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金改革鬧得沸沸揚揚,但是在多數年輕人眼中,卻是一個無感甚至是無利可圖的議題,原因為何?從一位大學研究助理,分享自己和觀察身旁人心情,可以窺知一二。
我身旁有很多朋友,對年金議題無感,第一個原因,是他們不在乎、所以不了解。第二個原因,是改革的話,一定要有人少領,那些人很多是我們的父母,也會讓人覺得不太合理。第三個原因,是賺得很多的人,根本不在意這點小錢,例如我念台大財金系的同學,很多在高薪行業上班,雖然知道退休制度有問題,但也不願意改革多繳費,因為他們的想法就是,我有能力自己負擔退休生活,所以最好的方式就是不動,不要叫我多出錢。
我們這代過不好 不想幫上一代
到最後就變成有能力的人和普通的人,都完全不想管,只有工作有關的人,才會在意年金改革議題。
社會保險有個概念是世代互助,但是我們這個世代,比上個世代過得更差,所以根本就不想幫助上一代,不想要年金改革,或是我身旁有些人想說就讓它倒吧,他就是不想要多繳。之後等方案出來,大家看到要多繳很多,一定會生氣,年輕人不支持改革,就可能更做不成。
比起六十五歲以上的那一群退休者,他們的存款、年金都比我們多,就更不想一起去分擔年金改革的缺口。所以很多年輕人,一塊錢都不想幫他們負擔,我還是博士候選人、助理,不算是真正賺很多錢,但是卻有很多同學在金融機構上班,非常喜歡公司低報投保薪資,用各種加給補足,例如薪水八萬元、投保薪資才三萬元出頭,因為他們覺得之後反正勞保會倒、領不到,現在乾脆少扣一點勞保。
年金改革有三個原則,有人多繳、有人少領、報酬率要提高。現在最有感的點都是公教領太多,改革的話錢要多繳,而少領則有一個問題,已退休的人要不要少領?對年輕人最重要的應該是要溯及既往,上一代在低費率下領較高的錢,那現在要改,卻是我們要多繳錢、然後少拿到錢,大家都不會願意。
以前大學上林全的財政學,他說過,一個成功的政策,最重要就是沒有人受害,但有人受益。年金改革做不到這個理想,更慘的是,所有人福利看起來都下降,因為福利增加的是還沒有出生的那一代。
費率不調到17% 制度無法永續
以勞保來說,精算下的費率要從九%增加到一七%才夠,但雇主一定會轉嫁到勞工身上,現在年輕人如果薪水沒有提高,怎麼可能會接受這個方案,但若不到這個費率,就不會是永續的費率,所以我才覺得年金改革是零和。
我可以接受勞保費率增加,和商業保險來比,已經很划算了,而且你領的錢就應該繳這樣的費率,前提不能在我要退休時,降低給付,要讓一個制度完整永續,確定繳了之後領得到。過去已經答應給他錢的人,如何補償的問題應另外解決,不能讓我們覺得我們繳了領不到,不相信這個制度,當然結清也是一種作法。
以國民年金為例,若今天去買一張年金險的保單,以某人壽的產品來說,從四十五歲繳到六十五歲,每年要繳十萬元左右,六十五歲才能領到國民年金差不多的給付,但是國民年金一個月繳七百多元;大家卻不願意繳,是對整個政府的不信任,但政府應該是更不容易倒的。所以我可以接受勞保一七%的費率,但要讓我們相信繳的錢都可以領到,也可以拿的心安理得。
陳彥志
出生:1987年
現職:博士候選人、大學研究助理
學歷: 台大財金系、政大風險管理與保險學系碩士
家庭:已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