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客團國道火燒車造成二十六人死亡,這起意外燒出了國內低價旅遊業的陳年問題?
《今周刊》深入採訪多位遊覽車司機,一句句的告白,或可喚醒大眾對產業的憂患意識。
一輛奪走二十六條生命的遊覽車,究竟燒出多少問題?本刊採訪多位在陸客觀光產業鏈中的第一線工作者,從他們的告白中,抽絲剝繭勾勒出整個產業的畸形生態,以及它所累積的長期沉痾。
遊覽車駕駛 須拚命賺外快
陸客赴台觀光8年共11起重大交通事故,政府應該正視遊覽車產業問題,別讓台灣淪為大陸人心目中的「奪命島」。(攝影/吳東岳)
「做我們這行,真的有夠辛苦!」看到這次悲劇,曾是遊覽車司機的小王(化名)感嘆地說:「司機薪水低、收入不穩,也顧不到家庭。」小王有超過十年的客運及遊覽車司機工作經驗,也還有不少老同事,仍然在市場上所謂的「大車行」中開車打拚。
「他們的底薪大概是每月一萬九千元,出去開車,每天出差費有三百元。算起來,就算一個月三十天都在開車,薪水也不過只有兩萬八千元。」兩萬八的薪水,當然不夠養家,「剩下的,就要靠購物站的佣金。」
小王說,以某家有規模的車行為例,司機能拿到的購物站佣金,是整團所有購物金額的二%左右,也就是說,如果陸客團一個月的購物金額達到一百萬元,司機就可以抽佣兩萬元,「這樣,一個月勉強可以賺到差不多五萬元;但是要賺到這個錢,真的有夠累!」
為什麼累?因為在基本月薪偏低之下,司機不能輕易放掉任何一個接團的機會,「以前團很多的時候,甚至是中午十二點送一團到機場,下午三點就接下一團。另外,他們給司機外地一晚八百元,但是台北一晚住宿就要一、兩千元,司機可能晚上就得睡車上。」
車行收入少 買低價打造車
為什麼不能給司機更多薪水、更好的補貼?「因為旅行社給車隊的錢也很少啊!」曾經也是遊覽車司機的李先生這麼說。
「現在跑陸團,一天旅行社給車隊的行情大概是七千元。」一天七千元,車行能賺多少?李先生這樣計算:八天七夜行程,會以七天來算,共四萬九千元,扣掉油錢一萬五千元、司機七天薪水加總約七千元,剩下只有兩萬七千元,如果一個月能跑到四團,車行能賺到十萬元,「這還沒有算保養、修車的錢喔……,一輛車,一年只賺一二○萬元。」
一年賺一二○萬元,這又是個什麼樣的數字呢?李先生說,基本上,目前跑陸客團的車多是日本車底盤,像是豐田旗下的Hino、三菱的Fuso,再由台廠製成的打造車,價位大約在六百萬元左右,「所以,一輛車就算從來都不保養維修,也要五年才能回本。」
「為了能更快回本,車隊要怎麼做?」李先生自問自答:「所以給不起司機更多薪水,也不會有人買更貴的歐洲車底盤(八百萬到九百萬元左右),當然更不會有人進口通過各項檢測的整車。」據他了解,從日本進口來做成遊覽車的底盤,在日本通常是用來當公車,「就是用來跑平地、跑馬路的,但是在我們這邊卻上山下海,會有危險啦!」
畸形一條龍 僅購物站賺錢
最後一個問題,為什麼旅行社不能給車隊更多收入呢?
「要搶到團,台灣這邊的旅行社就是要比價格,誰的價格低,誰就能搶到團。」李先生說,「所以,台灣專做陸客的大型旅行社就發展出所謂的『一條龍』作法,每個環節都壓低成本,只靠購物站賺錢。」
專門做陸客生意的旅行社業者劉先生,呼應了李先生的說法:「一條龍,就只有購物站賺錢。」他說,這種作法的關鍵在於「賭團」,只要成本壓得夠低,若賭到一團購物金額夠大的,旅行社就能賺錢。另外,一條龍下的部分購物站漏開發票、逃漏稅等情況,也是壓低成本的作法之一,業者透露,只要調出旅行社實際接待的團數與人數,再對比報稅資料,就能發現蹊蹺。
在一條龍的供應鏈中,也包括車隊,「像大型旅行社會養車隊,以降低成本,如此一來,小型車隊也只能跟著殺價,永遠無法拉高價格。」李先生解釋了惡性循環的根源。
不過,低價車、一條龍的作法,至今尚不能定論就是這次悲劇的直接原因;遊覽車全聯會理事長魯孝亞就表示,「出事的車輛是向廠商進口整輛底盤,在台灣合法架裝,車輛組裝完成後,再去檢測、掛牌,是經過高規格檢驗!」而中華觀光精品協會祕書長張國榮也指出:「低價團不代表危險、沒有品質,難道廉價航空就代表危險嗎?這只是一種行銷策略。」
災難的導火線,仍待查驗。但低價思惟所引發的種種品質、安全疑慮,當然也值得趁此機會一併檢討,畢竟,我們不能等到下一樁悲劇發生時,才又循著導火線的導引,追查根本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