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脫歐造成金融市場動盪,從金融重鎮德國法蘭克福到義大利銀行體系,都叫苦連天;
為了搶救危機,歐洲的超級QE,甚至你無法想像的負利率風暴,可能才要開始。
德意志銀行有一百四十五年歷史,員工超過十萬人,據點遍及全球七十幾個國家,德意志銀行的外匯交易量曾經是世界第一,投資銀行業務在華爾街「喊水會結凍」。
但,國際貨幣基金(IMF)卻在七月初發布了一個報告,稱「德意志銀行:當今全世界最危險的銀行!」報告中顯示,德意志銀行不僅風險最大,其美國子銀行,也是美國聯準會(Fed)進行壓力測試的三十三家銀行中,唯二沒有及格的墊底銀行。
曾經「喊水會結凍」 德銀股價竟跌至27年新低
去年七月一日才接任德意志銀行執行長的克萊恩,在二○○八年金融海嘯後,成功將經營困難的瑞士銀行(UBS)重整旗鼓。他接掌德意志銀行後,決定清理陳年舊帳,沒想到,去年第三季德意志銀行宣布高達六十億歐元(約二千一百億元新台幣)的單季巨額虧損,創下金融業史上最大紀錄。以金額來看,是○八年雷曼兄弟風暴時的兩倍,竟沒引發金融市場的恐慌,克萊恩處理危機的能力可見一斑。
長期的零利率,使傳統商業銀行失去資本累積的機能,德意志銀行過去仰賴大量的金融交易來維持獲利,但金融交易本身,卻有更大的風險,如今德意志銀行持有衍生性金融商品的曝險金額,是德國國內生產毛額(GDP)的二十倍、歐盟GDP的五倍,一有風吹草動,不只德意志銀行會破產,歐洲也將萬劫不復。
雖然克萊恩危機處理技巧高超,德意志銀行也沒能走出加護病房,去年十月德意志銀行股價一度狂跌,還守住每股二十四歐元防線;但從去年十月至今,公司股價不斷破底,如今跌到二十七年以來的新低,每股只有十二歐元。
▲點擊圖片放大
體質超糟 股東只能相信「招牌」
這家奄奄一息的龐然大物,還能維持生命跡象,真正的關鍵只剩「信賴」兩字。市場相信的,一是克萊恩扭轉劣勢的計畫(稱為二○二○年策略方案);其二就是「德意志」這塊招牌。德國財政部長薛伯勒曾發言相挺,並稱德意志銀行「基礎像岩盤那樣穩固」,讓德意志銀行的股東、債權人及客戶深信,堅強的德國財政必然是德意志銀行最後的堡壘,不會發生意外的風暴。
歐洲第四大經濟體 義大利經濟停滯已近20年
另一方面,南邊的義大利就沒這麼幸運了。
英國脫歐造成金融市場動盪,最大的受害者就是體質不佳的歐洲各大銀行。歐洲銀行股價指數,跌到歐債危機爆發的一一年至今的最低點,最大的受害者不是英國的金融機構,而是地中海的義大利。
義大利第三大金融集團、世界最老的商業銀行西雅那銀行(Monte dei Paschi di Siena,成立於一四七二年),股價過去一年暴跌八○%,公司總市值剩下淨值的一○%。這家分行逾兩千家、在全球有四十個據點、總資產超過一千七百億歐元(約六兆元台幣)。
整個義大利的金融業都被沉重的壞債、龐大的增資需求壓得喘不過氣,市場估計至少還需五百億歐元,才能避免銀行集體破產。問題是,義大利政府負債累累,根本無力拯救銀行,搖搖欲墜的義大利銀行體系,已成為歐盟的大包袱。
義大利雖是歐洲第四大經濟體,但從一九九八年至今,已將近二十年沒有經濟成長,高漲的失業率僅次於崩盤的希臘。義大利總理倫齊(Matteo Renzi)領導的民主黨,在今年的地方選舉慘敗給新興的五星運動黨,倫齊宣布將在十月進行國會改革的公民投票,用最後一次政治豪賭,來決定他自己,以及義大利的命運。
倫齊的對手、剛在六月高票當選羅馬市長的瑞姬,接掌的是更甚於柯P的爛攤子。
今年三十八歲、律師出身的瑞姬,是羅馬有史以來第一位女市長,她所屬的五星運動黨,主張推翻舊有的政黨,要把羅馬累積多年的爛帳清除,還給人民一個透明化的政府,瑞姬並誓言斷絕羅馬市府與黑道的往來。
羅馬是世界級的觀光大城,每年有近一千三百萬名遊客,但潮水般湧入的觀光客卻救不了羅馬經濟。瑞姬的羅馬市府,擁有高達五千億元台幣的債務,有些債務甚至可以追溯到一九六○年的羅馬奧運。
身為世界級的觀光大城,羅馬只有三條捷運,兩條高齡六十歲,新的C線一四年開通,比原訂足足遲了十四年。羅馬市府業務包山包海,有醫院、餐廳、幼兒園,個個都做到虧損;至於賺錢的收垃圾、環保生意,都外包給黑道。
觀光客帶來的財源,抵不過官僚的浪費與貪腐,瑞姬得面對一萬多名債權人,其中一大票都是羅馬的權貴。
「羅馬破產」雖是危言聳聽,但由總理倫齊發動、將在十月舉行的憲法公投(改變參議院的組成與權力),卻是更大的威脅。在英國脫歐的痛苦過程中,義大利是歐陸支持脫歐比率最高的國家。瑞姬所代表的五星運動黨等新興政黨,旗幟鮮明地反對憲法公投;十月之前,義大利勢必將引爆一場混雜著政黨對決、脫歐與留歐、國會改革、伴隨著銀行倒閉危機的綜合併發症。
義大利西雅那銀行是全世界最老的銀行,如今竟面臨破產窘境(圖/Getty)
「歐盟鬆綁法規救銀行」是歐元體系存亡關鍵!
面對政治與經濟的亂局,義大利中央銀行總裁菲斯可在七月八日發表了重要談話,他強調,義大利央行必要時,將對西雅那等金融機構提供救援,這席話給金融市場打了強心針,當天各銀行股價快速反彈,連德意志銀行都出現三%以上的漲幅。
菲斯可的講話如此激勵,是他甩開歐盟法規的束縛,表達全力援救銀行的決心。加入歐元體系之後,歐盟個別國家已無法採取美國金融海嘯時期的救市計畫,必須遵從歐盟規定,採用風險較低的注資方案,如此一來,義大利銀行的股東與債權人,都要承受比率龐大的損失,而且會引發倫齊政府倒台的政治風暴。
但是,如果為了拯救德意志銀行與義大利多家銀行,歐洲央行與歐盟恐怕必須鬆綁法規,讓各國央行依據自己的狀況,各自注資給國內有財務危機的銀行,或許歐洲金融體系,就能看到曙光。這是對歐洲政治智慧的考驗,是歐盟、歐元體系生死存亡的關鍵決定,更是牽涉包括台灣在內的全球金融安定的最後防線。
果真如此,歐洲的超級量化寬鬆(QE),或者無法想像的負利率,可能才要開始。
(本文作者為紐約大學金融碩士,曾任金控公司副總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