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技社去年八月悄悄修改常務董事選舉制度,有意在新執政者出爐前畫「紅線」,排除經濟部官派董事被選為常務董事的機會,引發爭議。
由經濟部所屬公營事業,以及民營企業捐助成立的「財團法人中技社」,經濟部雖有三名官派董事,占總席次三分之一;但據調查,近年多屆董事長、常務董事都由被視為前副總統蕭萬長系統的人馬出任。
二○一五年八月,中技社召開董監事會議,更進一步修改常務董事選舉辦法,在新總統出爐前先「畫紅線」,試圖完全杜絕官派董事被選為常務董事的可能性。
公設法人怪象 吃政府奶水 卻迴避監督
過去中技社捐助章程規定,常務董事選舉採「單記法」,由九位董事一人一票選出,前三名當選,董事長再由三位常務董事選出。
但去年八月二十日的董監事會議中,中技社卻將行之有年的選舉辦法改為「全額連記法」,每位董事擁有三票,得票數最多三人當選常務董事。
- 全額連記法:一人可投多位候選人,例如要選九位理事,每人就可投九票。若一方勢力掌握半數,理論上便可取得全部當選席次,少數派空間將被壓縮。
這等於只要掌握中技社官派董事外的六席董事,就能大舉拉高官派董事當選常務董事的難度,迴避監督。
中技社原名「財團法人中國技術服務社」,一九五九年成立,宗旨為「引進科技新知,培育科技人才,協助國內外經濟建設及增進我國生產事業之生產能力。」當時中油、台糖、台電、台肥等公營事業出資四○%,加上裕隆汽車、亞洲水泥、大同公司等十四家民營公司捐助,總共四十五萬元資本額,公家色彩濃厚。
但放眼多屆董事名單,經濟部官派的三名董事,卻一次也沒有當過常務董事。
「官股徹底失職,讓自己的權利睡著了!」揭露此事的民進黨立委林俊憲重批,經濟部明明有三席董事席次,按九席董事來看,至少該有一席常務董事,卻眼睜睜讓蕭系人馬掌實權。蕭萬長在二○○○年開始擔任中技社最高顧問,和中技社及中技社轉投資的中鼎工程,建立頗深淵源。
林俊憲指出,一開始中技社仍由官派代表出任董事長,主導該法人實際運作,但首次政黨輪替後,被視為前總統李登輝系統的黃輝珍、蕭萬長系統的余俊彥,先後接任董事長,從此官派代表再無出任董事長。
其中,余俊彥擔任過五、年董事長,今年七十一歲的前中油董事長潘文炎,更連任三屆董事長,從○九年至今已當七年董事長,還有兩年才任期屆滿。然而,經濟部無人過問,甚至容許中技社在去年八月修改章程,降低新政府上任後,插手中技社實權的可能性。
二○○○年,當時的台灣糖業協會董事長張有惠等人修改捐助章程,把原應由台糖派任董監事的規定改為自聘,脫離官方掌控。此事件發生後,經濟部擔憂「淪入私人掌控」的狀況發生,曾在○六年,希望中技社加派官方董事席次,據媒體報導,當時卻遭中技社執行長林志森斷然拒絕。
據調查,中技社轉投資的中鼎工程,專包國內外工程,一五年營收有六七○億元。中技社本身資產也頗深厚,根據一○四年度決算報告,資產淨值有八十一億元;若加上投資中鼎八%股權,以及三筆分別位於台北忠孝東路、敦化南路、高雄大社工業區的房產,以實價登錄網站市價乘以坪數估算,粗估中技社約有一百三十多億元資產。
學者提解方 快通過《財團法人法》
「現在沒有明文規範,導致公設法人充滿模糊地帶,很難被原捐助機關干涉。也就是,出錢的,管不了拿錢的。」一位研究黨產多年的學者表示,中技社修改捐助章程的舉動,顯示設立《財團法人法》的必要性。
「二○○○年,法務部就曾提出《財團法人法》草案,目前邁入第十六年,行政院分別於○七年起三次函請立法院審議,卻一點進展也沒有。」
過去,南台科大財經法律所副教授羅承宗也曾公開表示,雖然公設法人資金多由政府單位捐助成立,但因用人不受公務人員法規限制,在經費預算執行上也能迴避監督,往往淪為酬庸退休高階文武官員的「養老院」,或是政府施政迴避監督的「白手套」。
針對董事會修改章程,讓少數人把持「代代相傳」的疑問,中技社接受本刊詢問時表示,不便多做回應。
從最初四十五萬元資本額到破百億身價,中技社以公家、民間資產投入成立,屬公眾資產;其監督管理,理當有一定透明機制,讓公家可涉入。
為避免中技社成為下一個糖協,過去八年國民黨完全執政下被冷凍的《財團法人法》,該是時候積極立法,讓這類「公產淪入私人掌控」的問題有解。
▲點擊圖片放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