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一一年三月十一日,日本福島縣第一核電廠因地震受損輻射外洩,使居民有家歸不得。
五年了,當地經濟逐漸復甦,但對人心的衝擊不滅,復原日遙遙無期。
日本三一一大地震即將屆滿五年。五年的時間不算短,可以念完一所大學,可以讓一個孩子從兒童變成少年;但是對福島核電一廠附近的居民來說,五年,每天就只是時光白白流逝,什麼事都不會改變。
時間回到一一年三月十一日下午二點四十六分,日本東北地區發生芮氏規模九的地震,引發了海嘯。位於福島縣的福島第一核電廠,設備因此受損,輻射外洩,核電廠半徑二十公里內的民眾必須避難。
現在,福島縣的狀況究竟如何?
經濟命脈受損 農產品被貼「有毒」標籤
福島縣的經濟因震災後重建需求,建設和個人消費都從谷底攀升。日本銀行(央行)福島分行今年一月對福島縣經濟概況的評估,是「緩步復甦」,公共投資和住宅投資維持在高水準、個人消費緩慢復甦、企業投資穩定成長。
不過,這些正面形容詞,卻還沒能為這個核災城市有效「消毒」。
首先,輻射汙染仍未遠離。雖然距離福島第一核電廠六十二公里的福島市,輻射劑量已從一一年四月的二.七四微西弗/小時,降到○.一八微西弗,但仍高於正常值○.○六至○.一二之間。在官方公布的避難地圖上,沿著福島第一核電廠的西北方一路看去,仍是一片代表「不適人居」的粉紅色區塊;而核電廠所在的大熊町某些區域,輻射量甚至仍達十二微西弗以上。
此外,福島縣的經濟命脈──農業,至今也仍被「毒」所困。日本四十七個都道府縣中,一○年福島農業人口高居第三;水稻、蘋果、蜜桃、小黃瓜等作物採收量都排名全國五名之內,農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核災發生後,「有毒」的標籤一直如影隨形,農林水產業的產值都大減。
例如原本採收量排名第二的蜜桃,一○年每公斤四三九日圓,約是全國平均價格的九成;一一年核災發生後,全國平均價格是每公斤五○七日圓,福島則只有二二二日圓;一五年福島的蜜桃上漲到每公斤四二九日圓,但僅是全國均價五七七日圓的七四%。類似的情況,也出現在當地生產的米與和牛等農牧產品上。
人口移居外縣市 婦女、小孩外移人數最多
為了恢復外界對福島縣農產品的信賴,當地政府這幾年來積極消毒,例如剷除表土、高壓沖洗樹皮等,盡可能地為農耕地清除汙染,但人心的恐懼與排斥仍難褪去。過了五年,農產品在市場上的交易價格,好不容易回到災變前的七、八成,但當地不少農民悲觀地認為,只要被貼上「福島縣生產」的標籤,即使再過十年,消費者仍然不能百分之百地安心食用。
揮之不去的悲觀情緒,宛若籠罩福島的另種無形之毒。
二月二十日,一部名為《傳承大地》的紀錄片在日本上映,講述一位福島縣須賀川市農民的故事。這裡,距離核電廠大約六十五公里,樽川和也的父親耗費一生心力在此務農;十年前樽川和也大學畢業後,回家幫父親的忙。
核災發生兩周後的三月二十四日,六十四歲的父親收到一張傳真,要求農作物停止出貨。第二天,他自殺了,對兒子留下的最後一句話,透露了不可承受的沉重與絕望:「我不應該勸你從事農業的。」
「父親曾說過,沒有好的土地,就沒有好吃的蔬菜。」樽川和也說,對於以土地為傲的農民,土地毀了,也等於扼殺了他的生命。導演井上淳一則說,想透過電影告訴大家,核災還沒結束;一種不願想像明天的悲觀,是福島縣民的另一種災難。
今年元月一日時,福島縣人口為一九一.一五萬人,比五年前少了逾十一萬人,其中女性減少幅度尤其大,主因是媽媽們擔心小孩受到傷害,選擇外移。
為福島核災居民打官司的律師馬奈木嚴太郎說,他看到福島縣民非常自責「當初沒有強烈反對設核電廠」,他說:「當地居民很懊惱,讓自己的下一代繼承了被汙染的環境,也希望其他地方不要受到和自己一樣的傷害,因此主張廢止核電。」
當地居民又是怎麼想呢?一位不願具名的當地人說:「不去想輻射的事,不對政府有期待,也不對未來有期待……。就是,普通地活著。」
▲點擊圖片放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