌。

「目前安置機構非常少,就難以讓少年離開原生家庭的環境,很容易繼續犯罪。」葉大華說,現行規定下,民間成立兒童安置機構的補助款較高,也是造成少年安置機構短少的主因。

各種因矯正和輔導人力不足衍生的問題,已存在多年。另外,少年矯正學校中權責難釐清,則是第三個問題。

 

少輔院

▲感化少年、少女需要被傾聽,但在矯正機關人手不足的情況下,許多次文化的亂象叢生。(圖/更生少年關懷協會提供)

 

問題三》矯正、教育欠整合 應仿美國改制,或由司法院專責導正


「矯正學校老師多,整體而言較穩定,但內部也有其長年問題。」許國賢在進入少觀所服務前,曾在法務部幕僚單位工作多年,也是早期改制矯正學校的推動成員之一。他觀察,內部矯正和教育的專業無法結合,反而是雙頭馬車,造成管理不易,是最大問題。

許國賢補充,矯正人員輪調頻繁,在少年感化機構和成人監獄之間流動,所以管理成人的思惟,也很難不帶入少年中,但是對於少年來說,鎮壓並不是有效的作法,可能引起反彈更大。而教師也不一定就能解決問題,一方面專業在教學、二來陪伴時間有限,只有上學時間在,其他時間都由矯正人員管。

另外,「老師考績九九%都是甲等,但是矯正人員只有七成甲等,這樣的不平等造成老師若失職,不僅校長管不到,教師組成的教評會也難以處理。」黃鴻禧說,目前針對各種特教生,也沒有專業教師,他期待能透過修《少事法》,讓觸法的特教生轉介到專門學校,才能對症下藥,達到有效的「矯正」功能。

不過陳彥君也肯定矯正學校強化學習功能,加上輔導老師,可以針對少年狀況個別輔導。因此她也有個案從叛逆少年,在感化教育中被改變,認真規畫未來、考上國立大學英文系。

中正大學犯罪防治學系系主任許華孚說,台灣的矯正學校設計,是全世界獨有,當初用意就是「不想用監獄管理取代少年矯正」,他肯定應將剩餘兩所少輔院改制成學校,但也覺得需要重新思考教育與矯正專業如何並行。

「目前矯正中少年未受到理想的照顧、導正,主要是制度設計不良、資源嚴重不足導致,全面改制為矯正學校幫助不大。」姜麗香說,美國包含聯邦和各州都有少年法院,多數州政府對少年有自己獨立的司法組織、程序和預算,兩者互不隸屬。州政府設立「少年司法部」, 成年犯則屬「矯正部」,兩者均隸屬行政系統,與法務部分開。姜麗香強調,這樣做才可以量身訂做合乎少年的制度、投注資源。

考量台灣國家財政困難,姜麗香建議退而求其次,將目前的少年矯正業務,移歸司法院底下的少年家事廳統籌,因為現行法制下,少年在社區裡的導正也是由法院負責,法官理當有最了解孩子屬性及個別孩子情況的優勢。

矯正、輔導人力不足,以及矯正學校中的權責釐清,是少年矯正制度急須面對的問題,司法改革國是會議若能正視此三大面向,才有可能杜絕下一個買泓凱事件發生,而迷途少年們,也才更有機會找到回家的路。

 

少年感化院

▲點擊圖片放大

延伸閱讀
遏止網路性勒索、保護青少年,IG測試啟動「裸露影像防護」!有哪些功能、如何操作一次看
遏止網路性勒索、保護青少年,IG測試啟動「裸露影像防護」!有哪些功能、如何操作一次看

2024-04-12

青少年常在課堂上暴走?5方法讓孩子學習與自己的負面情緒共處
青少年常在課堂上暴走?5方法讓孩子學習與自己的負面情緒共處

2024-03-26

爸在外有女人、沒工作,母也外遇,全被兒子瞧不起!4方法讓青少年重新學會尊敬、負責
爸在外有女人、沒工作,母也外遇,全被兒子瞧不起!4方法讓青少年重新學會尊敬、負責

2024-03-01

調保官、少輔會失靈  校園輔導觸法少年困難重重  新北少年割頸案  掀校園安全網三大破洞
調保官、少輔會失靈 校園輔導觸法少年困難重重 新北少年割頸案 掀校園安全網三大破洞

2024-01-24

在失能的家庭裡受創  又受限法律而難復學 走進少輔院  看見被國家冷落的少年
在失能的家庭裡受創 又受限法律而難復學 走進少輔院 看見被國家冷落的少年

2017-0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