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股市一向是成也電子,敗也電子,只要台積電、聯電發動攻勢,股市通常是漲勢居多。不過去年底,當股市金融市場為了延長交易及跌幅從三.五%恢復為七%而憂慮不已的時候,一直以來集一切利空之大成的金融股卻扮演了救火隊的角色。
十六家新銀行的市值等於一家威盛
居高不下的逾放比率,再加上外國知名媒體頻頻點名台灣將發生金融風暴,從英國︽經濟學人︾到美國︽商業周刊︾,大家異口同聲說,台灣金融風暴躲不掉。而股價跌跌不休,資產頻頻縮水,企業危機頻傳,銀行在利空淬礪之下,幾乎無從閃避,銀行股也幾乎成了棄嬰,股價會淪為雞蛋、水餃,這是多數資深投資人難以理解的事。
以去年一年的股價表現來說,股價掉到二元以下的就有四家,包括東企的一.四五元、高企的一.七四元、僑銀的一.七六元及泛亞銀行的一.八元。股價掉到五元以下的新銀行則包括:大安銀行四.四一元、聯邦銀行四.四三元、萬泰銀行三.○七元、亞太銀行四.二七元、安泰銀行四.五四元、大眾銀行三.五元、遠東銀行三.五五元及寶島銀行二.四八元等九家,十六家新銀行居然有九家股價不及九元。銀行股股價從乏人問津到跌跌不休,從股價一看便知。
銀行股的慘,用總市值來看就可看得很清楚了,民國八十年十六家新銀行陸續創設,將近十年光景,在去年股價最低的時候,十六家新銀行的總市值跌到剩下一三一五.九三億元,大概只有資本額的六成多。而十六家銀行的市值加起來居然與一家 IC 設計公司威盛相差不多,而全體銀行總市值加起來只有一兆二一九六億元,五十五家上市上櫃金融股全部的市值居然比不上台積電加聯電。
不過凡事物極必反,當銀行股被市場棄如敝屣之際,積極的大股東卻逢低承接,若以元月五日的收盤價來看,台股從四五五五點才剛展開反彈,友聯產險即從三.七三元漲到九.八元,漲幅居然高達一六二.七三%。大股東有財務壓力的中聯信託從二.二八元漲到五.四元,漲幅也高達一三六.八四%。
外資輕而易舉即可拿下銀行經營權
除了友聯產險與中聯信託漲幅逾倍以外,不少具代表性的個股,如中銀從一六.六元漲到二六.七元,漲幅達六○.八四%,中信銀從一五.二元漲到二四.二元,漲幅也達五九.二一%。逾放比偏低的台北銀行從一一‧三五元漲到一九‧九元,漲幅達七五‧三%,積極打消呆帳的高雄銀行從六‧一元漲到一一元,漲幅更達八○.三二%,新銀行股裡業績表現最好的華信銀行從一一.二元漲到一六.九元,也漲了五○.八九%,台新銀行從一二元漲到一七.五元,漲幅也有四五.八%。銀行股的表現一向落後大盤,這一次居然扮演大盤止跌「春江水暖鴨先知」的角色,意義不同凡響。
台灣金融業的苦難,源自八○年代土地神話後的泡沫經濟,近十年來土地資產跌價,股市暴跌,資產縮水的後遺症,使銀行呆帳壓力有增無減,再加上台商大規模投資中國,產業空洞化危機日復一日,而台灣銀行家數之密堪稱世界第一,銀行業經營困境百上加斤,逼得新政府不得不勇於面對金融問題。
去年底,金融合併法通過,銀行合併案有了具體法源依據,使台灣銀行業重組向前跨進一大步。另外一方面,政府全面開放外資,在銀行法修改關係人持股上限可達二五%之後,外資在投入台灣股市的上限解除後,很容易拿下台灣銀行業的經營權。
例如目前外資持有華信銀行股權已達三八.六九%,幾乎可拿下經營權。以去年十二月二十九日股市跌到四五五五點,新銀行最低市值只有一三一五.九三億元來算,外資只要砸下三三○億元的台幣,即可全面控制所有新銀行二五%的持股,即使用三千億元即可控制所有金融股二五%股權,這等於不到一百億美元就可辦到的事。
大陸銀行股物以稀為貴
台灣的銀行股股價低賤,在未來兩岸從小三通到大三通,尤其是政府有意規畫中資來台,假如外資突然變成中資,中國很容易掐住台灣的脖子,因為只要十億美元就可掌控全部的新銀行,不到一百億美元就可以掌控所有上市上櫃的金融股,這比買戰機或戰艦要容易太多,怪不得有人驚呼台灣經濟命脈的罩門已完全暴露在中資銀彈的射程範圍之內。
這十年來台商赴大陸投資前仆後繼,是看中了中國廣大的市場,廉價的物價與勞力成本,在中國大陸,東西樣樣比台灣便宜,例如一個鴨梨,在大陸一個可能賣一元人民幣,但是台灣可以賣到三十元一個,在台灣請一個工人,在大陸可以請十幾個人,但如果是講到銀行股,那麼肯定大陸的銀行股比台灣的貴很多。例如最近光大銀行以每股一四元人民幣增資,單單增資股款就足夠掌握五家台灣新銀行的經營權。
目前台灣有五十二家上市的金融股,中國大陸的銀行股則是物以稀為貴,從最早的深圳發展銀行在一九九一年於深圳A股市場掛牌以來,到了去年才有第二家上市銀行股浦東發展銀行在上海A股市場上市。到了去年十二月十九日,號稱是中國第一家民營銀行的民生銀行以每股十一.八元人民幣在上海A股市場掛牌,民生銀行這次為了上市增發三.五億股的A股,輕輕鬆鬆從市場取得四一億元人民幣資金。民生銀行上市造成股民瘋狂搶購,上市第一天,股價就創造了單日七八%的漲幅,股價一度衝到二一元人民幣。
民生銀行是在一九九六年創立,最大股東是中國十大富豪之一的劉永好兄弟,約有八成以上的股權是非國企的股東,三大官股是上海市財政局、上海實業與上海信託投資公司。民生銀行具有民營色彩,由於經營較具創新與活力,使得民生銀行上市後威力遠超過上海浦東發展銀行與深圳發展銀行。
大陸潛藏的呆帳問題不會比台灣輕微
目前民生銀行市值約二三五億元人民幣,折算台幣約一千億元台幣左右,把三家上市中國銀行股深入剖析來看,浦東發展銀行市值四九六.七億元,約二千億元台幣,深圳發展銀行總市值約二七九.八億元,約台幣一千多億元,對照民生銀行總資產四八六.一億元人民幣,浦東發展銀行總資產一一三三.九億元人民幣,深圳發展銀行總資產四九七.三億元,台灣的銀行股股價實在委屈很多。
例如民生銀行總資產是總市值的一.六倍,上海浦東發展銀行是二.二八倍,深圳發展銀行是一.八倍,反觀台灣的銀行股,彰銀總資產一兆五六一億元,市值只有五三三億元,總資產居然是總市值的一九.八倍,一銀是一三.八倍,即使是中國商銀也有九倍,換句話說,台灣的銀行股即使是上兆的總資產,市值卻達不到一千億元。
中國大陸潛藏的金融呆帳問題絕對不會比台灣輕微,例如九九年中國國有銀行系統不良資產撤帳就高達一兆二千億元人民幣,大陸金融體系千瘡百孔,銀行股股價都能維持在一五至二○元人民幣之間,完全是因為物以稀為貴及未來高速度的成長。例如民生銀行在九九年底總資產是三六五億元人民幣,預計二○○三年總資產可達一千億元人民幣,平均每年可成長五○%。上海浦東發展銀行預計在二○○三年可達二千億元人民幣,每年可成長二○%。
為了改善大陸銀行業經營品質,中國證監會正加緊大陸銀行上市的腳步,今年中國在香港的旗艦中銀集團在香港重組後準備在香港掛牌,預計集資四○至五○億美元,是僅次於中國電信上市的大案,除此之外,在民生銀行成功上市後,光大銀行、華夏銀行、招商銀行、平安保險都表達強烈的上市意願。大陸的銀行股一上市就引來股民搶購,股價都在每股淨值的二.五倍以上,一家民生銀行不會比台灣的台新銀行或華信銀行好,可是市值卻達台幣近千億元。
銀行股股價已反映兩岸優劣
其實兩岸都對金融問題傷腦筋,不過中國官方趁著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前夕,為了因應國際金融一體化的新形勢,中共財政當局積極進行改革,一是規定中小金融機構註冊資本金必須達到三億或五億元人民幣,並督促中小金融機構進行聯合或重組以壯大資本實力,其次是全力整頓約三千家的城市信用社,發達城市不再保留城鄉信用社而重新組建為城市商業銀行。
三是設立資產管理公司,負責處理中、農、工、建四大銀行呆帳問題,中國國內銀行合併案早在一九九七年已加速進行,單是這點就比台灣有決心。四是大陸十家由民營企業獨資擁有的區域性民營銀行將獲准成立,首批四家發起的股東已確定為浙江泰隆、瀋陽瑞豐、陝西長城及江蘇申達。
未來這些銀行一旦成立,中國金融業的發展將走向市場經濟。目前由寶成蔡家提出申請的華一銀行也可望在今年加入營運。假如資本市場可以快速壯大中國銀行業發展的聲勢,那麼大陸高不可攀的銀行股股價對照身繫台灣命運、但低賤程度全世界僅見的台灣銀行股股價,兩岸之間的優劣勢老早已反映在銀行股的股價上面。
從去年底以來,台灣全面開放外資,接著小三通,今年兩岸很可能同時加入世界貿易組織,然後解除戒急用忍、大三通,到引進中資,很可能陸續浮上檯面。兩岸敵對狀態可能逐步解除,經濟可能替代武力,但是如果一家上海浦東發展銀行即可買下全部十六家台灣新銀行,或是三商銀,或者是中銀加世華加交銀,在外資投資上限解除後,中資只要迂迴曲折搖身一變成外資,將資金有計畫地滲透進入台灣,台灣的銀行很有可能被中共所掌控,這絕對不是天方夜譚。
阿扁須極力桿衛股市護城河
去年台灣股市從一○三九三崩跌而下,四大基金在八千點進場護盤慘遭滑鐵盧,繼而國安基金又奮力捍衛六千點大關,照樣失效,除了電子業景氣快速逆轉的原因之外,銀行股股價重挫,有如政府的護城河被攻陷般。放眼全世界,健全的資本市場必須有健全的金融,即使在泰國也可以拿出盤谷銀行,在菲律賓也有國際級的首都銀行,而在台灣去哪裡尋找一家國際級的大銀行?
香港股市可以力守一萬五千點,港股高枕無憂,除了有大陸當後盾之外,香港銀行股展現國際化與強勁競爭力是關鍵。這其中匯豐控股就撐起港股半邊天。以元月五日收盤價來看,匯豐控股收盤一一六港元,總市值達一兆七四六億港元,匯豐控股股價頻創新高,但是本益比仍只有一八.四倍。今年香港表現最出類拔萃的銀行股則是恆生銀行,元月五日恆生銀行收在一○六港元,本益比二○倍,市值也達二○三○億港元。在香港,中資的中國移動、中國聯通與李嘉誠的長江實業、和記黃埔、盈動,正好與匯豐、恆生銀行形成鐵三角的組合,是香港股市不可或缺的鐵三角組合。
在台灣的資本市場,銀行股必須是捍衛股市的護城河,假如護城河潰堤,股市必定是兵敗如山倒,如果台灣的金融股股價任人棄置,那麼我們幾乎可以預期中資將比解放軍更早搶灘台灣。阿扁總統上任後,在野聯盟指責阿扁造成兩岸關係不安是台灣經濟走衰的根源,殊不知阿扁上任以來,兩岸關係之好,比起李登輝主政期間動輒來個「兩國論」震撼不知好了多少倍。
為了改善台灣經濟,阿扁在紅頂商人壓力下,為戒急用忍鬆綁,極盡柔軟之能事投中共之所好已成必然趨勢,未來這一年,我們可以發現,中共除了對台灣政治人物發揮高度政治影響力外,中國的資金也可能在台灣經濟層面扮演重要地位。目前有些股價低得如雞蛋、水餃的公司,很有可能被中資借殼上市,尤其是掌控台灣經濟命脈的金融股,如果中資在台灣既蠶食又鯨吞,台灣的命根子恐怕不知不覺落到中資手上。阿扁政府必須有所警覺,將銀行股當成資本市場的護城河,趕緊為銀行呆帳清理加一把勁,在銀行合併的大動作上也要更有魄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