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按:新政府上路以來,為因應《巴黎協定》、實現非核低碳家園,積極推動能源轉型。然而,轉型過渡期,限電危機、綠電發展、減碳政策等,卻引發各界疑慮不斷。聽聽身為小英政府的綠能操盤手、行政院政務委員的吳政忠怎麼說。
《今周刊》問(以下簡稱問):台灣正處於邁向非核低碳家園、能源轉型過渡期,如何維持供電穩定?
吳政忠答(以下簡稱答):蔡英文總統承諾「不要核電」,但沒有說要提前除役(核一、核二廠各一機組自一五年陸續歲修後,至今未再重啟),還有煤炭的問題(指燃煤發電的空汙)⋯⋯,不可能全都不要,電就可以生出來!有些計畫雖延遲,像是天然氣發電、分時電價、需量競價(藉由獎勵用電高峰時段的節電,降低發電成本以及尖峰時段的限電壓力)等,新政府上來後,都有在動了,不要擔心。
問:再生能源二○二五年要提高至二○%,如何突破?
答:要部會協調、法規鬆綁。像離岸風電,申請要跨九部會,包括環評、魚權談判等,我們已經成立跨部會平台,經濟部、交通部、農委會統統要進來。目前已盤整到一個程度,像是政府先做政策環評,魚權補償訂出公式,由漁業署當窗口等。
至於法規的鬆綁,舉例來說,要國立大學在屋頂設太陽能發電,但不動產屬於國有財產署,租金要繳國庫,那就把財政部找來討論,看能否在不修法的情況下,給出誘因。預估兩年內,公家機關太陽能裝置容量可以達到六十MW(megawatt,百萬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