隱身南台灣的雞舍,為何吸引年營收逾兆元的日本企業數度組團參訪?
石安牧場董事長謝石泉,本來只是為了解決雞糞汙染,沒想到意外成為減碳先鋒。
袖套、斗笠、精瘦身材與黝黑膚色,在鄉間農舍乍見謝石泉,會以為他是個再普通不過的「農民」;他也總是這麼介紹自己:「阮只是一個小農⋯⋯。」
這兩年,石安牧場因為建置全台首座大型畜牧業沼氣發電廠,成功讓「雞糞變綠金」後,各界陸續登門拜訪;但即使面對政府官員、專家學者,謝石泉仍是那句:「阮是只知道憨憨做的小農⋯⋯。」
這個自謙小農的「農戶」︱︱石安牧場,不但是台灣第一家減碳九三%、接近碳中和(指總釋放碳量為零)的企業,也是第一家取得環保署減碳標章的企業;傲人成績,吸引年營收逾兆元的A咖日商像丸紅等,組團來台參觀。
雞糞、廢水再利用 年產逾一千七百戶用電量
統一超商公關部長林立莉表示,石安重視企業社會責任,不斷升級品牌價值,是吸引通路商合作的關鍵。也因此,石安每顆雞蛋要價十五元並不便宜,仍然搶手。
我們在二○一六年十月秋收時節,繞過高雄大岡山金黃稻浪後,抵達石安牧場。「就是這個。」石安牧場總經理謝倩芬踩著高跟鞋,俐落地爬上六層樓高的厭氧罐,指著腳下高低起伏的圓柱與球體建物說。
這是石安牧場一四年自丹麥引進的畜牧廢棄物沼氣發電技術,每年可處理二.九二萬噸雞糞與五.八四萬噸的廢水,除了可以減少三.二萬噸碳排放之外,處理過程中所發的電,相當於一七三二戶家庭用電量。
石安牧場的一天,是從輸送帶開始的。每天一早,雞舍裡一顆顆白皙雞蛋,沿著輸送帶,被送到自動洗選廠,接著品檢、裝箱後,被載往各大通路,最後上了餐桌。
飛到丹麥找技術 引進設備,卻頻頻吃罰單
同一時間,蛋雞排泄物則搭上另一條地底下的輸送帶,被載到雞糞處理廠集中後,進入厭氧罐,與厭氧菌作用、發酵、產生氣體,最後被燃燒轉換成電力,「像我們牧場的電燈、電腦,都是用雞糞發的電。」
台灣傳統雞糞處理,多用來堆肥,卻對環境造成致命傷害,「畜牧排泄物產生的甲烷,對環境的破壞是碳的二十倍以上。」台師大環境教育所所長葉欣誠說。
而石安牧場讓雞糞變綠金的旅程始於七年前,謝石泉開始注重企業社會責任,「我們那時就已經在關心國際減碳趨勢,一○年政府說要做綠色能源,卻沒說要怎麼做。」謝倩芬去信詢問細節,信件卻一路從總統府「流浪」到行政院、經濟部,再到農委會⋯⋯。
「要等到政府溝通開會,阮可能現在還蓋不起來。」謝石泉一聲令下,「不等了!先做。」可是,光是找資料,謝倩芬就花了近三年的時間,「台灣沒人做過,沒技術、沒廠商,連資料也找不到,我每天一起床,就打開Google搜尋,一聽到哪裡有新技術,馬上飛過去看⋯⋯。」
「不是這家不行,就是那家沒經驗,不然就是不符合需求,或者不理我們⋯⋯, 三年來,我一直都在挫敗中。」
好不容易,總算找到丹麥沼氣發電技術最適合,但才剛整地就收到罰單,「說我們沒有執照,不能蓋電廠,問題是,我們最主要是為了解決雞糞汙染,發電也是自用,並不是要賣電呀。」
對於主管機關總用過時經驗來規範業者,謝倩芬好氣又好笑地說:「就好像三十多年前,我們剛要引進國外的水簾式雞舍時,主管機關卻質疑,買個雞舍哪需要這麼多錢,你們是不是要洗錢?」
甚至,連用來產生沼氣的厭氧罐高度,主管機關也有意見,「說有礙觀瞻,問題是,這高度才能讓雞糞與菌種的發酵,達到最好的效能。」謝倩芬說,經過不斷奔走解釋溝通,好不容易才解決台灣過時的法規限制。
未料,技術難題隨之而來,「蓋硬體時,我們同步以少量雞糞做發酵實驗,第一天,不但沒氣體產生,菌種還死了。」「三.五億元的設備,竟淪落成雞糞儲存槽?」謝倩芬形容,當時幾乎二十四小時不敢闔眼,不斷實驗,才克服難題。
▲點擊圖片放大
砸3.5億元投資 走在政府前端,目標做到零汙染
一四年底,硬體蓋好,也成功讓雞糞發電了,沒想到,罰單又來了。謝石泉無奈地說:「(畜牧)沼氣發電在歐洲已發展三十幾年了,液態肥料(雞糞厭氧後產生的液體)是能被農作物快速吸收的養分,竟被當成畜牧廢棄物處罰。」
謝石泉感慨:「你看荷蘭,沒一條臭水溝,連民生廢水都拿來做沼氣發電;反觀台灣,要找條乾淨的水溝卻找不到。」
謝倩芬透露,當初父親決定斥資三.五億元投入回收遙遙無期的沼氣發電,家族也曾反對。但是謝石泉認為,傳統雞糞不是曬乾就是堆肥,請人處理一噸要四千元,還不一定做到零汙染,「大家都習慣這樣做,政府也沒說不行,沒人想改變。」
為解決雞糞汙染,石安走在政府前面開路,卻也因為相關法令、配套措施不完整,一路上阻礙不斷,「現在有前例可循,同業要做容易多了。」如今,讓廢棄物成為再生能源的循環經濟當道,台糖董事長黃育徵也興致勃勃,想讓台糖飼養數十萬頭豬的豬糞,都能用來沼氣發電。
《巴黎協定》已生效,台灣《溫管法》也於一五年上路。未來,隨著「碳有價化」趨勢,排碳大戶若無法減碳,為符合法規,勢必得付出相當代價購買碳權。
謝石泉說,石安已減碳九三%,「若再加上雞舍屋頂架設的太陽能發電,我們已碳中和。」謝倩芬也透露,石安碳權認證已送進環保署,等政府碳交易平台一開放,馬上就能交易。
減碳的路上,因為「憨憨做」而一路領先的石安,已準備收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