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0056 0050 輝達 00878 00940
投資理財
保險稅制
產業時事
職場生活
今周大耳朵 Podcast
富足今周起
幸福熟齡
ESG永續台灣
專題報導
今選頻道
存股助理
今周學堂
訂購優惠
活動報名

立法通過兩年 一次看懂現況與問題 從小眾到爆發 台灣實驗教育缺什麼?

立法通過兩年  一次看懂現況與問題 從小眾到爆發  台灣實驗教育缺什麼?
南投縣森優生態實驗學校,透過野外求生、植物拓印等營隊, 教導帶得走的生活能力。

2016-08-18 15:40

實驗教育三法二○一四年通過後,就學選擇可從華德福到在家自學、共學,各類體制外學習管道如雨後春筍般出現,然則同時也面臨師資不足的迫切問題。

想像開學典禮,不是枯燥的訓詞連篇,而是單車環島;課表不再是千篇一律,而是每學期自己決定開課內容和老師名單;九九乘法不是死背,而是透過肢體的活動、有韻律地念誦,以及用手工的編織,讓孩子進入數學的世界。

這些有別於一般課堂的上課方式,多年來早已默默在台灣各角落運行,被統稱為「實驗教育」。

二○一四年底,實驗教育三法通過,賦予非學校形態、學校形態、公辦民營等實驗教育完整法源,各類教育形態興起,光是一五年,就有十九所實驗學校或團體上路。跑最快的台東縣嘉義縣,一六年實驗學校數量,超過了該縣中小學的五%,且都申請擴大實施中。

「教育本來就應該要有多元選擇,如同一座森林,如果只有一個樹種,隨著時代變遷,一場大火、一個寄生蟲,就可能瓦解了整個生態體系。」台灣另類教育學會會長、政治大學教育系教授馮朝霖說,他期待填鴨式的體制教育之外,家長、學生都能有更多新選擇,才是民主實質展現。

「實驗教育三法是在十二年國教、少子化、學校面臨轉型危機的背景下,有了發展的利基。」馮朝霖相當看好實驗教育的未來發展,光是一六年七月,他就受邀見證許多實驗教育的新里程碑,例如苗栗縣全人實驗學校,在七月底舉辦為期一周的第一屆亞太民主教育年會;以華人文化為主體的道禾實驗教育,也在台中市成立第一所專門培訓師資的道禾書院。

一九九九年公布的《教育基本法》,是鼓勵實驗教育辦學的法源,但沒有實質內涵,多靠地方政府以行政命令支應。有心推動者,如宜蘭縣,早在二○○○年就頒布相關辦法,開辦全台第一所華德福系統公辦民營實驗學校,同年還開辦強調適性、混齡及動態學習模式的頭城人文國小,兩校後來陸續設立國中及高中部,建立十二年連貫教育。

宜蘭縣最早推動實驗教育,近年雲林縣、台中市、台東縣、高雄市、嘉義縣、桃園市等緊追在後,陸續推動實驗教育發展。實驗教育的種類多元,由人本教育基金會創辦的「森林小學」、新店「種籽親子實驗國民小學」和苗栗縣全人實驗學校,成立時間都超過二十年,在馮朝霖眼中,都是偏向「民主教育」類型的實驗教育,強調自由,沒有既定課程的學習。

 

實驗教育
 

特色一〉師生平等 助彼此傾聽


「民主教育最核心的精神,就是學生和老師都是獨立平等的主體,所以沒有上對下的關係,彼此傾聽、提問、對話、修正自己的觀點。」全人實驗學校副校長陳振淦一語道出民主教育的思惟;全人有針對公共事務、師生共同決議的「法官團」,學生自己提課表,開學不進教室、整天在山林裡遊走,也是被允許的,也因為強調「學生自我探索」,相當程度挑戰了既有教育的觀念,所以發展多年,仍然屬於小眾,學生數量不到一百人。

至於源自德國的華德福,則是台灣目前最大規模的實驗教育,從幼兒園到高中,林林總總超過四十多所,形態不一。有公辦民營,如宜蘭縣慈心華德福;公辦公營,如桃園市仁美和雲林縣三家華德福學校;小於二十人的自學機構,則像台中的磊川、海聲和豐樂等,收費和營運模式類似私立學校;另外,也有團體自學形態。

主張「慢學」的華德福,是全球成長最快的體制外教育體系,目前約有一千所華德福學校,及一千四百所華德福幼兒園,分布在八十三個國家。由於強調每個人都應該身心靈全面發展,所以課程設計著重豐富感官體驗,有大量的美術、音樂、戲劇、手工藝等藝術課程;相對的,因為不希望孩子太早被螢幕綁住,因此中學階段才介紹電腦。

 

特色二〉課程安排 著重「實作」


這種和當代社會快節奏反其道而行的模式,吸引不少家長,光是宜蘭縣冬山鄉近十年,從外縣市移入定居就讀慈心華德福的家庭,估計就有三千戶,數量足以讓冬山鄉在宜蘭縣多出一席縣議員。

同樣位於宜蘭的公辦民營人文中小學,打破班級制,分成春、夏、秋、冬四個學期,特色包括實施無學年制混齡家族教學,適性分組學習,沒有鐘聲,各年級自由安排上下課。《拒絕聯考的小子》作家吳祥輝、親職作家陳安儀,都為了不想讓孩子活在「考試引導教學」的環境中,把自己的兒女送來就讀。

另有以華人文化為主體的道禾實驗學校,從幼兒園到高中部一應俱全,校地遍及台中市、苗栗縣、新竹縣市,課程包含茶藝、劍道、弓道、書法、古琴等,並也安排跟著節氣進行相關活動,例如採柚子、做果醬,還有一年爬一座山。在各種環繞自然人文的課程中,鍛鍊學生覺察自我的能力,因此課程重點不在技術精熟,而是培養「心靜」。執行長曾國俊說,「道禾訓練出的學生,心性比同齡孩子安定,心靜了,做一個小時的事情,可以有兩個小時的效果。」

前身為「青陽書院」的南投縣森優生態實驗教育學校,走的是芬蘭式主題教學,課程由一個主題貫穿所有科目,例如以《西遊記》唐三藏西天取經為主軸,寫企畫書來比賽最短時間完成任務,其中就涵蓋了包括國文(故事)、地理(地圖)、數學(旅程花費)、行銷(籌款)等領域。校長蔣小梅表示,學生的午餐都是自己動手做,讓知識生活化、實用化,希望學生培養帶得走的能力,一○六學年度也將成立以設計為主軸的實驗高中。

台北市政府一六年成立第一家非學校形態「台北市影視音教育機構」,打破制式課綱,由老師自編教學內容,兼顧通識和專業課程,採小班制授課,每年規畫四學季,目的在培養高中影視技術人才。首任校長、作家小野強調:「我們想要培養的不是溫馴的綿羊,而是荒野中流浪的野狼,要很勇敢、知道自己需要什麼。」

 

特色三〉在體制外自學或共學


除了上述機構外,自學,也是實驗教育的一種樣貌。雖然孩子選擇在家自學,需要父母投入大量的資源、心力,但近來每年參與自學的人數也都持續成長。根據教育部統計,五年來,高中自學人次成長近二倍,從六十六人次增加到一八三人次;小學方面則增加五成四,從六四一人,增加到九九○人;國中比率稍低,從二三三人增加到三三七人,成長四成五。

被稱為「自學之父」的陳怡光,十二年來與波蘭裔太太,把一雙兒女培養成能說三國語言、會多種樂器,甚至創辦滑雪學校的文武全才;陳怡光並進一步投入成立「台北市影視音教育機構」行列。

有些家長對體制外的實驗教育很心動,但高昂的學費,或是奔波接送的不便,使得他們轉往「共學」。建立家庭自學支援平台,協助每一個家長用做得到的方式和負擔得起的資源,為孩子打造自己的共學模式。

「共學團體以全台灣的公民社會力量,從南到北發展迅速。」馮朝霖說,一二年起,台灣親子共學教育促進會,陸續在全台成立四十多個共學團體,例如「大腳小腳親子共學團」、「暖暖蛇小學共學團」、「屁孩國中共學團」,課程強調社會參與,近年發展迅速,目前估計共有八百個家庭、一千兩百多名孩子加入。

各式各樣的實驗教育,都是在挑戰既有教育思惟,許多人都期待,小孩可以快樂成長,不被考試綁架。曾在全人中學就讀兩年的劉若凡,後來回到體制內升學,以全人中學作為其論文研究題目,訪談多位師生,她認為全人並非完美教育模式,但在這樣的環境下,學生的確養成某種特質,「最重要的是誠實,不會掩飾自己,也不害怕衝突和溝通。」劉若凡說。

 

案例〉他待10年 找回學習熱情


現年三十三歲的謝宗霖,綽號小州,幾乎是在實驗教育中度過了整個中、小學生時期,直到高三才赴美國升學,拿到語言學學位後,現已回到母校全人中學教書。他也是這次在台灣舉行、第一屆亞太民主教育年會的主辦人。

在台灣體制內教育待不到一年的他,剛進小學一年級,就因為「幫同學撿橡皮擦,被老師認為上課說話,叫到教室後面罰站」,以及「上學途中跌倒流鼻血,而遲到被罰」感到水土不服,後來在母親的支持下,進入森林小學。小四下學期時,一度回到體制內學校,還是對各種規條反感,於是在十歲時,他成為第一屆的全人實驗學校學生,以混齡上課方式,和二十多位同學,在苗栗的深山開始他的青春歲月,一路到高二。

「我幾乎沒有進課堂上課過,整天和同學到處跑,把整個山頭都摸遍了。」小州回想自己的青春期,對生命充滿懷疑,但是在全人,「大家會把我的話聽完,雖然不一定認同,但讓我能有力量不放棄自己。」

小州說,全人中學只有三個規則:不能暴力相向、發生性行為和打電動。所有老師都以外號互稱,就像哥哥姊姊,是啟發自主學習的角色,「不給標準答案,但引導我們思考。」

「一樣米養百樣人」這句俗諺用在教育並不適合,像小州一樣,在體制外找到學習熱情的年輕人,越來越多,而原住民,也是亟需透過教育保留珍貴文化的一群人。「透過民族教育來復興文化,讓孩子發展潛能,非常重要。」馮朝霖說。

實驗教育三法通過,也為許多原住民為主的偏鄉小校轉型帶來契機,例如宜蘭縣的不老部落,就成立了不到一百人的原根職校,教導實用的生活技能與泰雅族文化。台中、高雄、屏東、台東等縣市,也爭相申請以公辦公營方式成立原住民實驗教育機構。


「我們打算做泰雅音樂實驗學校,從一到九年級,以泰雅文化為核心、音樂為亮點,因應當代與未來議題。」新竹縣嘉興國小徐榮春校長與一群原住民老師,有感於下一代原住民經濟條件更弱勢,希望讓原民文化重新復活,對社會有貢獻,已經提案申請,期待三到五年內招生,透過翻轉教學,培養學生擁有面對世界的能力。

 

像小州這樣在體制內卻不被聆聽的學生,證明了「一樣米養百樣人」用在教育並不適合。

實驗教育

小州(右一)擔任全人中學老師後,和學生共組樂團,一起追逐音樂夢。(攝影/吳東岳)

 

隱憂一〉留國內升學 將成考驗


實驗教育已為不想走體制內學習途徑的孩子開啟另一條學習之路,不過,目前台灣體制外學校最多到高中為止,之後若要升學,該如何與體制接軌,是一大難題。經濟條件較好的家庭多將孩子往國外送,走不了或不想走的,如何順利銜接升學考試,是一項考驗;所幸實驗教育三法通過後,已有中興大學、台中教育大學、清華大學、宜蘭大學等,陸續增加針對實驗教育學生的特殊選才方案,讓升學不再循傳統考試框架。

 

隱憂二〉師資不足 宜師培因應


然而,在這一波方興未艾的實驗教育風潮中,最大的隱憂也隨即出現:師資不足。


「實驗教育三法開了門,讓實驗教育的教師可以不需要教師證,但政府應積極培養適合的師資。」馮朝霖說。推廣實驗教材與教學的「數學想想國」總監吳麗芬更認為,師培過程就是思想改造,老師要了解並認同學校理念與願景發展,這是實驗教育核心的一環,「老師看學生的眼光需要改變,實驗教育才會成功,否則只是傳統教育換一塊招牌。」她舉例,當小孩上課吵鬧時,老師的理解究竟是學生不乖,或是遇到困難,這就是差別。

目前華德福體系下的人智學基金會,以華人文化為主體的道禾、被體制內外大量採用的創新教材《數學想想》,以及森林小學,都有一套師資培育制度,只是供不應求;而沒有機構化的實驗教育,多半難有師培體系。

馮朝霖建議,現有的師培體系應該開始因應,課程的設計是否可以更多元,例如新竹教育大學已專門開課培育華德福師資。

從升學管道到師資培育,都是各界在期待實驗教育更活絡發展的同時,需要即刻回應的問題。實驗教育的未來,需要更多的社會共識和資源心力的投注,才能讓教育這片大森林的多樣樹種,有能力扎根深厚、有養分結實纍纍。

 

實驗教育法源

▲點擊圖片放大

 

實驗教育

在《數學想想》的課堂上,不但著重思考,還注重師培、創新教學方法。(圖/數學想想提供)

 

本土實驗教材《數學想想》如何讓孩子不怕數學?

 

教材與教學方法的改變,是實驗教育能否成功的關鍵,其中,《數學想想》不僅頗獲實驗學校接受,甚至連體制內的學校也開始引進,更難得的,它是一套原生於台灣本土的實驗教材。


《數學想想》由創辦森林小學的人本教育基金會推出,是專為小學生編寫的繪本式教材,總主筆為人本董事長、台大數學系前副教授史英;為了全心設計教材與課程,史英還提前自台大退休。


1999年,立法院修法開放教科書編纂、台灣走上一綱多本的時代背景下,2000年第一本《數學想想》教材推出,但因編輯教科書必須送審,限制太多,因此定位為課外讀物。為推展課程,2009年人本進一步成立「數學想想國」,讓在家自學的孩子,或一般小學生可以來上課進修。


「數學訓練思考能力,要在小學階段幫小孩打好基礎,不能讓孩子學數學到最後變成恐懼數學,甚至很多數學好的學生也不喜歡數學。」數學想想國總監吳麗芬說。


《數學想想》的作法是讓學生思考,把概念弄清楚,教材會安排情境,譬如三年級的除法,繪本設計有人在除草,一次要拿幾株走;「除以」的意思小孩不懂,「除」與「以」都用故事來說明意思;六除以二等於三,引導學生從「用二來清除六,必須清除三遍」等角度來思考。


「小朋友不再害怕數學,對學習也比較有興趣。」宜蘭員山國小教學組長林欣儒形容學生上過課之後的改變。員山國小在教務主任薛文哲推動教學創新下,四年前正式引進《數學想想》教學模式,林欣儒說,除了學生更喜歡上課,老師也燃起了教學動力。
(郭淑媛)

葡萄酒盲品大賽選拔

▲A隊鄒修銘(左)與吳振豪(右)仔細地聞香,尋找產區風格的蛛絲馬跡。

 

葡萄酒盲品大賽選拔

▲A隊王東崧透過搖杯還原酒味,讓香氣綻放。

 

葡萄酒盲品大賽選拔

▲B隊陳俊文(左)與梁奕裕(右)聞香,同時觀察酒色。

 

棋逢敵手 一款黑皮諾拉近比數

 

前五款白酒比完,兩隊拉開差距,A隊前四款酒幾乎全對,遙遙領先對手,比賽似乎一面倒地站在A隊那邊;但下半場比賽B隊的發展,讓觀賽的人驚呼連連。

 

黑皮諾? 佳美?  關鍵陷阱題

 

進入紅酒考題。六號酒一注杯,B隊依據酒香,心有靈犀地推測是法國佳美(Gamay);A隊的鄒修銘感覺果香豐富、單寧較多、收澀感強,應考慮山吉歐維榭(Sangiovese)或西班牙門西亞(Mencia);陳信源則依口感與酸度排除門西亞,A隊四人最後認為是義大利山吉歐維榭。

 

賽後公布答案時,B隊除年分答錯外,竟然全對!A隊則在此題失分,深感懊悔不已。

 

七號酒黑皮諾(Pinot Noir)散發莓果香、花香,酒色較淺,B隊張嘉翔更篤定六號酒推測正確,「黑皮諾與佳美在香氣與口感上易混淆,稍一不慎就會連錯兩題。」

 

答案揭曉,是美國俄勒岡(Oregon)的黑皮諾,跳出法國以外的產區,完全超出兩隊的預料。相對簡單的八號酒法國卡本內弗朗(Cabernet Franc),散發草本與鉛筆芯的氣味,讓兩隊輕鬆得分,分數也愈靠愈近。

 

葡萄酒盲品大賽選拔

▲透過聞香觀色與品飲的筆記,選手才能推測出酒的品種與產區。

 

葡萄酒盲品大賽選拔

▲B隊精準答對6號酒法國佳美,興奮地擊掌歡呼。

 

葡萄酒盲品大賽選拔

▲A隊陷入苦戰,應掌握的酒款出乎意外地答錯,難掩懊惱之情。

 

最後一搏 波爾多混釀決勝負

 

經歷八款酒的纏鬥,兩隊味覺與嗅覺已顯疲態,九號酒西班牙亞拉岡的格那西(Garnacha)全軍覆沒,「濃厚的美國桶味與甜美口感,引導我們推測是美國加州梅洛(Merlot),當下沒有考慮西班牙,真的太不應該了!」B隊張嘉翔賽後懊惱地說。

 

A隊吳振豪也認為,整體口感與西班牙產區風格相異,最後推測是美國加州金芬黛(Zinfandel),兩隊雙雙飲恨。

 

十號酒與十一號酒則是陷阱題,考驗選手辨別波爾多混釀品種的能力,也是最容易大大加分或失分的題目。

 

散發甜美香氣的十號酒,B隊推測是法國北隆河的希哈(Syrah),A隊則推測是法國波爾多左岸的卡本內蘇維儂(Cabernet Sauvignon),沒想到答案竟是以梅洛為主的法國波爾多右岸酒,A隊又拉開得分差距。

 

未料,B隊精準地掌握十一號酒尤加利葉的氣息與口感較立體的單寧,近乎全對地命中南澳庫納瓦拉(Coonawarra)的卡本內蘇維儂,而A隊僅答對產區澳洲,雙方比分再度糾纏,B隊甚至有後來居上的可能。

 

三分之差   台灣盲品王出爐

 

進入十二號甜酒,有著黑色水果香、巧克力氣息,口感甜美且酒精度高,兩隊都答對葡萄牙波特酒(Port)。

 

經過兩個多小時高張力的精神凝聚與討論,比賽終於結束。當主審將比賽酒揭露時,現場騷動起來。最終A隊以三分之差險勝,並代表台灣遠赴法國香波堡(Chambord),爭取世界盲品冠軍的頭銜,也象徵盲品在台灣的葡萄酒市場中,在有志之士的推動下,以非常快的速度,置身國際賽的行列。

 

葡萄酒盲品大賽選拔

▲B隊四人團結齊心,在下半場一度扭轉情勢。

 

葡萄酒盲品大賽選拔

▲評審莊才勳(中坐者)仔細複閱雙方答案卷,勝負就在毫釐之間。

 

葡萄酒盲品大賽選拔

▲A隊最終以三分之差勝出,四位選手興奮地起身歡呼。

 

葡萄酒盲品大賽選拔

▲賽後評審莊才勳頒贈香檳予獲勝的A隊。

 

現場紀實》

2019世界盲品大賽捷報

 

台灣隊以95分第三名登上領獎台! 

  穩定優越的表現,已成不可忽視的競爭對手。 

  ——世界盲品大賽主辦單位《 RVF 》報導 

 

自去年台灣以黑馬之姿初次參賽便奪得第4名以來,國內的盲品社團受到莫大鼓舞,除了討論度變高以外,也颳起了一陣盲品風。

 

今年10月21日參加世界葡萄酒盲品大賽的隊伍,來自27個國家、共27隊,比去年23隊還多4隊。去年的冠軍比利時隊,今年6月也在歐洲區世界選手選拔賽中得到第一名,挑戰二連霸的企圖心清楚可見。

 

比賽一共要猜12款比賽酒。第一款酒上場時,全場譁然,竟是去年沒出現的氣泡酒,陸續上桌的4款白葡萄酒因為特徵飄忽,也不容易辨識,進入紅酒後,難度增加許多,討論時間愈來愈長,也愈來愈難下結論,所有參賽者的表情都很凝重,答案揭曉,頓時哀聲遍野。

 

氣泡酒及白酒部分相當困難,台灣隊除了第2款酒德國麗絲玲猜對以外,其他酒都摃龜;原本選手們以為會遭到淘汰,沒想到第9款之後,連續4款酒都猜對,依序是美國卡本內蘇維儂紅酒、義大利托斯卡尼紅酒、阿根廷馬爾貝克紅酒,以及法國波爾多貴腐甜酒,全隊士氣大振。

 

成績揭曉,去年的冠軍隊比利時今年只拿到第4名,而法國、中國與台灣囊括前三名,也創下把葡萄酒視為日常飲品的歐洲,具有國際地位的《RVF》盲品賽前三名,由亞洲國家包辦兩席的首例,連主辦單位都宣稱台灣是不可忽視的對手,名揚海外,台灣隊真正做到了。

 

世界盲品大賽

▲來自27個國家的參賽選手,在《RVF》比賽場地法國香波堡(Chambord)前合影。

 

葡萄酒盲品大賽

▲點擊圖片放大

 

葡萄酒盲品大賽

▲點擊圖片放大

 

葡萄酒盲品大賽

▲點擊圖片放大

 

泰豐 02-2775-7886▎儷泉 02-2508-3886▎茂世 02-7718-3909▎威廉彼特 02-8791-8870▎詩人酒窖    04-2327-2924▎鈞太 02-2776-0066▎酒堡 02-2506-5875▎南聯國際 02-2729-5526▎托凱酒業 02-8786-4776▎Fine Taste 0922-042-171▎路徑 02-8780-0959▎酒秋 02-2325-2324▎橡木桶 02-2536-8261▎酩洋國際 02-2507-2558▎新生活葡萄酒 02-8787-1717▎七銘 02-2791-2147▎星坊 02-2760-8198▎法蘭絲 02-2795-5615▎越昇國際 02-2533-3180▎長榮桂冠葡萄酒坊 02-2700-6577▎

延伸閱讀
台灣第一本「永續教科書」於綠色博覽會發表 十大品牌協同全國百位校長共同推動下一代永續教育
台灣第一本「永續教科書」於綠色博覽會發表 十大品牌協同全國百位校長共同推動下一代永續教育

2024-05-10

道禾實驗教育學校〉以茶道、書法磨身心素養
道禾實驗教育學校〉以茶道、書法磨身心素養

2018-05-31

實驗教育大鬆綁  配套缺什麼?
實驗教育大鬆綁 配套缺什麼?

2018-03-15

實驗教育熱潮:新學校 掃描台北市新實驗教育機構
實驗教育熱潮:新學校 掃描台北市新實驗教育機構

2017-10-05

立法通過兩年  一次看懂現況與問題 從小眾到爆發  台灣實驗教育缺什麼?
立法通過兩年 一次看懂現況與問題 從小眾到爆發 台灣實驗教育缺什麼?

2016-0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