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etf推薦 退休金 00939 通膨 存股推薦
投資理財
保險稅制
產業時事
職場生活
今周大耳朵 Podcast
富足今周起
幸福熟齡
ESG永續台灣
專題報導
今選頻道
存股助理
今周學堂
訂購優惠
活動報名

創造就業》女強人熊英芝 做環保又幫弱勢謀生 走出失婚、負債 率領爺奶做廢木回收

創造就業》女強人熊英芝  做環保又幫弱勢謀生 走出失婚、負債  率領爺奶做廢木回收
熊英芝(中)帶領團隊,以廢木料再製校園景觀牆。

林鳳琪

個人成長

攝影/唐紹航

1033期

2016-10-06 11:22

頂著烈日,熊英芝站在貨車頂,扯開嗓子,「這個搬到那邊放,小心點!」才卸下木棧板,她又快步走進DIY教室裡,「哇!阿公做得真好,我最愛你們了!嗯~嘛~」年過半百的她,嘟起嘴送出飛吻,把阿公、阿嬤逗得樂不可支。

「這些都是社區關懷站的老人家,現在我們服務他們,也許再過十年、二十年,換他們的子女來服務我們。」

「熊肯作木工坊」位於台中市西屯區,專營廢棄木料回收再製,並提供弱勢就業,月營收五十五萬元。

創辦人熊英芝說:「科技廠常有裝機器設備的木箱可回收,搬到中科附近較方便,加上偏郊區,堆放木料或產生噪音,比較不會被抗議。哈哈哈。」資源回收的困擾,熊英芝一笑置之。

 

熊英芝

木棧板回收後,得一塊塊拆解、修復,才能再製。(攝影/唐紹航) 

年輕很匪類 500萬元會員證也敢買
 

眼前的她,寬圓大眼鏡下,曬得黝黑的雙頰脂粉未施,是她爬出人生谷底後的招牌裝扮。認識她十多年的熊肯作執行長陳麒旭爆料:「齁!她以前可是超級拜金女。」

一陣爽朗大笑後,熊英芝幽幽說起前半生,「我年輕時很會賺錢,大一就投資股票、做期貨,曾月入二、三十萬元。」東海企管系畢業後,她進入櫻花建設上班,很快便升上主管。「業績分紅一年幾十萬元,年薪一、二百萬元是小case。」


年輕時賺錢太容易,熊英芝回憶,「以前愛享受,名牌包一個換過一個;五星級飯店除了總統套房,大概都住過。」她花錢不手軟,一張俱樂部會員證要價五百萬元,她眼睛連眨都不眨一下。

「一句話,就是匪類!」她嘆口氣說:「人一生能享的福氣,老天爺都注定好了。」她自嘲,或許是年輕時將福分虛擲殆盡,結婚後,她的人生一路下滑,不僅父母健康亮紅燈,老公財務出狀況、感情生變,最後離婚收場。


37歲跌谷底
離婚又遇到公司倒閉


她三十七歲那年,連公司也倒了,「這是老天爺要置我於死地,讓我有機會重生。」失業又失婚,她背負龐大債務,只得身兼數職,忙得分身乏術,偏偏父母年紀大了,又特別依賴她。

「經常我在趕案子,想學上網的媽媽卻一直喊,一下子說找不到鍵盤的ㄅ,一會兒又要找ㄇ。」熊英芝乾脆成立社教站,開設老人電腦班。

陳麒旭就是當時電腦班的老師,「講師費並不多,比較像半義工,但看到阿公、阿嬤每天搭一小時的公車,只為學上網,才能跟孫子聊天,我就教得特別起勁。」


為了鼓勵媽媽,熊英芝也常陪她做資源回收,才發現,廢木材因處理不易,常成了資源回收站的「棄兒」,「這些木頭最後只能燒掉,還造成空汙。」

七年前,她憑著傻勁,投入廢木材回收再製,「客人在哪都不知道,就買了二十萬元設備。什麼都不懂,連裝潢廢料也收,有些沾滿黏膠難處理,有些是木屑集合板,一碰就碎。」

熊英芝的媽媽張妙齡則說:「英芝後來比我還投入,常忙到半夜還沒回家,阮也是會嘸甘。不過,阮真鼓勵伊,做這個是好事。」

熊英芝邊做邊學,鎖定可再製的木棧板與木箱回收。但初期沒客源,她主動到學校推銷,幫忙維修課桌椅、櫃子等,又陸續開發簡易家具、DIY材料包。躺在地上的廢木料,拔去鐵釘後拋光磨平,重新切割,再黏合釘接、上漆彩繪;被丟棄的垃圾,搖身一變,成了一張張動物造形椅與繽紛景觀牆。

熊英芝說,木工再製需要人力,案源穩定後,能提供更多弱勢族群就業。熊肯作木工師傅陳忠和已六十四歲,「我們這年紀,在外面很難找工作。其實,我們都還能做,只是社會不需要我們了。」

 

創業做回收 領悟心靈富足真諦


熊英芝

社區關懷站的老人與孩童,正專心做木工DIY。(攝影/唐紹航) 

 

熊英芝

貓咪相框與寵物狗碗,是人氣DIY小物。

 

「做環保又能幫助弱勢就業,我的物欲越來越低,也領悟,賺錢不是人生最重要的事。」熊英芝越做越起勁,乾脆提早退休,全心投入。熊肯作也跨足景觀設計等工程領域。

台中九德國小在校園樓梯轉角,設有十七處「轉角書坊」,都由熊肯作設計施工。校長葉中雄說:「設計師估價很貴,有老師建議找熊肯作,他們的環保理念適合教育,且收費只要外界的一半。」

熊英芝笑說:「剛開始接景觀工程案,連幾坪要用到多少木材完全沒概念,也不懂怎麼估價,鬧了很多笑話。」為此,她還去考逢甲都市計畫與景觀設計研究所,「才發現,一張二.三公斤重的小椅凳,以全新木料製作的碳排放量,竟是回收木料的十五倍。」

「去年,我們回收木料約二四○萬噸,等於少砍了約六千多棵四十英寸的樹木。」驚人數字,讓熊英芝更加堅信,這條孤獨又辛苦的路,沒走錯。

曾經,在熊英芝的退休計畫裡,茶來伸手、飯來張口的少奶奶是唯一選項。如今,她每天忙得團團轉,甚至還得自掏腰包貼補支出,「心靈卻很快樂!」走過人生幽谷的她建議,「想到就要做,不要等退休。要多關心周邊的親友,現在的人太自我,要反思,不是別人能給你什麼,而是你能給社會什麼。」

年過半百,她幫廢棄木料找到新價值;也在嘗盡酸甜苦辣的人生百味後,覓得心靈富足的真諦。

熊英芝
出生:1965年
職場:櫻花建設管理部主管
退休:2011年

逐夢:成立社會企業,  回收木料再製、  環保減碳, 也提供弱勢族群就業機會。

延伸閱讀
展望會國內兒童資助計畫 精準對焦服務弱勢兒少與家庭 獲TCSA台灣企業永續獎「社會共融領袖獎」
展望會國內兒童資助計畫 精準對焦服務弱勢兒少與家庭 獲TCSA台灣企業永續獎「社會共融領袖獎」

2024-02-19

22人熱血社企綠然  前進巴拉圭 揪企業減碳省錢  拿來為弱勢家庭裝電燈
22人熱血社企綠然 前進巴拉圭 揪企業減碳省錢 拿來為弱勢家庭裝電燈

2024-02-05

只要您願意成為那一道光,弱勢孩子就有機會快樂學習與成長
只要您願意成為那一道光,弱勢孩子就有機會快樂學習與成長

2024-02-01

台灣高鐵攜手快樂學習協會 邀您一起守護弱勢「孩子的秘密基地」
台灣高鐵攜手快樂學習協會 邀您一起守護弱勢「孩子的秘密基地」

2023-12-27

技職培力系列報導/把一生奉獻公東高工,瑞士神父用癌末醫藥費建籃球場、助弱勢學子翻轉貧窮
技職培力系列報導/把一生奉獻公東高工,瑞士神父用癌末醫藥費建籃球場、助弱勢學子翻轉貧窮

2023-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