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台積電 兆豐金 股市 00929 航運股
投資理財
保險稅制
產業時事
職場生活
今周大耳朵 Podcast
富足今周起
幸福熟齡
ESG永續台灣
專題報導
今選頻道
存股助理
今周學堂
訂購優惠
活動報名

現行規範較美日鬆 聘雇機構也該連帶究責 嚴懲論文造假 台灣應揭違者姓名

現行規範較美日鬆  聘雇機構也該連帶究責 嚴懲論文造假  台灣應揭違者姓名
台大教授郭明良涉及違反學術倫理,還被控收錢。

彭筱婷

焦點新聞

攝影/劉咸昌

1044期

2016-12-22 13:45

台灣接連發生論文造假,引發國際關注。除檢討大學評鑑衝論文數的「量化迷思」外,也應參照美日規範,追回違規者研究經費或停止申請計畫權限,加重懲處力道,杜絕亂象。

國立台灣大學生物化學所教授郭明良的研究團隊,日前遭國外學術論文同儕審查網站PubPeer踢爆,多達十一篇論文的實驗圖片疑似重複使用,有造假之嫌;台大校長楊泮池名列其中四篇共同作者,引發譁然。近日郭明良更遭投訴,疑似收受台大醫院婦產部主治醫師嚴孟祿的錢,讓其他教授在論文上掛名。


郭明良事後雖召開記者會澄清,但整件事已重創台灣學界。我國「學術倫理」的防火牆,究竟為何失效?
 

據教育部統計,二○○二年到○六年間,台灣的SCI(科學引文索引)論文發表數量僅七萬二六八七篇,○六年至一○年,論文數增加至十萬七三七五篇,一○年到一五年間,更高達十六萬四○六五篇。
 

重量不重質 助長掛名亂象

 
其中一個關鍵分界點,是教育部自○六年起推動的「邁向頂尖大學計畫」,讓各校教授在國際期刊、研討會發表論文的數量,變成重要評鑑指標之一。


十年來,我國論文數直線上升,違反學術倫理的事件卻一再發生。過度強調「量化」標準的後遺症,已成學界必須面對的問題。
 

一翻開「邁向頂尖大學計畫」,第一個目標直指,要讓至少十個研究中心或領域成為世界一流;指標第一項更指出,「要在該領域權威期刊或國際研討會發表之論文數為世界前十名」。此外,SCI和SSCI(社會科學引文索引)的引用率,也是另一重要標準。
 

將「量化」標準奉為圭臬的結果,導致台灣學界「掛名」歪風盛行。郭明良遭爆料疑似收錢,讓其他教授在論文上掛名,更令台灣學界掛名浮濫的問題浮上枱面。
 

長期研究學術倫理的輔仁大學社會系教授戴伯芬表示,具學術聲譽的學者,較容易獲得經費,常得到主持研究計畫的機會;但這些學者事務繁忙,常將研究交由研究員、學生執行,甚至完全沒有進入研究團隊中。
 

掛名就應負責、詳細了解論文內容的基本學術倫理,如今反成為模糊地帶,完全憑作者良心。
 

台灣高等教育產業工會祕書長、世新大學社會發展研究所副教授陳政亮則指出,現行論文考核標準,讓教授拚命衝論文數,等於變相鼓勵掛名,部分學門甚至存在「讓大老掛名」的不良文化,導致把持學術資源的「學閥」林立。
 

「邁向頂尖大學計畫」預計今年底走入歷史,如何調整建立在「量化」迷思上的評鑑標準,應是未來任何高教發展計畫的首要改革重點。
 

此事爆發後,教育部表示已修訂《專科以上學校教師資格審定辦法》,增列違反學術倫理樣態,並研擬修訂《教師法》,將嚴重違反學術倫理納入解聘、停聘、不續聘的法定事由。
 

科技部也表示,將研擬是否提高追回經費比例、追究研究機構連帶責任及違規者是否應公布姓名、機構。
 

5年73案  僅5件追回補助 


檢視我國目前的事後懲處制度,科技部或各大學的處理流程和違規罰則,與美國、日本相較,並無太大差別,關鍵在於處罰力度。


據統計,科技部近五年共發生七十三件違反學術倫理案件,處分多為書面告誡,或停止申請計畫一到十年不等,只有五件處分追回部分或全部補助,金額約一百六十五萬元,僅占補助經費的一%。


此外,與美、日制度相較,我國在違反學術倫理事件確立後,並不會公布違規研究者的姓名及其機構,也不會揭露違規事件內容,嚇阻力明顯不足。


美國學術倫理辦公室(ORI)的後續監督機制,值得有關單位借鏡。除追回經費、停止申請計畫權限,ORI還要求往後聘雇違規者的機構(學校或研究單位)提交「監管計畫」,未核准前,當事人不得參與任何聯邦資金補助的研究。


此外,違規者投稿或參與任何聯邦資金補助的研究、論文、專案報告,聘雇機構都必須向ORI提交「誠信證明」,擔保此人提供的所有資料和內容為真,形同要求研究機構也應擔負責任。這些都是未來有關單位修正相關規範時,可參考的方向。
 

違反學術倫理不只讓學者個人、國際學術聲譽受損,造假研究更將影響社會發展。政府及學界除期待研究者自律,更應加強事後懲處機制,才能杜絕問題。

 

論文造假

▲點擊圖片放大

延伸閱讀
「開錯刀醫師」陸希平喊冤:沒造假病歷、間接救病人!民生醫院火速條列打臉…衛生局要送懲戒議處
「開錯刀醫師」陸希平喊冤:沒造假病歷、間接救病人!民生醫院火速條列打臉…衛生局要送懲戒議處

2024-04-13

1歲童虐死紀錄疑造假!兒福社工朝「偽造文書、過失致死」送辦,扣3物證調查...董事長:她要勇敢面對
1歲童虐死紀錄疑造假!兒福社工朝「偽造文書、過失致死」送辦,扣3物證調查...董事長:她要勇敢面對

2024-03-12

豐田又出包!柴油引擎測試造假,4工廠停工「10款車暫停出貨」…台灣市場會召回嗎?和泰車這麼說
豐田又出包!柴油引擎測試造假,4工廠停工「10款車暫停出貨」…台灣市場會召回嗎?和泰車這麼說

2024-01-30

Panasonic子公司爆52款產品「數據造假」40多年,台灣工廠也在內!企業道歉1原因「不召回」
Panasonic子公司爆52款產品「數據造假」40多年,台灣工廠也在內!企業道歉1原因「不召回」

2024-01-17

瑞幸咖啡從造假、下市後重生,中企的「小強」生命力給A股帶來希望!2大理由顯示,買點已經不遠
瑞幸咖啡從造假、下市後重生,中企的「小強」生命力給A股帶來希望!2大理由顯示,買點已經不遠

2023-12-26

製造8次「侯康配超車」假民調!檢調抓包記者「受中國指示造假」依反滲透法收押:根本沒電訪
製造8次「侯康配超車」假民調!檢調抓包記者「受中國指示造假」依反滲透法收押:根本沒電訪

2023-1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