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森電視交易案,歷經多方搶親,新買家台數科終於浮上枱面。然而,這家系統業者股本不大,卻能吃下台灣最大電視頻道,背後實力令人好奇。
去年底,台數科才以一一○億元購併台南新永安、嘉義大揚兩家系統業者,十月十四日,旋即宣布以一一一億元購併東森電視,等於短短兩季要籌措超過二二一億元;但台數科股本不到十三億元,年營收也不到三十億元,外界質疑,這樣的規模,哪來實力併東森電視?
對此,台數科回應,目前台數科市值約一五五億元,再計入新永安、大揚,以及東森電視,市場價值至少四百億元,未來也打算辦理增資,並非實力不足。
關卡一:合約時間壓力 六月前要完成三會審核
其實,從東森電視大股東私募基金凱雷決定出場以來,該交易案就周折不斷。
二○一五年八月,市場先傳出,由前副總統吳敦義兒子吳子文擔任董事的美國德劭對沖基金(D. E. Shaw),有意購併東森電視,最後卻無疾而終;同年十一月,美國DMG娛樂集團出價六億美元(約新台幣二百億元)打算買下東森電視一○○%股權,但一六年七月,DMG集團總裁丹密茨又回頭向凱雷砍價一成多,讓大股東之一的東森國際不滿,決定不出售手上二一%持股,DMG索性向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NCC)撤件,讓交易案回到原點。
由於東森電視台是台灣少數提供完整頻道的電視公司,旗下擁有八個國內頻道、兩個海外衛星台,去年營收約五十五億元,EBITDA(稅前息前折舊攤提前獲利)約十五億元,穩定現金流令覬覦者眾多。而台數科、新永安及大揚有線電視總用戶數近五十萬,市占率近一○%,僅次於中嘉、凱擘等,地位坐五望四。
因此,一旦台數科成功買下東森電視台,等於也掌握媒體言論影響力,如同年代董事長練台生一樣,將成為國內少有兼具有線電視系統及電視台的業者;但因市占率僅一成,是否涉及媒體壟斷,仍有待NCC認定。
NCC表示,台數科集團購買東森電視台是否涉及垂直整合購併,目前還在審理中,尚未做出結論,一月二十三日舉辦的聽證會,主要是釐清台數科股東是否涉及黨政軍條款。
摒除資金與媒體壟斷問題,台數科現在面臨最大的壓力,其實是必須與時間賽跑。根據台數科與凱雷簽訂的合約,必須在今年六月底前完成NCC、投審會與公平會三道關卡的審查;如果屆時無法通過,合約將無效。然而,以「中嘉標售案」歷經三組買家、前後歷時六年還賣不出去的情況為例,外界認為「要很拚」。
關卡二:東森國際掣肘 王令麟享有優先出價權
此外,東森集團總裁王令麟在這樁標售案,也扮演關鍵角色。一位知情人士表示,近年來私募基金出場不順,讓凱雷洽談買家時更為審慎,把形象、實力、政治關係都一併納入考量。但享有優先出價權的王令麟,所出的價格,凱雷並不滿意,於是轉而找上台數科。
本土色彩十足的台數科,由在有線電視產業打滾二十多年的董事長簡森垣坐鎮,副董事長廖紫岑是雲林前縣長廖泉裕的女兒,家族政治背景雄厚。面對外界盛傳「台數科資本額略小,可能會有中資參股」,台數科方面表示,金管會已查過大小股東背景,「我們很單純。」
但這樁交易案曝光後,王令麟試圖力挽狂瀾,據了解,他已延請金管會前委員林忠正等人為其私下奔走。由於王令麟仍持有兩成以上股權,後續變化值得觀察。
台灣有線電視產業因享有穩定的現金流,始終是國際私募基金來台投資的熱門標的;然而,在政治力介入下,本應來去自如的資本市場規則,早已變得不三不四,不論是中嘉的大股東MBK(安博凱基金),或是東森電視的凱雷,皆面臨難以退場的窘境,對照歷屆政府臉不紅、氣不喘地喊出「台灣要成為亞太資本市場中心」的口號,實在是一大諷刺。
台數科
成立:2006年
資本額:12.37億元
董事長:簡森垣(首圖右)
副董事長暨執行長:廖紫岑(首圖左)
主要業務:有線電視系統台經營
成績:2016年營收29.8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