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006208 00900 00896 天氣 AI
投資理財
保險稅制
產業時事
職場生活
今周大耳朵 Podcast
富足今周起
幸福熟齡
ESG永續台灣
專題報導
今選頻道
存股助理
今周學堂
訂購優惠
活動報名

保險防護網》政策上路初期 如何加強保障? 四步驟算缺口 挑出最適長照險

保險防護網》政策上路初期  如何加強保障? 四步驟算缺口  挑出最適長照險

2016-09-15 15:28

長照險是人生最後階段的保單,考慮投保前,應先檢視現有保險規畫,從已有保障部分補足風險缺口,算出老後保險需求,才能找到符合自己的商品。

九年前,一位四十三歲婦人發現罹患乳癌,進行切除手術、接受化療;原以為病情已控制住,不料兩年後癌細胞復發,又進行卵巢摘除手術。後來,癌細胞轉移到腦部,身體出現協調障礙,直到現在,生活都必須仰賴專人照護


別以為這只是個案,國內十大死因排名,癌症已連續三十多年蟬聯第一。去年,淡江大學保險學系副教授郝充仁就再幫自己、家人添購癌症險;這張保單與過去的最大不同處,在初次罹患時,保險金可整筆給付,之後若符合保單條件,例如,因接受治療而生活不能自理,或有術後照護需求者,保險還可「按月給付」。某個程度來看,已能稍微涵蓋「長期照護」需求。


「隨著醫療進步,未來癌症可能變成一種『慢性病』,就看自己有沒有經濟能力,備妥資金,處理日後治療、看護費用。」郝充仁認為,這種事一旦碰上,花費就很驚人,要處理這種風險,最好透過保險。


目前國內《長照保險法》還未上路,近期出爐的《長照保險法》二.○規畫重點,也僅針對社區照護提供服務。對郝充仁來說,「長照二.○」仍過於簡化,靠商業保險,才能有效解決個人老後問題。


步驟 1  檢視現有保單  找出不足之處


話雖如此,現階段他卻不急著買長照險,主因除了既有保單多少能彌補長照需求外,等這兩年政府長照保險政策細節出爐,保險公司可對應到的商品、服務選擇更多時,才會是他下手挑選的時機。


「人生永遠沒有最完美的時刻,買保險也是。」郝充仁指出,保單配置是慢慢堆疊的概念,隨著經濟能力、責任及負擔,逐步調整規畫;而長照險是人生最後階段的保單,投保前最好先檢視現有保單,再補足風險缺口,才是較好的作法。


例如,三十歲以下的上班族,身體機能、狀況都還不錯,應先購買壽險醫療險意外傷害險;三十歲到四、五十歲,是人生資產累積黃金時期,同時也是家庭責任最重階段,包括癌症險、重大疾病險等,都是投保重點;若有經濟考量,以定期險規畫最符合效益。


步驟 2  釐清保險類型  確認個人需求


隨著年紀愈大,家庭責任減輕,個人退休及長期照護保險,就是首要規畫目標。不過,此時保費就相對較貴,若體況不佳,甚至可能買不到保險。因此愈早投保愈有利,但前提是投保順序正確,及經濟條件許可,像醫療險不足的人,急著去買長照險就本末倒置。


一旦確認長照需求後,就要進一步釐清市售的保險商品內容。國泰人壽副總經理吳俊宏表示,目前市面上長照保險商品豐富,但保障內容不盡相同,一般分成三種,包括長照險、殘扶險及特定傷病險,後兩者又稱為「類長照險」,投保前可先釐清自身需求,再挑選商品。


吳俊宏解釋,長照險、殘扶險與特定傷病險,保障範圍不同。長照險是依巴氏量表、或其他臨床專業評量表,判定被保險人有失能、失智情況,才符合給付條件,也就是以「狀態」作為理賠認定標準。例如,無法自行沐浴穿衣、走動及進食,就是長照險保障範圍。


而殘扶險,則是以主管機關頒訂的殘廢等級表為基準,依照嚴重程度,給付殘廢生活扶持金。例如,殘廢等級共分十一級,有些保單規定,被保險人達六級殘廢程度,可給付保險金五○%、五級殘則給付六○%,依此類推至一級殘,保險金才全額理賠。值得注意的是,隨著老年失智人口攀升,大腦認知功能出現障礙、影響日常生活,這部分因不符合殘廢標準,殘扶險自然也無法理賠。


至於特定傷病險,顧名思義就是罹患某些重大疾病,才符合理賠資格。像是癱瘓、癌症、急性心肌梗塞,或心臟瓣膜手術等,多是常見的特定傷病理賠範圍。


因此,擔心未來因老化、意外或疾病,而有長照需求的人,在「只認狀態」不問發生原因下,可考慮長照險;但若是意外風險較高的職業,希望能補足因殘廢帶來的生活不便,可規畫殘扶險。而有家族遺傳病史,因擔心特定疾病而需要長照的人,可留意特定傷病險,例如:阿茲海默症、帕金森氏症等。


費用方面,因長照險只要狀態符合條件就能理賠,因此保費較高。而殘扶險理賠範圍雖較大,但需依殘廢等級認定,按比例給付,保費相對便宜。以三十歲男性、繳費二十年期為例,長照險年繳保費二至四萬元,殘扶險則在一至二萬元,而特定傷病險費用,約二至三萬元。

 

費用
▲點擊圖片放大


步驟 3  試算長照費用  挑選適合商品


選定長照險類型後,接著就要進入試算階段,「算出」如何買到足夠的保險需求。全球人壽代理行銷長鄭中安表示,根據統計,國人一生長期照護需求,平均為七.三年,每月所需金額約四至六萬元。這方面花費,包括一次性器材,像電動床、輪椅等;及每月固定看護費用與雜支。推估每人長照費用,至少需三至五百萬元,負擔相當沉重。


鄭中安指出,長照險目的在補足照護期間的費用支出,因此保險給付內容與期間是否滿足個人需求,是挑選重點。由於發生保險事故時,多半須先治療,再啟動之後生活照護,因此保險金給付項目與頻率,最好能同時提供保險事故發生時的一次性大額給付,及後續定期的按月給付,才更符合實際需求。


值得注意的是,不論長照險、特定傷病險或殘扶險,理賠給付條件略有不同,或有重疊之處,民眾一定要看清楚,避免日後發生糾紛,急需用錢時保險卻幫不上忙。


另外,長照險目的在提供被保險人於照護期間的花費,而非補足被保險人無法工作時的收入缺口。如果把兩筆資金混淆,就容易發生保障額度或保險期間規畫不足情況。若同時有收入保障、及長照需求的人,也可另外搭配定期險。

 

                      
▲點擊圖片放大

更正:南山人壽美滿人生長照險,「長期照顧分期保險金」為每年給付,並非每半年給付。
 

步驟 4  比較四種條件  買到最佳保障


算出保障時間、所需費用後,就可進入最後階段,進行商品比較。「一般長照或類長照險保單條款,可能有『保證給付』一定時間,或『累積最高給付』多少次。若把保證給付當成地板,最高給付看做天花板的話,那麼比較時切記,應先求有地板(保證給付),再看有沒有天花板(最高給付)。」宏觀財務顧問佘曉皊指出,一般長照狀況時間多在七到八年,要達到「天花板」條件並不容易;但是有「地板」、且可將身故保險金預先支領,就能照顧自己,若不預先支領,身故時也可照顧家人,保障範圍更廣。


其次,選擇具豁免保費機制的商品,當自己失去工作能力時,不但可享有原保單權益,且不用再為保費煩惱。但豁免保費條件須釐清,有些是一到六級殘,有些是特定傷病,最好是一到十一級殘、涵蓋範圍愈廣,對保戶愈有利。「還有要檢視每月給付條件,有些保險是一到六級殘全額理賠,有些是按比例理賠,若之後出現更糟情況,就須再提出申請,相對麻煩。」佘曉皊說。


現階段長照險商品種類繁多,有定期險、終身型,還有終身還本型。定期險好處,在以小額資金進行大額保障,確保自己有承擔風險的能力;但缺點是,保費逐年上調,最多只能保障到七十五或八十歲,無法終身保障。反觀終身型長照險,年繳保費高,卻少了定期險的疑慮。盤點自己的經濟能力與風險缺口,藉由保險的槓桿特性,適時補足,才能安心養老。

 

選擇1:要有策略

 

當你選擇富有時,你會注意到一些事情發生,起初它可能緩慢而不明顯,但一段時間之後,你會開始發現你是在積聚財富的情況下作的決定和行動。一旦你作了第一個決定──積聚財富──你會開始透過這個鏡頭去看你的行動,這表示你會開始運用更多的策略在你的生活與金錢上。

 

考慮一下這個比喻,假使你的目標不是成為百萬富翁,而是希望有個精瘦、健康的身體,如果你致力於達成這個目標──如果你選擇它,而不只是希望它──那麼你作決定的方式就必須改變。

 

.當你去超市購物時,你會以選擇更健康的食物的角度來研擬你的採購清單。

.如果讓你在步行或開車二者間作選擇,你會選擇步行。

.到了明天早上,你會想:「健康的選擇是起床去運動。」你不會賴在床上睡懶覺。

 

如果你致力於實現健康的願景,你會開始以不同的方式去看你的所有選擇。同樣地,你決定成為百萬富翁時,你也會開始用那些鏡頭去看每一件事。

 

當你考慮購買房屋時,你可能會選擇有出租公寓的房屋,這樣你可以減少成本,省下更多資金去投資。

 

如果你要在租一輛你幾乎負擔不起的車或開舊款車之間作選擇,你會根據你創造財富的計畫來決定,你不會在乎你的鄰居開什麼車。

 

每天早晨,你不會睡懶覺,你會想:「不行,致富的選擇是起床努力執行我的計畫,成為百萬富翁。」

 

就像選擇健康需要你用不同的眼光去看你的生活一樣,當你選擇成為百萬富翁時,你同樣需要策略,你必須透過新的鏡頭去看你的生活,知道積聚財富是你現在優先要做的事。

 

選擇2:利用

 

許多人都有一種簡化版的理財觀念,看起來像這樣:如果我省吃儉用存下足夠的錢,然後努力工作,久了之後,最終我也許可以積聚100萬美元。

 

對這些人而言,成為百萬富翁意味著檢視他們的銀行存款帳目,看到7位數,如此而已。

 

事實上,只是在你的存款帳戶中存錢很難致富。如果你有很高的收入,那當然有可能,但你的日常消費通常也會很高。

 

在現實中,你必須把你的資源投入工作,你必須以加倍努力的方式投入你的金錢、你的時間和你的精力。你的存款帳戶中的錢不會倍增(至少不會那麼快!),它只會累計,在你的工作上更努力也不會使你的收入倍增,它只會慢慢增加,在你的工作上花更多時間也不會使你的時間倍增;它只會使你花更多時間疏遠你的家、你的親人和朋友。

 

富人會決定以倍數成長,他們會決定以投資、以雇用他人、以最有效的方式來分配他們的時間,利用他們所擁有的資源。

 

 

選擇3:改變

 

有句俗話說:「你現在的生活方式不會讓你獲得你想要的結果。」

 

在這個情況下,這句話是千真萬確的,並且值得深入探討。

 

你現在的生活,從你的工作和你的健康,到你的人際關係和你的財務狀況──是你過去選擇的結果。

 

你現在的工作,是你在某個時候所作的一個選擇。而且,無論你是否意識到這一點,從那以後,你天天都在作這個選擇。你可以告訴自己,你不得不做現在的工作,但事實上不一定,這是一個選擇。

 

你身上扛著10磅或20磅重與生活型態有關的多餘脂肪嗎?那是你在最近幾天、幾個星期、幾個月和幾年所作的數以千計選擇的結果。

 

你重要的另一半,或你的密友呢,他們也都是你的選擇。

 

你的家具、你冰箱內的食物、你開的車,它們都是你的選擇。他們都是你過去的行為造成的結果,無一例外。

 

同樣地道理也適用於財富。

 

如果你從不存錢,那是一種選擇,如果你存10%,不存15%,那是一種選擇。你選擇投資方式,或者不投資,年復一年……都是選擇。

 

環顧四周,你會發現,你現在的一切都是你過去的想法、決定與行動的結果。

 

這不是什麼深奧或玄妙的道理,這是因果關係。你過去的信念、思想和行動,都會在不久的將來形成幾乎所有的一切。

 

這就是現在的我們:如果你現在不富裕,主要是你過去的思想與行動的結果。如果你希望將來富裕,你就必須改變你現在的思惟與行動方式──現在,以及從今以後,如同俗話所說,持續做同樣地事卻期待不同的結果,這是精神失常。

 

我要聲明,這不是口頭上說說而已,如果你在過去一年中日復一日採取不同的行動,你的人生會有什麼不一樣?

 

你會有一樣的身體嗎?

你會有一樣的工作嗎?

你會有一樣的錢財嗎?

 

如果你想成為百萬富翁,你要作的最重要的選擇:下決心去改變。

 

改變當然不是件容易的事,問任何一個在新年作出新決定的人的成功率就知道。事實上,我想你可以檢視你自己的成功率,我做過各式各樣偉大的改變計畫,都沒有奏效,但我做過的選擇都是成功的選擇。

 

上面提到的3個選擇都不是只作一次就能成功;它們是你必須每天作的選擇。這是追求財富必須付出的代價。

 

你不能把錢花光,或只有微薄的收入,卻期待積聚財富。

你不能期待從銀行帳戶累積存款來變得富裕。

你不能期待作與積聚財富無關的決定而變得富裕。

你不能期待在不改變的情況下變得富裕。

 

這些都不是容易的選擇,但你絕對可以做到,你和任何人一樣有能力作這些選擇。

 

作者簡介

哈爾.埃爾羅德Hal Elrod

哈爾是一位極受歡迎的演說家,曾入選企業名人堂。他也是世界聞名的頂尖成功教練、超級馬拉松選手,以及一名驕傲的父親和深愛妻子的丈夫。

大衛.奧斯本David Osborn

大衛是美國第六大房地產公司的主要擁有者,旗下有4500多名仲介,負責34000多筆交易,2017年的銷售額超過100億美元。他經營或投資多項房地產事業,並且是Magnify Capital的共同創辦人兼董事長,他同時也是《紐約時報》暢銷書《財富不等人》的作者。

昂諾莉.寇德Honorée Corder

知名作家,作品包括、《成功的作家》系列、《像一個老闆》系列、《美夢成真》、《商業約會》、《遊戲規則》等,她也是哈爾「早晨奇蹟」系列書籍的事業夥伴。

 

本文摘自平安文化  《有錢人的煉金方「晨」式:把握起床後的黃金1小時,讓財富翻倍!》

 

延伸閱讀
活得久卻不見得能健康到死!國人平均不健康餘命8.47年創新高 應買「長照險」補足保障?專家這麼說
活得久卻不見得能健康到死!國人平均不健康餘命8.47年創新高 應買「長照險」補足保障?專家這麼說

2021-08-10

46歲買長照險會太遲嗎?專家告訴你:幾歲開始買長照險最適合
46歲買長照險會太遲嗎?專家告訴你:幾歲開始買長照險最適合

2020-01-02

長照險怎買才對?退休前 先看這2樣準備好了沒
長照險怎買才對?退休前 先看這2樣準備好了沒

2019-12-16

「就像在跟記憶力賽跑……」每3秒就有1人罹患失智症,長照險怎麼賠?
「就像在跟記憶力賽跑……」每3秒就有1人罹患失智症,長照險怎麼賠?

2018-09-14

長照法上路,我需要買長照險嗎?
長照法上路,我需要買長照險嗎?

2017-1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