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全球最大的新藥廠,就要誕生了。不過,它的出生,卻招來投資人的質疑、政治人物的怒罵。輝瑞與愛力根的購併案,為何爭議如此巨大?在避稅之餘,他們還有什麼問題?
若通過審核 將成全球市值最高藥廠
愛力根除了生產肉毒桿菌素(上圖),在眼科用藥等小分子藥都有布局。(圖/Bloomberg)
論營運 合併後,無法發揮一加一大於二綜效
未來展望令人搖頭 EPS明顯成長 要等兩年
不只是綜效,輝瑞提出的未來展望數字,也令人失望。根據輝瑞預測,直到二○一七年,新公司的EPS(每股盈餘)都不會有所提升,直到一八年,才有約一○%的成長。一樁眾所期待的世紀聯姻,對EPS影響卻要兩年後才看到。而且,德意志銀行分析師也指出,就算是遠在兩年後的EPS提升,都需要透過財務操作,例如公司買回庫藏股、降低股本,以「擠」出EPS,而不是靠本業強化,更加難以說服投資人。
看布局 欠缺大分子藥研發技術,還是吃不到大餅
從新藥布局的角度來說,這個購併案也無法提升輝瑞太多火力。綜觀全球製藥市場,可以粗略分為「小分子」化學藥及「大分子」生物藥。小分子藥就像阿斯匹林等我們耳熟能詳的藥物,雖然用量大,但因研發技術低,因此一旦專利過期,每個人都可以合法仿製出一樣成分、一樣效果的「學名藥」,利潤很快就被瓜分。
以輝瑞最有名的小分子藥「威而鋼」為例,在一一年專利陸續過期前的高峰期,全年銷售高達一二七億美元,占輝瑞營收的二七%。但在專利過期後,全球藥廠紛紛仿製,一五年第三季,威而鋼只貢獻輝瑞藥品七%營收。小分子藥的興衰,可見一斑。
反觀大分子藥,則是針對癌症、罕見疾病等的重量級藥物,因為研發門檻高、成本昂貴,被少數大廠掌握。這也是為何一四年全球銷售量最高的十種藥物中,有七種就是大分子藥;全球學名藥市場中,高達八成都是容易仿製的小分子藥,僅不到兩成是大分子藥。
生技產業分析師、台灣工銀證券投資顧問廖昌亮指出,輝瑞本來就是全球小分子藥霸主;而愛力根的強項也是小分子藥,及專利過期後的學名藥產品,兩家公司在大分子藥的布局都有限。「輝瑞買下愛力根,頂多可以在專利過期時與愛力根合作,搶先發行學名藥。但是,全球新藥市場,大分子藥仍是王道!這對輝瑞比較欠缺的大分子藥研發能量,沒有幫助。」
新藥研發遇瓶頸 美國避稅收購案層出不窮
廖昌亮指出,如果這項購併案唯一的亮點是避稅,也可以看出輝瑞在研發新藥上的窘境。「我們觀察,這只是一個開始,關鍵就是輝瑞的下一步。」因為輝瑞用股權購併,沒有動用到手上的現金。摩根大通分析師預估,新公司將在財務上有很大彈性。「所以,它可能會用這些錢再去購併新公司,布局大分子藥。」廖昌亮指出。
不過,輝瑞大剌剌地透過購併避稅,美國政府自然強烈不滿。在購併案宣布之前,美國財政部及時發表了美國稅制的新規定,要限制美國企業將海外業務收入轉移給新註冊的海外母公司,顯然就是衝著輝瑞而來。不過,沒有人認為這招有效;法人及媒體都指出,只要輝瑞將新公司持股維持在六○%以下,就可以輕易地避過規定。
事實上,輝瑞不只是單純激起美國「邪惡大公司」的批評,也有人開始討論美國的稅制,在當今租稅競爭的環境,是否需要改變。《華爾街日報》就指出,美國二五%的公司稅遠高於世界其他國家,企業出走是理性且合法的舉動,利用「愛國」作為道德約束,無法提升美國的競爭力。
輝瑞併愛力根,雖然對台灣生技新藥並無太大衝擊,但是延伸出的租稅競爭問題,值得台灣參考與借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