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園山鶯路上一家複合式烘焙餐廳,一年多來成為龜山工業區地標,周間午餐時間總是擠滿人。
餐桌旁,一大片落地植生牆點點綠意;樓梯口,小型蔬菜櫃散發LED暖白光;櫃枱前,百香果的枝蔓準備爬藤,全是欣興植物科技研究團隊與建築師合作的成果。「是綠色建築啦。」廖本衛笑著說。
他特別提到,百香果陽光需求高,又是蔓生,室內栽培極不容易。那為何非得選擇百香果研發室內栽植技術?「要做就挑戰最難的!」
用貨櫃隨時種草莓、低鉀菜
不只做最難,還做最多。欣興在一五○坪、月產一噸蔬菜的植物工廠基礎上,架設電商網站「欣鮮圃」,還納入優質小農農產品;開設複合式烘焙餐廳,以鮮蔬入菜;研發模組化貨櫃型植物工廠,四季皆可栽種草莓等高經濟價值作物。
一開始的初衷,其實是想要扭轉產業形象而啟動的一場實驗。
「印刷電路板產業讓人覺得很low,因為高汙染、高耗能、高勞力。」六年前,廖本衛接任環安處資深副總經理,將各廠環安系統改成中央集中管理,「如果不思改變,就算是龍頭也會被淘汰。」
二○一一年到一五年,廖本衛領軍改善欣興的環安系統,連五年拿下環保署企業環保獎,一三年拿下國家工安首獎。這期間,他接掌集團企業社會責任(CSR)委員會總幹事,開始思考:「有什麼環保議題,能讓大眾真正有感?」
這時,食安風暴愈演愈烈,他注意到可以從無汙染的植物工廠著力。欣興旗下興訊科技可開發LED,而電機及自動化技術對機械背景出身的廖本衛更是小菜一碟。
實驗室三個月就架設完成,也招聘來自台灣大學與中興大學的農業研發人員,事業體逐步成形。不過蔬菜產量並不足以切入消費市場,只能供給集團員工及供應商,廖本衛也不急,他不執著於規模,反而苦練農業研發基本功。「植物科技成本高,須以創新加值,商機在未來。」植物科技處僅十一人的小團隊,
在集團當後盾下,開始了與印刷電路板格格不入的農業研發之路。
四年下來,這個十一人的團隊研究營養液成分,種出腎病患者多食無害的低鉀蔬菜以及花青素含量豐富的彩葉蔬菜,還切入嫁接改良,在南瓜上嫁接西瓜、絲瓜上嫁接苦瓜,增強生長優勢及抵抗力;也為了將技術推廣到氣候嚴峻不利植物生長的市場,利用二十呎標準型貨櫃種出草莓等高經濟價值的蔬果。
台灣植物工廠產業發展協會副祕書長林意雀分析,能生產低鉀蔬菜,代表欣興研發實力有一定水準。
▲欣興電子旗下餐廳將特色鮮蔬入菜。
▲欣興電子植物科技事業處總經理廖本衛,用植物工廠展開一場「企業社會責任」實驗。
(攝影/陳弘岱)
搶灘中國 推香蜂草保養品
欣興植物科技團隊也將進軍生物科技,他們選定具抗皺成效的香蜂草作為第一炮,研發系列保養品,已敲定一七年以自有品牌「Unifresh」打進中國通路。「這會是主要獲利來源,一七年有望達損益兩平。」廖本衛說,除了香蜂草,藏紅花、山茶花也是團隊持續研究的標的。
從光源、自動化系統,到植物工廠所需的營養液,欣興全都自己來,也開始投入保養品及經營餐廳品牌,軟硬體兼具多管齊下的結果,也吸引了國際潛在客戶。
來自中東的企業來洽談如何經營複合式植物工廠餐廳,美國兩個醫療用大麻通路商,則詢問貨櫃型植物工廠的技術輸出。廖本衛頗感新奇,沒想到貨櫃栽種法,竟有望切入美國醫療用大麻市場。
除了大型貨櫃,可在室內種菜的小型植物櫃,則是廖本衛開展另類食農教育的工具,在水泥叢林中闢出一方開心農場。對他而言,種菜已從工作變興趣,他在畸零地闢生態池、種果樹,開放員工認養,「可以調劑身心啊。」頂著冬日暖陽,他一一介紹這一角落的綠意。
廖本衛這場CSR實驗從一個念頭開始,十一人小團隊要為上萬人集團,塑造全新產業品牌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