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4/16)今周刊舉辦了「妳的世代,我們的未來-」,邀請到蔡英文分享「我的少女時代」,求學歷程以及如何生存的能力。
演講中,蔡英文表示,她從小到大的求學歷程,其實並不若一般人想像的順遂,小學適逢第一屆國中免試升學,她聽到的當下反應,就是把參考書丟掉。考上中山女高後,第一次的段考,全班五十八人,她考了五十一名,父母親一度擔心她畢不了業、建議她乾脆去考高職謀取一技之長就好。
一直遲至高三,蔡英文才突然開竅,抓到考試的要領,成績漸入佳境。本來個性內向的她,想讀不須與人接觸的歷史系,但最終她和父親妥協,考取台大當年最後一個志願—法律系。不過,相較於有系統、組織化的現代教育,當年台大法律系的老師來自日本、美國和中國各省,口音和教學方法迥異,她坦言,從大一到大四的課程都聽不懂,卻又必須在每場考試中求取及格、畢業,相當程度培養了她生存的能力。
研究所和博士班階段,截然不同的教育方式,深深影響了她。在美國康乃爾大學念法學碩士時,老師的授課方式,是事先要求學生讀各種法律個案,進到教室後,並不上台授課,反而是以一連串的問題,輪番考倒學生,常有人壓力大到需要吃藥。「這種蘇格拉底式的教學法,透過問問題,強迫你去建立自我的思考、邏輯、價值,挑戰你對自己的信心。」蔡英文說,如同法律解決的是人與人衝突,沒有標準答案,需要折衝找出最適合的解決方法,這就是人生。
至於在倫敦政經學院攻讀博士時,蔡英文回憶,學校要求學生從根本去追尋問題的根源,她說,博士生涯所有的修課、題目訂定都是自己要規劃,老師只是被動的從旁協助,「這是一種很好的訓練。」
總結求學過程的心得,蔡英文對在場的高中生提出建議,包括四個需要擺脫的迷思:「我還很年輕,不需要承擔責任」、「念完高中一定要念大學」、「只要專心唸書就好,不要管外面發生什麼事」、「只要做有學問的人,卻不管生存的能力」,她認為,這是高中生必須打破的既有迷思。
此外,蔡英文也對在場同學提出了必須培養的四個特質,分別是「好奇心」、「勇敢冒險的能力」、「想像力」和「擁有叛逆期」,這些都是面對人生種種挑戰,能夠生存下來的要點。
【妳的世代,我們的未來】論壇直播影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