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006208 00900 00896 天氣 AI
投資理財
保險稅制
產業時事
職場生活
今周大耳朵 Podcast
富足今周起
幸福熟齡
ESG永續台灣
專題報導
今選頻道
存股助理
今周學堂
訂購優惠
活動報名

「共體時艱」、「給你學習」慣老闆6大藉口

「共體時艱」、「給你學習」慣老闆6大藉口

2016-07-18 14:24

近日有位經營公司、管理40位員工的網友在「Mobile01」發文表示:「台灣低薪的主因是放太多假!」引起網友眾多討論。

編按 : 工作到底是為了什麼? 當老闆列出一條條的願景,希望員工一同努力配合時,老闆本身又提供了員工什麼呢?
 
文/責任編輯 周佩穎

台灣職場勞資不平等的狀況早已不是新聞,為什麼慣老闆總是能振振有詞,認為千錯萬錯都是員工的錯?來看看慣老闆常見的6種症狀有哪些?

景氣不好,請大家共體時艱

這句話聽起來太耳熟「現在景氣不好,公司業績差,請大家共體時艱,一起努力團結……」

工作就是要賺錢啊!不然要幹嘛!如果純粹只要求員工有理想熱情,而絕口不提薪資報酬,員工不會去當義工就好嗎?

江湖上有句話說得好:「帶人要帶心,帶心要帶錢」薪資獎金絕對是員工認同公司和賣力工作的最大誘因。台灣人很熱情好說話,相信對大多數的員工來說,和公司共體時艱是沒問題的,只是景氣好轉,老闆有賺錢的時候,可別把員工當隱形人啊!只可共患難,不願共享福的公司,要求員工有工作熱情,根本就是緣木求魚啊!

「可以在這裡學到很多」=實習不支薪,試用期薪水低,扣薪明目多

很多時候,慣老闆需要找些免洗工具人,幫忙打打雜跑跑腿,之前這類職務還需要開個時薪工讀生職缺,但這幾年實習風氣興起,有些慣老闆卻以扭曲的角度看待,認為這是用免費勞工的大好機會呢!至於實習生來公司能學到什麼?才不關他的事

當然,實習制度對勞方來說,並非全然毫無價值,就算不一定有專人一對一的指導,但跟在正職員工身旁,一定多少可看出該職務的工作狀況和絕竅。如果有機會到公司各部門輪調,雖然辛苦,其實是件好事,因為更能了解這份產業的工作全貌,減少職場撞牆期,這樣的實習過程才是有價值的。另外,實習生自己的主動態度也很重要,記得把握機會多提問,就算公司是慣老闆,還是可能遇到好前輩,多問多賺!

反之,如果每天都待在辦公室,只要幫忙一些簡單瑣事,看來輕鬆,卻沒機會更深入認識這份工作的內容或專長的話,才是被利用了!就算拿到了實習證明,也未必對未來的工作有幫助。

畢竟,既然實習工作已經放棄薪資,就一定要找到其他價值。若發現自己每天都在做「重複、低技術性」的事,就該好好考慮這個實習工作是否值得了!

至於「試用期」,大多上班族都不陌生,也能接受,大多數人卻沒留意,不少魔鬼藏在細節中!例如在試用期只給基本工資(甚至更少),談好的薪水試用期要打8折......這類做法時有所聞。

大部分求職者在面試時只注意錄取後的薪資條件,少問了試用期相關規定,因此不少人是領了第一個月薪水後,才發現原來自己在「試用期」內的薪資條件與當初所談不同,這下子進退兩難,雖有些不甘,但為了保住工作機會,多半只能默默蒙受損失。

至於企業這樣做是否合法?目前勞動部和法院的見解不一致,有模糊空間,最好的自保之道是確認錄取後,就要問清楚試用期相關規定:「試用期薪資和正式員工一樣嗎?試用期多長?是否需要經過特定考核才算通過試用期?」

就算成為正式員工,某些公司還有許多扣薪內規,例如上班接手機1次扣200、遲到1分鐘扣50……慣老闆為了把員工薪水挖回來,總會想方設法立下各種扣薪名目。當員工的人,就算面試時沒機會問這麼細,報到第一天一定也要搞清楚公司是否有這類內規,否則將來荷包損失不說,每天上班都得提心吊膽怕被扣錢,無形的壓力也很大啊!

遇缺不補,把你當葉問,一個打十個!

走一個同事就會補一個新人?恐怕很多公司都沒這麼做。員工離職後,很少企業能做到完全無縫接軌,某些慣老闆甚至開始打算盤:「反正少一個人,工作其他人分著做好像也OK?先試試看搞不好也撐得下去,就省一筆人事開銷了!」

而對留下來的苦命員工,往往會用「你可以學到更全面」、「因為你能力夠,給你更多任務」等理由說服,當然還有最著名的「都沒有找到合適的人選,大家共體時艱……(以下說明請參考第一條)」

當然啦,這樣或許多少能鍛鍊自己其他能力,將來不是葉問也是鋼鐵人~但如果1個人做了2個人(甚至更多)的工作,老闆要不要也給2倍薪呢?再說,「能力因此增加」的論點也只對了一半,如果長期必須多工處理,就不容易在本業上持續精進,如果忙到筋疲力竭也只能勉強維持如常運作,對公司和員工雙方都不是好事啊!

如果上班已經全神貫注工作8小時還經常做不完,必須時常加班,就可能代表工作超量了!一定要找機會向上級反應負荷過重,假如一直悶不吭聲,就只能永遠當阿信啊!(而且慣老闆才不會對你唱《感恩的心》!)

下班假日LINE不停

有了LINE之後,老闆好像就忘了員工有下班這回事,隨時想到什麼就下達指令,讓員工感到莫名壓力,被迫在私人時間也要處理公事。甚至有些慣老闆還會冠上「責任感」、「向心力」這類大帽子,讓員工產生罪惡感,乖乖配合。

萬一不幸老闆是傳Line狂人,就算不得不回,也要回得有技巧,例如「了解,明天上班會立刻處理」,回覆時間也建議稍微拉長,大約控制在收到訊息半小時後再回覆。如果好傻好天真的秒回+使命必達,只會讓老闆變本加厲,從此認定你是該隨傳隨到的小李子啊!

你是白領,勞動節不放假

當低薪高工時成為所謂的業界常態,身為勞工,唯一能盼的,也就只剩下放假這個小確幸了吧!

但卻有個真實案例:老闆以「我們的休假制度都照公家機關走,所以勞動節不放假。」、「你們都是知識份子,怎麼會把自己當工人呢?」為由,宣布勞動節當天正常上班。實在很想問問這位老闆:「公務員調薪也會跟著調嗎?公務員的其他福利也完全比照嗎?」

先不說此番言論背後的職業歧視,這話還有另一個很大的謬誤--認為只有在工地、工廠的藍領階級才是「勞工」?!事實上,只要不是自行開業、是領薪水的工作者,都是「勞工」!醫師、工程師、老師、執業律師……統統算勞工的一份子。而且,適當的休假制度,本來就是勞工應有的權益。該位老闆這番說詞不僅荒謬,也違反勞基法,還是乾脆點讓員工放一天假,不會因此世界末日啦!

工作是你的責任,所以沒有加班費

「上班打卡制、下班責任制」這種萬惡「台式責任制」,早就引起不少民怨。但仍有不少老闆會依據員工下班的時間來判定是否認真。對此實在很想說:老闆們~別再相信沒有根據的說法了!喜歡員工晚下班是吧?一定會有耍小聰明或心生不平的員工,把下班的休閒拿來上班時間做,等下班時間到了再開始認真工作就好啦!

也有老闆振振有辭的說:「加班的人是自己效率不好,怎麼還要我付加班費?」這種似是而非的說法也令人氣得牙癢癢(啊不然你來做做看啊~看你動作會多快)表面上看來這話雖不能說有錯,但實務層面上,很多員工加班是因工作超量啊!
 
老闆啊,假如加班不用人事成本,你工作量還會給得剛剛好嗎?

 

劇情踩中社會痛點 沒一線大咖也人氣爆棚

 

真實世界的陸勇是血癌患者,從○四年開始服用印度仿製藥,到一四年七月被湖南沅江市人民檢察院提起公訴,團購非法藥品的犯罪行為長達十年,陸勇在一五年元月獲得撤銷起訴,短短不過兩年就上了大銀幕,火速搶拍上映。

 

今年暑假,中國的電影票房豬羊變色,《我不是藥神》成本不到人民幣一億元,七月五日上映,短短兩周就創下人民幣二十七億元(約新台幣一三五億元)的票房,而且還以每天人民幣四千萬元的金額創新高,估計將輕易超越人民幣三十億元,成為今年最高、史上第五的熱賣電影。

 

相反的,另一部動員無數資源、耗資人民幣七億五千萬元,號稱中國版阿凡達的《阿修羅》,雖然有梁家輝、劉嘉玲等超級卡司,以及當今地表上最昂貴的動畫技巧,卻只上映三天就被拉下院線。

 

其他原本被看好的暑假「大片」,幾乎都掛了。姜文導演的《邪不壓正》,被外界高度期待為《讓子彈飛》之後的另一部傳世巨作,行銷更是鋪天蓋地,結果大約就是人民幣六億元的票房收場,還不到市場專家預期的三分之一。

 

另外一部《動物世界》,是日本漫畫改編的科幻推理劇,劇情有天才宅男、賭博、局中局、計中計,還請來超級巨星麥可・道格拉斯、影后周冬雨加持,上映兩周,導演韓延就丟了白毛巾,向電影投資方承認失敗,認錯檢討。

 

《我不是藥神》裡面充滿了小市民煽情的情節,例如罹患白血病的老太太,對著警察哭求:「求求警察同志,別抓這個藥販子,他是唯一真的在幫我們忙的」,「我們不想別的,我們就想活命,就想活著。」電影院內的觀眾,跟著銀幕上的老太太,哭成一團。

 

如果說電影院真實反映了庶民大眾的人心,那麼民心的確出現了一八○度的大轉向。去年暑假《戰狼2》是超級愛國英雄片,「中國藍波」加上「中國隊長」在特種部隊高手冷鋒身上合體。

 

冷鋒獨自深入非洲,捲入瘟疫蔓延中的第三世界國家軍事政變,劇情充滿「犯我中華者,雖遠必誅」的民族情緒。

 

在中央政策全力鼓吹與民族情緒高漲的氣氛下,《戰狼2》創下近人民幣五十七億元、相當於新台幣二六六億元的票房,勇奪大陸電影票房史上的冠軍。

 

我不是藥神

 

我不是藥神

《我不是藥神》故事原型主角陸勇開設的針織品公司,電影上映後被擠爆。(圖/視覺中國)

 

白色巨塔嗜錢如命 「窮」成了無藥可醫的病

 

但今年的大賣片《我不是藥神》裡面則沒有英雄,每個角色都是小人物,都在無奈中掙扎求活。主角程勇是一個油滑勢利,賣印度神油的小商人,一開始只為了自己多賺點錢,隨著電影情節的發展,逐漸展現自我救贖的反省,最終擴大對血癌病友的人性關懷,電影也不避諱中國現在醫院嗜錢如命的惡質文化,許多台詞說出老百姓心中的吶喊,「命就是錢」、「只有一種病無法醫:窮病」。

 

高速發展中的中國醫療體系,存在大量貪腐、資本掠奪、有錢才有醫生的灰色運作;病人必須先繳錢,才能獲得醫療,窮人只要患上大病,就可能傾家蕩產。中國的醫保無法做到台灣全民健保的水平,目前規定「各省市統籌」, 發達與不發達省分之間的差異很大,還有,醫保存在「保小病不保大病」的問題,保障量大、費用低的正常疾病,但是像血癌這樣機率低、藥費昂貴的尖端治療,不論哪一省的醫保都跟不上。

 

○六年,曾任中國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局長的鄭筱萸,遭舉報在審批藥品過程,浮濫批准偽劣假藥,用兒子與妻子名義收賄,引發當時總理溫家寶震怒,在國務院常務會議要求徹查鄭筱萸的嚴重違法違紀問題,最後判處死刑。

 

鄭筱萸曾是中國藥界的頭號人物,從九四年到○五年主導大陸藥品審批生殺大權,出事之前還是中國藥學會理事長。藥廠、審批官員、醫院、醫生串聯起來的利益結構,牢不可破。

 

中國的醫生收入來源還沒有正常化,薪水極低,主要的收入來自病人的紅包、藥廠的回扣、手術費用的私人給付等,雖然各省市狀況分歧,大多數仍停留在台灣四十年前的狀況。

 

電影裡的主角藥格列衛,一直都在台灣的健保給付藥品清單裡,治療慢性骨髓性白血病的患者,以及急性轉化期(blast crisis)或加速期的患者,慢性患者每天四粒藥丸、二周一個療程,健保幫血癌病人付新台幣三·四萬元,情節裡沒錢就得等死的悲劇,台灣基本上不會發生。

 

不過,《我不是藥神》雖然從社會底層人民的角度,拍出了人性的關懷,卻仍然選擇了「仿冒」這條便宜的捷徑。

 

印度是全世界最大的仿冒藥生產國,「仿冒」解決了印度、中國、以及第三世界國家被政府遺忘的人民的需求,卻是全球藥界保護智慧財產權最大的漏洞。印度在七○年代訂定《專利許可法》,公開准許藥品仿製,九五年加入世貿組織後,對於藥品等智慧財產權也沒有提供具體的保護,估計印度現在仿冒藥品,還不是法律定義下的學名藥,產值占整個印度製藥業的七成。

 

「仿冒」在這部票房冠軍片裡成了萬靈丹。其實,《我不是藥神》本身就到處存在仿冒抄襲的影子,除了演員高超的演技無法仿冒之外,整部電影到處都是模仿韓國電影的痕跡,電影鋪陳的情節與韓片《辯護人》警察部門迫害學生的情節若合符節。

 

電影製片人徐崢在一○年主演公路喜劇電影《人在囧途》爆紅,兩年後自立山頭拍《人再囧途之泰囧》暴紅,大賺人民幣十三億元的票房,卻被《人在囧途》原創一狀告進法院,且在一四年被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判決抄襲敗訴。

 

我不是藥神

▲點圖放大

 

從韓、美抄到日本 凸顯中國「仿冒」特色

 

不過,徐崢顯然不在意抄襲的爭議,北京法院判他賠償人民幣五百萬元,只是《泰囧》十三億元票房的九年一毛。今年的《我不是藥神》,不避諱韓國電影的影子,劇情與美國《達拉斯買家俱樂部》雷同,最後還爆出宣傳海報直接抄襲日本漫畫《航海王》以及《我的英雄學院》,從韓國、美國、一路抄到日本,完全沒在避諱。

 

如同本文一開始所說,電影是反映社會人心的鏡子,宣揚仿冒藥品救人命的電影,晉身票房冠軍,反映的正是「仿冒,還是硬道理」的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價值觀。

(本文作者為紐約大學金融碩士,曾任金控公司副總經理)

延伸閱讀
股市血流成河,巴菲特卻狂賺119億鎂!股神2筆交易「連子孫都滿意」:傳家寶級投資5心法,散戶照做也能贏
股市血流成河,巴菲特卻狂賺119億鎂!股神2筆交易「連子孫都滿意」:傳家寶級投資5心法,散戶照做也能贏

2025-04-09

敦陽科、中華食...他48歲靠「配速持股法」月領10萬提早退休,7檔存股名單曝光:最高獲利124%
敦陽科、中華食...他48歲靠「配速持股法」月領10萬提早退休,7檔存股名單曝光:最高獲利124%

2024-04-12

00679B存股3年還在虧!失去「資金避風港」功能,20年美債CP值太低,連巴菲特都搖頭:投資債券你該注意的事
00679B存股3年還在虧!失去「資金避風港」功能,20年美債CP值太低,連巴菲特都搖頭:投資債券你該注意的事

2025-04-13

少年股神狂飆SAAB炫富,一次慘賠拋妻棄女跑路,淪為印刷工人「不敢再投資了」...股市生存2鐵律
少年股神狂飆SAAB炫富,一次慘賠拋妻棄女跑路,淪為印刷工人「不敢再投資了」...股市生存2鐵律

2025-04-16

「股神」巴菲特選擇沉默是一種立場?閃過股災身家增4200億,手握10兆何時進場?最快「這時」親解
「股神」巴菲特選擇沉默是一種立場?閃過股災身家增4200億,手握10兆何時進場?最快「這時」親解

2025-0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