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的經濟世界,究竟有哪些會與2016年不同呢?
世界經濟成長不再「平庸」,取而代之的是「成長」;通縮陰影逐漸退散,取而代之的是「通膨」,債券榮景逐漸謝幕,避險主角換人當…一連串的關鍵字,鋪展出未來一年全新格局,也牽動各種資產波動方向,掌握關鍵字,站在迎風口,你的投資布局才能乘風而上。
過去5年,每當要對全球經濟的未來展望發表評論時,摩根大通首席股票策略長洛伊(Jan Loyes)幾乎就沒說過什麼好話。2011年,他認為股票市場有利可圖,原因是「全球經濟成長緩慢,低利率將可維持」;今年初,他建議客戶賣出股票,「因美國經濟恐將衰退。」
不過,在11月下旬,這位過去五年對全球景氣少有樂觀發言的「烏鴉」,卻在一份最新的報告中,罕見地改變了他對世界經濟的形容詞:「全球已進入成長模式」。
「成長」,這是面對2017年全球經濟與投資環境,你必須放在心裡的第一個關鍵字。
必須放在心裡,是因為在過去3年,你或許已經對「成長」感到逐漸陌生;一四年IMF(國際貨幣基金)總裁拉加德提出了「新平庸(New mediocre)」一詞,警告全球景氣即將走入低迷年代,自此之後,「平庸」也就真的主導著全球經濟的旋律,依據IMF的資料,14至16年,全球經濟成長率的確一路下滑。
然而今年10月IMF的最新預測中,卻對2017年的經濟成長率給了3.44%預估值,這個數字,是拉加德在提出新平庸一詞之前、2013年以來的最高水準。拉加德並沒有宣告世界走出平庸格局,但她所帶領的IMF,已經認定全球經濟動力回到了「新平庸年代」之前的水準。
策略轉彎》防禦概念減弱,轉進成長型投資
「我們的投資策略,已由以往的防禦概念,轉為成長型投資策略。」洛伊如此表示。的確,當全球景氣走出新局,其所引發的一連串結構改變,也將牽動著每一個環節的投資策略。其中,影響最大結構改變,當屬通膨。
11月初英國央行(BOE)例行公布每季通膨率報告,結論竟令英國人民大吃一驚。英國央行預期,至一七年第四季,英國的通膨率將從目前1.3%水準,躍升為2.7%,兩者相差超過1倍。
在這份總共58頁的報告中,英國央行是從全球經濟局勢、供需狀況、原物料價格、消費者信心等層面逐一分析,也就是,英國通膨率恐將暴衝的原因絕對包含全球因素。通膨,成為2017年全球經濟的另一個重要關鍵字。
「2017年,通膨將是全球股市的主要題材。」這是高盛證券在11月中旬發布明年展望報告的說法。在發表這份報告的同時,無獨有偶,美林證券也公布了他們對177位、總共掌握4560億美元的全球股票型基金經理人調查,其中有高達84%的受訪者認為,未來12個月全球通膨率將會攀升,是該調查過去12年來的最高水準。
「景氣循環股、金融股、原物料股可能取代過去幾年的防禦型類股,成為主流。」基於通膨即將取代過去幾年的通縮格局,高盛證券報告已提出投資主流逆轉的可能方向。
升息加速》避險功能弱化,債券市場恐崩盤
通膨升溫之下,另一個衍生的結構轉變,則是央行可能加速啟動升息循環,對投資市場帶來的直接衝擊,則是債券的投資價值不能再與過去幾年同日而語。在前面提到的美林證券調查中,有23%的受訪經理人提醒,17年不可小看的一隻黑天鵝,是利率攀高之下恐將引發債券市場崩盤。
且不論「崩盤」等級的極端情況,高盛證券則是在報告中提醒,以往投資人習慣以債券部位作為資產配置的避險角色,但在通膨預期心理升高、美國走入升息循環的大環境下,債券反倒可能成為另外一種「風險性資產」。
「日圓、瑞士法郎,相較之下更能在市場恐慌時表現強勢。」高盛的建議,顛覆了投資人習慣的避險思惟,「債券的避險功能明顯降低」,這是投資人迎戰17年新局的第3個重要關鍵字。
四大名師 解讀全球投資趨勢
面對明年全球經濟局勢,國票金控總經理丁予嘉認為「穩」可以表達整體環境:首先,明年整體市場的波動仍然不小,操作上必須保持穩健原則。另方面,在經濟表現上,明年幾個主要經濟體的狀況,預料也都是相對安穩的。另外國泰投信董事長張錫也保持樂觀態度,認為2016年儘管經歷英國脫歐、川普當選等「黑天鵝」,金融市場與經濟表現並未受到太多衝擊,反而是意外的利多,代表市場資金仍然充沛。
安聯投信投資長張惟閔建議,由於通膨率、利率上揚,債市風險提高,資產配置上應「股優於債」。而富邦投顧總經理蕭乾祥則提醒,明年比較大的問題是川普主張的貿易保護主義,如果成真,對新興市場與全球貿易的影響不容小覷。
另外民粹主義興起,包括明年法、德選舉、英國脫歐後續動作、以及歐元區會不會解體,都是必須面對的潛在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