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仙樂園粉塵爆炸事件後,陽光基金會短短六天就達到二億五千萬元的專案募款目標。這個成立近三十四年的公益團體,背負民眾的信任與期待,他們是醫護之外,陪伴傷友與家屬度過漫長重建之路的重要社會力,任重道遠。
就在勸募金額達標後,陽光基金會隨即宣布,不再接受八仙專戶的捐款,有心想幫助傷友的民眾,可改捐該會另一個「燒傷及顏損者生心理重建服務基金」,幫助更多全國不分區的燒傷與顏損朋友。這項決定也引發熱議,陽光還接到不少民眾電話,抗議不該那麼早截止專案募款。
陽光常務董事闕河淵說明,「誠信」與「倡導理性捐款」是陽光成立多年來的堅持,即時公開募款金額並停止勸募,一方面是基金已募足,另一面是不希望排擠其他社福團體捐款,同時也讓民眾了解,「復健的路,不論是生理或心理都很漫長」,全台還有許多傷友需要關懷。
貢獻》傷者照護、媒合就業
陽光基金會評估,燒傷面積超過全身二○%的中、重度傷者復健需求較大,初估這次塵爆這類傷者約二五○人至三百人。闕河淵說明,每名傷友平均復健期為五年,前三年為生心理復健期,未來每年將花費七千萬元租用新的照護空間及聘用專業照護人員等;後兩年則是社會適應期,成本較低,預計共將投入三千萬元。
這次陽光花了六天就募得未來五年的復健基金,闕河淵認為有兩大因素。首先是塵爆事件後,台灣社會的集體焦慮需要找到出口,民眾透過捐款,想替傷友做些什麼。
其次,陽光多年來在第一線提供傷友照護服務,加上每月、每年皆固定將財務公開,也是獲得公眾信任的關鍵之一,這次八仙專案募款也不例外,未來會公布資金運作細項。
陽光基金會源起於一九八一年,燒傷者沈曉亞寫了《怕見陽光的人》,道盡顏面損傷者的辛酸,該書一出版,引起廣泛回響。當時,台北基督教勵友中心總幹事陳俊良結合十個社會服務團體,與警察廣播電台主持人李文、傷友陳明里等共同發起陽光基金會,希望號召更多社會資源,幫助顏面損傷的朋友重返社會。
走過近三十四個年頭,陽光基金會提供傷者全方位的服務,包含傷後照護、就業媒合、庇護工場等,我們時常聽到的「沖、脫、泡、蓋、送」,正是由陽光發想的燒燙傷急救宣導口號。陽光也陪著傷友們與社會溝通、爭取權益,「陽光之家住宿服務」與「陽光加油站」都是過去努力爭取的成果。
曾在陽光基金會復健的「小n拼豆手創館創辦人」莊雅菁說,復健過程非常疼痛,常常在最無助的時候,因為陽光夥伴們的鼓勵,才重燃堅持下去的動力。而陽光定期舉辦交流活動,找來走過復健之路的傷友們「回家」,鼓勵與陪伴剛開始復健的傷友,同時針對不同傷友的特質與專業背景,媒合適當的就業訊息。
援外》輸出醫療資源救窮國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數據,中低收入國家占全球燒傷發生率高達九五%,每年全球有超過三十萬人因燒傷死亡,更有數十萬人因為燒傷,而面臨顏面損傷與身心障礙,多集中在弱勢貧窮家庭的婦女和兒童。
陽光基金會也將服務觸角伸到國外,每年接受外交部全額補助前往印度與尼加拉瓜,引入燒傷照護與復健技術,提升當地照護水準的同時,也確保無力負擔龐大醫療費用的貧困家庭,不會因為資源缺乏而錯過治療黃金期。
多年建立的公信力,使得塵爆案發生後,不少網友倡議「捐給陽光,不要捐給政府」。不過,背負者民眾信賴,陽光基金會的挑戰也正要開始。
挑戰》龐大傷患 人力恐不足
著有《阿里疤疤》一書的陳明里,因化學工廠爆炸遭重度灼傷並毀容,曾是陽光基金會的核心幹部,他表示,八仙傷患近五百人,以目前陽光的服務量勢必不夠,必須擴大規模,接下來能提供什麼服務、如何讓家屬與傷友勇敢走下去,是重要關鍵。
陽光基金會屬於中小型組織,人力短缺,目前花費許多時間籌備救難事宜,七月初即對外招募物理治療師、社會工作師、心理諮商師與生活照護員,支援這場燒傷復健的「長期抗戰」。
所幸,陽光基金會的緊急應變能力,在去年高雄氣爆事件通過考驗。陽光的專業物理治療師、裁縫師等,替傷者量好壓力衣尺寸,立即透過網路傳回台北,馬上製作合適的壓力衣,讓緊急救難與傷後復健能同步進行;當時陽光也訓練過一批復健人員,面對八仙塵爆,可以支應部分人力缺口。
不過,塵爆事件的傷友多為年輕人,如何協助年輕傷友度過未來漫長的復健之路,並陪伴家屬度過這段黑暗期,陽光基金會,任重而道遠。
燒燙傷友的復健之路,不論是生理或心理都很漫長。
(圖/陽光基金會提供)
]
陽光常務董事闕河淵認為,長期建立起的公信 力,是陽光獲得民眾信賴的主因。
陽光基金會
成立:1981年
服務對象:燒傷者及血管瘤、神經纖維瘤、口腔癌等先天、後天造成的顏面病變損傷者
服務項目:燒傷後專業照護、就業媒合、庇護工場(加油站一家、汽車美容中心四家,受雇者以中重度身心障礙者為主)等
收入來源:以大眾小額捐款為主(約占七成),其餘則為企業捐款與庇護工場營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