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的部分,很明確,馬英九在國際面前就「一中」原則做了清楚的背書,這是中方最大收穫。「得」的部分,則是馬英九個人利益有所得,但絕對不是國家有所得。
《今周刊》問(以下簡稱問):如何評估馬習會對台灣的得與失?
張榮豐答(以下簡稱答):馬習會強調的都是「民族主義」,不管是習近平講的「我們是打斷骨頭連著筋的兄弟之情」,還是馬英九強調的「一個中國」,都是民族主義。但台灣最需要強調的是能與中國對等、維持尊嚴,還有台灣已經民主化的區別,可惜這些部分完全看不到。
領導人見面當然是大事件,很多人認為,只要領導人見面就是成就;但我們要問的是,這個見面的代價是什麼?實質得失是什麼?
「失」的部分,很明確,馬英九在國際面前就「一中」原則做了清楚的背書,這是中方最大收穫。
「得」的部分,則是馬英九個人利益有所得,但絕對不是國家有所得。不管馬英九將來有沒有獲得諾貝爾和平獎,歷史上總會說他是開啟了兩岸領導人會面;但對於國家利益來講,我沒有看到。
馬習會開頭的講話,習近平與馬英九的高度非常不同,習近平以民族主義為核心向國際做政治宣示;馬英九很可惜,沒有善用台灣優勢,也沒有把台灣人期待的一中各表在國際面前做出宣示。
馬英九如果這樣講,我相信大家會覺得他很有高度,但是他沒有。
從馬英九拋出的議題來看,不只高度不夠,也沒有實質內容。譬如撤飛彈,就算把福建沿海飛彈撤走,從雲南、東北照樣可以打到台灣,這是實力原則。和平是靠實力,不是靠一紙協議,不是靠兩個人見面。如果你相信一紙和平協議(目前還沒有),甚至為此把國防預算削減,國際上就形容得很精采:「和平協議將形同向對方發出侵略邀請函。」
馬英九提出的五點內容,前兩點是鞏固九二共識、降低敵對狀態,這是附和對方;第三點擴大交流是空話,因為現在就已在擴大交流,而且很多交流也不是一廂情願、求來的;第四點設熱線,其實有沒有提升到陸委會主委層級不重要,陸委會副主委一定會向主委、總統報告,如果高度是領導人,為什麼不提總統?第五點振興中華則只是演講結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