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道上,位於肯亞的全球第三大難民營卡庫馬,設立已二十多年,目前收容來自鄰近各國二十二萬難民;然而遠離了內戰頻仍、饑荒的祖國,新的家依然不安穩,飢餓、教育和生存等各種問題,仍天天上演著。這裡是貧窮的核心,是每個世界公民都應該上的一堂公民課。
戰亂、貧窮等全球難題的後遺症 這裡,是世界第三大難民營
六月的黃昏,烈日曬得人發昏,塵土飛揚的遠處,駛來兩輛印有聯合國難民署(UNHCR)字樣的卡車,車上載的一四四人,一語不發、臉上帶著惶恐不安,拎著僅有的家當,進入了這個位於肯亞與南蘇丹邊境一百公里的「卡庫馬難民營」。這裡是世界上第三大難民營,也是無數難民重新開始的希望。
在他們到來之前,卡庫馬難民營早已滿載,臨時收容中心負責人柯林斯(Collins Onyango)皺眉說:「收容中心已經收容了兩千人,加上今天進來的,就有二一四四人,超過我們的負荷。」而牆壁上的統計數字,說明了整個營區的人口總數:超過二十二萬人, 是標準收容人數十萬人的兩倍多。
為了逃離內戰頻仍、乾旱的家鄉,從一九九二年起,來自鄰近的剛果、南蘇丹、蘇丹、波隆地、衣索比亞、烏干達等國家的人民,陸續來到東非國家中相對較穩定的肯亞。「難民營裡涵蓋了各種問題,包括教育、糧食、健康、水資源、生計問題等等。」聯合國難民署卡庫馬辦公室代理負責人韋倫特(Valentine Ndibalima)說。
卡庫馬難民營坐落於肯亞西北方的圖爾卡納郡(Turkana County),面積十二平方公里,大約六○六個台北小巨蛋大。在熱帶沙漠的氣候中,長年面臨乾旱、沙塵暴、平均溫度攝氏四十度的高溫、瘧疾與霍亂等疫情,本就居住不易,是肯亞最貧困的省分之一。
廚房裡蒼蠅漫天飛舞
雖然有提供免費三餐,但也只是勉力維持。《今周刊》記者跟隨世界展望會到卡庫馬難民營參訪,時間是當地下午五點多,只見長長的人龍排隊等著領取食物,在蒼蠅漫天飛舞的廚房裡,地上有許多大桶煮好、勉強看得出穀物形狀的紫色糊狀物,廚師根據難民手中的家戶人口資料,一個人挖一湯匙,沒有配菜、沒有湯,就成了今日的晚餐,一拿到食物,許多人就坐在地上,開心地用手挖著吃。
住宿的地方,是沒有燈、沒有空調、沒有門板和窗戶的低矮泥土屋,不要說隔間,一個帆布簾子隔著的,就是一個家庭。「等待的時間可能超過一個月,其中若有殘疾、懷孕或是無大人陪同的小孩,會轉介到國際組織。」柯林斯說,本來預估二○一六年新來的難民人數約九千人,但是僅一到五月,已經七千人了。
負責營區內部分糧食援助、教育等工作的世界展望會國家糧食援助方案經理湯馬斯(Thomas Turus)表示,肯亞政府雖然擔任難民營的安全和管理,但主要的教育、物資發放、人道救援、水資源、性別暴力問題處理等,是由聯合國難民署負責,和各種NGO(非政府組織)團體如世界糧食計畫署(WFP)、世界展望會(WV)等十多個組織,長年幫助這些難民。
一分鐘看卡庫馬難民營
Kakuma Refugee Camp
成 立:1992年
位 置:肯亞的西北方與南蘇丹的邊境處
難民人數:22萬人
主要來源:肯亞周邊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