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烏地阿拉伯和伊朗衝突在數日內拔高,兩國斷交,油價與恐慌指數雙雙攀升。中東火藥庫是否一觸即發?油價走勢是否隨之逆轉?
二○一六年第一個開盤日,全球股災。當日,中國A股重挫六.九%,亞股跟著紛紛倒地;緊接著,歐美股市也接連傳出災情。股市巨震的原因不只一個,包括人民幣離岸匯率創下八月以來最大單日跌幅、中國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連十月下跌,以及沙烏地阿拉伯宣布與伊朗斷交等。
其中,「沙伊斷交」最令市場感到意外。被標誌為「二○一六年第一隻黑天鵝」,它,值得擔心嗎?
首先來看事件緣由。一月二日,沙國處決什葉派的知名教士尼姆(Nimr al-Nimr)。沙國屬遜尼派,伊朗篤信什葉派,兩派向來勢不兩立。處決尼姆的消息立即引發伊朗民眾不滿,並有群眾攻擊沙國駐伊朗使館,最終導致沙國宣布兩國斷交;沙國同盟蘇丹、巴林也相繼跟進。
地緣政治與油價波動,是各界公認的一六年兩大不安因子;而這起事件,也就直接牽動這兩條敏感神經:斷交消息傳出後,西德州原油期貨一度上漲三.五%;恐慌指數也由一五年底的十六瞬間飆到二十三。
不過以目前的情勢判斷,這隻黑天鵝應該只會迅速掠過,「這是一個再簡單不過的事件了。」摩根士丹利在第一時間發表報告,為事情定調。
OPEC更難達成減產共識
在地緣政治風險方面,預料不致擴大,「因為伊朗的反應會非常謹慎。」報告指出,伊朗一五年剛解除經濟制裁,正準備享受得來不易的和平紅利,此時若將爭端擴大,對伊朗來說代價不菲。另一方面,由於宣布斷交的是沙國及其同盟,伊朗相對被動,只要伊朗沒有太過挑釁的回應,沙國也就沒有擴大爭端的合理性。
至於沙伊斷交是否將造成油價飆升,目前的答案仍是否定,原因是「油」戲規則已改,OPEC(石油輸出國組織)的影響力早已大不如前。七十年代,OPEC產油量占全球六○%,具備制定油價的能力,但如今產油量滑落至僅占四○%,動搖油價的能力明顯減弱。
此外,「在事件爆發後,OPEC國家更難達成減產共識了。」摩根士丹利的報告指出。
「除非沙國真的做出令伊朗忍無可忍的事,否則,油價應會在三十五至四十美元左右徘徊。」這是摩根士丹利報告的最後結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