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三十年前,工資上漲是台廠外移的最大推力;今時今日,自由貿易協定成為廠商投資海外的主要拉力,從TPP生效的那一刻起,十二個成員國間邁向零關稅的鐘開始倒數計時,台灣如不能加入,廠商只好被迫出走。
一九九八年紡織業紛紛前往東南亞投資時,包括力鵬所屬的集團仍堅持根留台灣,秉持「西進、南進,不如上進」原則,他們的紗線、布料輸往日本,且年年穩定增加。
力鵬更透過擴廠,成為全球第二大的尼龍粒廠,且研發出可省略大部分染整製程的原抽色紗,集團年營收超過四百億元,總部與工廠仍始終堅持留在台灣。
被逼著出走! 廠商找低關稅處投資 越南成首選
雖然具體項目與投資規模尚未定案,但力鵬的決定,可以看出TPP是逼使台灣廠商出走的最後一根稻草。
以紡紗產品為例,越南、日本、美國是台灣紡紗產品出口的前三大市場,平均稅率分別為五.○六%、五.五%和九.三六%,一旦TPP國家彼此的逐步降稅啟動,被排除在外的台灣就硬生生比別人多出五%至一○%的關稅;換句話說,想做美國、日本的生意,也只好到越南布點。
為何台廠紛紛投資越南?寶成集團策略投資部副總李韶午分析,寶成在三年前,跟著客戶到飛到河內開研討會,開始研究,分析TPP裡就屬日本和美國是最大市場,日本和東協各國多半簽有自由貿易協定,要進入美國市場,在TPP生效後,按基礎建設、產業鏈是否完備比較,越南最有優勢、對客戶最有利,寶成投資越南,是為了滿足客戶新商業模式的需求。
TPP針對紡織業提出「yarn forward(從紗開始)」的原產地認定原則,成衣所使用的上游原料必須來自於TPP成員國,否則該產品將不在優惠關稅之列;而已確定是成員國的越南,其輸往美國的紡織品進口關稅,將逐年從平均一七%調降到零,因此包括台塑、遠東、裕隆集團等,無不加碼投資越南。
「出走也是被逼的啊!如果台灣有機會,誰不想留在台灣?」台化副董事長暨台灣興業總經理洪福源直言,台灣的自由貿易協定談判遲遲沒有進展,「既然我們到哪個國家都有高關稅障礙,當然要找較低關稅的地方投資,以後也會盡量將投資放在越南。」
台灣興業是台化、南亞、福懋在越南的轉投資公司,這家公司的歷史,見證台灣紡織業的變遷。
二○○一年時,台灣正值加入WTO,台塑企業就在越南設立紡織、纖維及塑膠二次加工廠;一三年台塑集團看好越南將加入TPP,而製造業對水、電需求高,仿照六輕廠區,斥資五億美元加碼投資,往上游建設汽電共生廠,以及尼龍粒、尼龍絲廠;今年又再加碼一.三八億美元,擴建第三套燃煤發電機組及第四期紡紗廠。
前前後後,台塑集團對台灣興業的總投資金額已達到十五億美元,而台灣興業的年營業額約達兩百億元,考量到未來產地原則認定問題,會往一貫廠規畫前進,在越南布局愈來愈完整。
回台路難行! 有心回台投資 卻礙於法規與抗爭
建大工業董事長楊銀明分析,台灣輸美國雖有關稅,「但更慘的是設廠在中國的人,美國為制衡中國設下傾銷稅,侵蝕利潤又損害競爭力,我寧願回台灣!」但即使有心回台投資,卻又受限於環保法規、居民抗爭而窒礙難行,於是建大最近一筆投資,即是在現有越南廠的十公里外新買一塊四十二甲土地,預計新廠將於一七年量產。
面對TPP衝擊,不是所有人都走得了,無法外移的公司只好奮力一搏,力拚轉型。
工具機產業就是如此,做一台工具機,必須由中心廠與供應協力廠通力合作,工具機廠商八成位於台中、彰化地區,關係密如蛛網。「尤其關鍵零組件是商業機密,根本不可能連根拔起到越南去設廠。」台中精機董事長黃明和強調,想要根留台灣,就得轉型升級。
留下拚轉型! 工具機資源整合 升級才能解套
「台灣工具機業最大的競爭對手是日本,且已進入TPP十二國之列,台灣在第二輪還不見得能擠進去,加上日圓貶值,未來兩、三年我們只有自求多福。」黃明和嘆道,盡量做出差異化、自動化、客製化與高階複合式產品,即是台廠面對TPP的因應之道。
「企業界關心TPP,多半都在安排自己到TPP成員國,對我們的威脅是就業機會減少!」經濟部部長鄧振中說。
誠然,海外投資是比較利益下的結果,但若廠商被逼得出走,就是台灣的警訊;自由貿易協定雖不能保證「萬年富貴」,但若因沒有加入而變成「反淘汰」,等到開放的那一天,台灣經濟還能靠誰來拚?這個解答,恐將是蕞爾島國無法承受之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