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年金制度橫跨十三種制度、上千法條,加上支持與反對的政治攻防戰,成立「特種委員會」審查年金法案,不僅能全面討論制度配套,更有利掌握修法進度。
所謂反對者的「表現」,指的是去年二十場年金改革委員會會議,以及前不久在各地舉辦的分區座談,場內、場外反對者的荒腔走板與張牙舞爪。
反對者的抗議,以及支持者的不耐,交錯湧入立委辦公室電話與立委個人手機,昭示了年金改革的下一處戰場,就在立法院。
行政院年金改革辦公室規畫,一月二十二日召開年金國是會議後,行政院、考試院將盡快研提年金改革相關修法草案,最晚在五月二十日前送請立法院審議,力拚在今年下半年完成修法。
去年六月,行政院年金改革辦公室掛牌之初,年金改革委員會副召集人兼執行長林萬億就公開承諾,「一年內提不出改革方案就下台。」
林萬億很清楚,立法院將是另一處艱困的戰場,相關團體將強力施壓、遊說。所以他特別強調,他會全程關注立法院審議過程,「希望這件事有始有終。」
癥結點:馬英九年金改不成,就是卡在立院
會有這樣的擔憂,正是因為前總統馬英九也曾信誓旦旦要推年金改革,但最終抱憾卸任,把年金改革未成功視為「任內最大遺憾」。當年法案卡關的主因,就是立委不相挺。
當時考試院長關中主導的「關中版」方案,包括調整所得替代率、延後退休金起支年齡等內容,在二○一三年四月送進立法院。不料,一個月後,本來要救急的勞保改革草案,卻被立法院法制研究局評估為「目前無必要、亦無急迫性」。
當時國民黨在立法院雖掌握多數席次,但執政黨立委面對各團體壓力,最終還是選擇噤聲,默默將年金改革法案「冷凍」在立法院。
同樣情節,會在民進黨席次過半的立法院再度上演嗎?我們或許可預測,情況應會樂觀一些。
去年三月,《今周刊》曾以公開記名方式,詢問一一三位立委是否贊成新政府進行年金改革。回收一○二份有效問卷中,除七名立委不願表態外,九十五名立委全數贊成年金改革,比率高達八四%。
過去兩任總統都曾高喊年金改革,最後未竟全功,最大困境就是被質疑「先拿某一族群開刀」,因而在理性討論外,掀起更多複雜的歷史與族群情結。當時民進黨堅持,軍公教先改,否則勞工不改,也導致年金改革遲遲沒進展。
(陳柏樺整理)
突破點:設特種委員會,全盤討論配套
所幸,近年各主要政黨領袖及朝野立委相繼體認到,勞保、軍公教退撫等年金制度,都有破產危機和世代不公的問題,因而公開支持年金改革「不能再拖」。
我國年金制度橫跨五種社會保險、七種退休制度、一種社會津貼,相關法條有上千條,牽涉層面相當廣。
王榮璋分析,相關法案和立法院內政、外交國防、司法法制、教育文化、社福衛環、財政等委員會都有關,除了把相關法案打散到各委員會審查外,立法院也能比照修憲議題,成立特種委員會審查年金法案。
王榮璋說,在特種委員會中,相關修法、制度配套可以一起討論,會比較周全,也能掌握修法進度。對此,時代力量立院黨團總召徐永明也表示支持。
被問到對這次年金改革是否有信心?王榮璋說,過去馬政府時期,官方是先決定改革版本,再舉辦說明會向人民解釋;「現在是由下而上,由民間代表參與討論,在透明公開過程中形成會議結論,再開始修法。」此次修法版本形塑的過程,與歷次改革完全不同,或許是邁向成功的契機。
未來行政院、考試院研擬的修法草案送進立法院後,在朝野攻防下,能否輕騎過關,仍充滿不確定。不過,該呼籲的是,這件刻不容緩、牽動全民的改革,萬萬不可再次淪陷在立法院的政治算計及攻防之中。錯失如此時機,未來年金改革難以再戰。
專訪》監督年金改革行動聯盟召集人黃耀南:
我支持改革,但要顧及個別差異
年金改革委員會執行長林萬億指退休人員「繳得少少、領得飽飽」,政務官受訪時竟如此引述,我們只能抗爭了。(編按:林萬億日前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年輕公務員批評已退休或即將退休人員「繳得少少、領得飽飽」、「反改革」,某種程度上是事實,不能說是汙名化。)
我們一直希望直接跟蔡英文對話,年金改革國是會議有多少利害關係人苦無管道參加?我所屬的全國教育產業總工會(編按:黃耀南為現任理事長),是唯二的全國教師工會,卻沒被邀請,到底標準何在?
18%優惠存款利息確有調整空間,但林萬億說6年退場,蔡英文又說4年終結,叫那些領一次退、靠18%的人怎麼活?(編按:事實上,政府提出的方案中,月退休金在一定金額以上者,其優惠存款才會在一段期間存單約滿後不再續存,詳見第68頁。)
我支持改革,但要漸進,顧及個別差異,訂出大家可接受的方案。1995年前純舊制的人所得不高,退休俸也沒那麼多,18%沒了,他就掛了。
教師現在已繳得不少,我個人每月退撫加公保要繳5600多元,政府提撥65%,所以共繳1萬5000元,林萬億說我繳少少,這不是汙名什麼才是汙名?純新制的教師,若從1996年起,服務到2026年退休,依現制可領5萬6000多元,十年後領這個金額,老師們大都覺得理所當然,這樣叫「領飽飽」?
▲監督年金改革行動聯盟1/16起在立院門口接力絕食,預計持續到國是會議當日。(攝影/劉咸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