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字號的理成營造無預警宣布破產,其所承攬的台北藝術中心完工恐遙遙無期。
台灣房地產市場持續低迷,除了營造廠外,未來是否會蔓延至建設公司,值得觀察。
然而,這已不是近年來第一個營造廠。去年十月,上櫃營建股長鴻營造即因存款不足退票,至今財務缺口仍持續擴大。
荒謬的「最低標」 扭曲生態,導致品質低落
儘管長鴻營造出問題,背後有一半原因是受到經營者、前幸福人壽董事長鄧文聰拖累,但整體營造廠營運不善的關鍵,或多或少都與國內公共工程畸形的生態有關。
十一月十一日,國內老牌營造廠互助集團總裁林清波出席一場新書發表會,他在會後接受本刊專訪時指出,三個月前就風聞台北藝術中心工期嚴重落後,雖然理成當時曾否認,表示一定會如期完工;但對爭取政府標案的營造廠來說,政府的預算是公開的,時間也是公開的,「比的就是選案眼光和財務試算誰比較準。」
林清波以過來人的親身經歷說出要害。原來,互助營造曾經評估過台中國家歌劇院的案子,後來考量造價達四十億元,怎麼算都遠超過台中市政府編列的預算,最後放棄。
林清波說,事實上,建築外觀形狀不是問題,最大的關鍵還是要「時間」和「錢」;但公共工程最無法承受的就是「延後完工」,假如營造廠投標時沒有考量技術層面,只能用延長工期解決,導致整體成本增加,仍是噩夢一場。
追根究柢,國內公共工程長期以來採行「最低價標」的招標制度, 才是病灶所在。這套招標制度讓低價者得標,本身就是錯誤,扭曲的生態,無法吸引業績佳、財務體質好的企業來承作,不論是機場捷運、台北雙子星、北藝中心等案子問題頻傳,都有共通處,得標業者無法順利履約。
雖然新政府上台後已經宣示,公共工程會在未來招標過程要大幅提高「最有利標」的比重,「但以目前政府與廠商之間彼此的不信任,再加上官員不敢勇於任事,公務員的保守心態,恐怕還是難以改變政府用國宅的價格,要求廠商蓋出豪宅品質的窘境。」台灣建築安全履歷協會理事長戴雲發指出。
工程市場萎縮 1.7萬家營造業搶標求生存
另外,近年來,政府編列的公共工程預算逐年減少,根據公共工程委員會統計,今年國內公共工程預算僅三五七五億元,與二○○九年最高峰的五九六九億元相比,減少了四成。
林清波說,台灣一年公共工程的預算,僅是日本一家大型營造業者一年的接案量,但日本營造廠數量少,不會造成惡性搶標的問題;反觀國內營造廠家數高達一.七萬家,業者為了求生存,只好低價搶標,倒了再換一家投標。
大陸工程台灣事業處總經理陳學聖則分析,過去幾年因公共工程市場萎縮,不少營造業將目標轉向民間建築工程;沒想到去年以來,因整體房市反轉、銷售率低迷,導致建商對推案及開工態度保守,民間工程的毛利也跟著下修。
制度僵化沒彈性 工程延宕,廠商難以支撐
一位國內上市甲級營造廠資深副總經理透露,目前承攬公共工程的毛利大約只有五%至八%,重視品質的營造廠多已拒絕參加投標,儘管有「營造工程物價指數」可以反映物價波動,廠商可依合約申請補助款,但過程曠日廢時至少二至三年,工程卻無法停頓,財力不夠穩健的營造廠,很容易因此倒閉。
出身將門之家的衣治凡,早期事業涉獵廣泛,除了亞化、理成營造,還經營ICRT電台、台茂購物中心,連台灣第一家本土不動產顧問公司「諮群企管顧問公司」也是他與友人合資成立,但台茂在○八年也因營運慘澹,賣給新加坡政府投資公司(GIC)。
然而,衣治凡與妹妹衣淑凡兄妹不和卻是公開的祕密,○九年爆發亞化經營權之爭,家族紛爭浮上枱面,似乎也顯示衣治凡經營管理有其盲點。據了解,理成雖在國內大型購物中心、百貨公司與公共工程深具實績,但卻一直找不到總經理,恐怕也是這家擁有三十六年歷史的營造廠江河日下的主因。
不過,台北市議員王威中指出,理成營造財務出問題早有徵兆,中航彭蔭剛旗下的航偉投資、龍泉投資辜懷如原本都是該公司董事,但卻於近幾年請辭,目前董事會有多位董事缺額;此外,下游廠商多次向理成請款不成,已遭積欠八千萬元款項,但捷運局早已預付北藝中心工程款二三.六億元,加上理成名下不動產也都有向台企銀、華銀抵押借款,「不知道錢都跑到哪裡去了?」似乎有惡意倒閉之嫌。
「未來兩年還會有營造廠再倒閉。」營造業者透露,以目前台灣房地產景氣持續低迷見不到底的情況來看,理成營造絕對不會是最後一家破產的營造廠,未來是否會向上游蔓延到建設公司,是值得觀察的指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