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006208 00900 00896 天氣 AI
投資理財
保險稅制
產業時事
職場生活
今周大耳朵 Podcast
富足今周起
幸福熟齡
ESG永續台灣
專題報導
今選頻道
存股助理
今周學堂
訂購優惠
活動報名

引用年金數據 只看過去,不提未來 洪秀柱沒搞懂 台灣會希臘化的真相

引用年金數據  只看過去,不提未來 洪秀柱沒搞懂 台灣會希臘化的真相

2015-07-16 12:03

當醫師告訴你可能患上不治之症,得及早治療,你的第一個反應是什麼?當然是弄清楚病根,不放過任何惡化的可能。但是執政黨遇到國家病症,第一個反應都是極力掩飾,美化現實,然後置之不管。這,才是真正的希臘化。

洪秀柱

洪秀柱用軍公教退撫支出占國家總預算比率來反駁台灣希臘化之說,不但只看過去不提未來,更難以看到年金對財政的全面衝擊。(圖/CFP)

 

台灣會希臘化嗎?自從希臘瀕臨退出歐元區之時,與他們同樣擁有優厚退撫制度的台灣,也被迫正視年金改革的問題。本該是我們趁此大力推動改革之時,沒想到部分政治人物拿出片面數據,掩蓋事實,重蹈希臘二十年前的覆轍。

希臘今天的慘狀,難道先前都毫無警覺?當然不是。早在二十多年前,希臘就意識到問題,將改革方案送到議會,但因民間反彈太大及政治惡鬥,改革最終落得一場空。

同樣的,台灣雖已在兩年前把公務人員的年金改革方案送到立法院,但如今仍石沉大海。兩年前,總統馬英九急急召開的年金改革小組,也已悄悄解散,歷史的發展與希臘驚人相似。

而政治人物帶著選民一起逃避現實真相,又豈是希臘政治人物獨有現象!七月十三日,國民黨準總統參選人洪秀柱更在臉書發言:「台灣不是希臘!希臘的公務員支出與勞退,造成希臘龐大的財務負擔,我國則是不斷改造中央政府組織,逐年接續推動年金改革措施……,軍公教退撫支出占國家總預算比率逐年下降。」

 

真相一:負債累累的財政,無力負擔退撫黑洞


退撫支出逐年下降?洪秀柱使用支出占中央政府總預算比率,但是公務員退休金的提撥,還包括地方政府等洪秀柱沒有算進去的「苦主」。單看中央政府預算,難以看到年金對財政的全面衝擊。根據「財政部統計資料庫電子書」,退休撫卹支出占各級政府實際歲出的比率沒有下降,而是像殭屍一樣咬著台灣歲出的八%不放,近年更有上升趨勢(見左頁表)。換言之,退撫支出占政府歲出比率的上升,代表已經排擠公部門其他支出,政府的錢越來越多花在退休人員身上。

除此之外,洪秀柱只提過去,沒有提到台灣未來狀況。事實上,隨著台灣人口快速老年化,退撫基金的給付只會增加,永遠不會減少。

根據民國一○三年銓敘部發布的《退撫基金第五次精算報告》,退休金給付未來每約十年,就會倍數成長!今年公、教、軍三類退撫總給付是六一八億元;民國一一三年,退撫給付變成一二九四億元,成長一倍;再過十年,民國一二四年,退撫給付規模變成二四一三億元,再成長一倍。

退撫支出呈倍數成長,相應的退撫基金收入卻停滯。民國九十三年,退撫基金支出占收入還是「健康的」四一.五%,但今年退撫基金支出占收入變成入不敷出的一○五‧六%,也就是向在職的公務員收十元,卻要付給退休者十.五元。不但隨著在職及退休公務員人數比率擴大流血;而年輕在職者也越繳越多,退休給付金額也只上不下。台灣,正在精準地複製希臘的世代衝突。

未來退撫短收造成的財政赤字,誰來付?退撫的財政赤字唯一手段是透過舉債,讓全民及下一代承擔。

雖然台灣債務結構的確比希臘好上許多,但中央政府舉債空間,已經接近GDP(國內生產毛額)的四○.六%上限,加上未列入《公債法》規範的潛藏負債,台灣已有二十四兆元的負債,是台灣GDP的一.五倍。

有人說,台灣債務結構跟希臘不同,台灣都是內債,跟日本類似,不像希臘是外債,意味著台灣不會走上希臘之路。但日本有全世界最大、財務又健全的GPIF(政府年金投資基金)吞下大量國債。日本公債超過八○%都是公共退休基金和銀行持有,若退撫年金再不改革,台灣的「零外債」又能持續多久?不論外債或內債,最後都是我們的下一代來償。

 

退撫支出

 

真相二:勞保破產只是遲早


公務人員退撫支出雖然令人擔憂,但這只是台灣希臘化的其中一個因素;另一個因素,則是民進黨「冷處理」的勞保破產問題。勞保退休金給付的退休所得替代率,雖然不如公務員優渥,但是面臨破產的命運,仍是一樣嚴重。

根據最新的一○一年《勞保費率精算期末報告》,勞保年金的財務,也不可能永續。報告預估,勞保基金在民國一○七年,就會陷入像退撫基金般的入不敷出,最終會在民國一一六年破產,潛藏負債也有八.一兆元的規模。

勞保與退撫的給付金額占財政支出,在民國一一四年,就會到達二三%,與希臘目前的水準相同。在同一年,根據國發會預估,台灣的人口結構,也從現在老人(六十五歲以上)占人口比率的一二%,邁入二○%的「超高齡社會」。算一算,就是十年之後!

的確,台灣經濟不像希臘般千瘡百孔,失業率、經濟成長率也都具相對優勢;而短時間內,勞保、退撫還不會破產,但問題會在十年後爆發。

台灣會不會希臘化?就像經濟部部長杜紫軍說的,「只要台灣改革,就不會希臘化」。政治人物與選民應該要認清事實,而且我們的時間,比想像中更少。

台灣經濟雖比希臘健康,但產業升級陷入困境也是事實。若未來經濟一片美好,或許問題嚴重性可稍緩;但台灣今年出口貿易已連續五個月衰退,警訊不斷響起,若再不斷否認自身問題,拒絕改革,台灣就會希臘化。

 

勾勒「社區小學」藍圖 空間活化  同時解決少子、高齡問題 

 

目前已經拍板的永春國小、永吉國小合併改建案,將是台北市EOD的首例,並將成為其他「社區小學」的示範。台北市最有歷史的社區之一萬華地區,共有四所小學、一所幼兒園也正計畫整合成「艋舺學園」,結合地區需求,以提高校園空間多元使用率。陳素慧說明,「社區小學」的規畫,正符合SDGs的第十一項目標,創造新的生活形態與生活建築典範,促使城市與人類居住具包容、安全、韌性及永續性。


今年世界經濟論壇(World Economic Forum)發布風險報告,未來十年全球前五大風險都和極端氣候、環境災害息息相關。其中,熱島效應和強降雨,台灣並不陌生,當全世界平均升溫已達攝氏一度,台灣則上升約攝氏一.四度,行政院更在今年宣布全台中小學,班班有冷氣。


面對熱島效應,柯文哲表示:「安裝冷氣並無法真正解決問題,要源頭管理必須是用綠建築,包括遮陽、通風、噴霧、綠植栽等等,這些會比裝冷氣更為節能減碳,也比較符合環保,所以要優先處理。」

 

推動「海綿城市」 循環經濟模式  種一座綠色台北城

 

台北市正規畫全台基地最大的綠建築——南港機廠基地社會住宅,造價高達九十億元,並啟動循環經濟模式技術標案,未來將導入太陽能發電、雨水回收、綠能電動車租賃,並將房型模組化,讓建材設備可再生回收。


地表被建築物、混凝土等不透水物質所覆蓋,形成「人造沙漠」,已經喪失利用雨水調節溫度、溼度的能力。大自然的地表原是像海綿一樣,下雨時可以吸水、蓄水、滲水、淨水,乾旱時可以將蓄存的水釋放,並加以利用。


柯文哲上任台北市長後,大力推動以「海綿城市」取代「水泥城市」,計畫將面積二百五十萬平方公尺的人行道鋪上透水瀝青和透水磚,台北市政府工務局副局長張郁慧說明,「海綿城市」已是世界水環境管理趨勢,「鋪設透水鋪面、帶狀植栽槽、雨撲滿、雨水花園等設施,讓都市可以涵養雨水久一點,貯留多一點,分擔雨水對下水道系統造成的負擔。」


三年來,台北市累積保水量已達五十座標準游泳池。海綿城市如其名,它是慢慢吸收,面對瞬間暴力式強降雨,雖有減緩功能,但無法瞬間吸納所有暴增雨量,台北科技大學土木工程系教授林鎮洋指出海綿城市的常見迷思。提升城市韌性是漸進式,唯有通過長時間考驗,才是永續發展目標的真正意涵。

 

台北市

海綿城市取代水泥城市是未來趨勢,綠地空間可以還原土地透水蓄水功能。(圖/台北市政府提供)

 

柯文哲

延伸閱讀
台灣大未來》日經指數1年飆21%,東京證交所社長岩永守幸揭「PBR改革心路」:日本終於擺脫陰霾
台灣大未來》日經指數1年飆21%,東京證交所社長岩永守幸揭「PBR改革心路」:日本終於擺脫陰霾

2024-06-26

民進黨批國會改革為擴權!柯P:還沒看到國會擴權,總統先擴權「政府該先處理共機繞台問題」
民進黨批國會改革為擴權!柯P:還沒看到國會擴權,總統先擴權「政府該先處理共機繞台問題」

2024-06-23

改革旗手〉拓財源、重定支付標準、將資源移至疾病前期    健保署長提四大改革救健保
改革旗手〉拓財源、重定支付標準、將資源移至疾病前期 健保署長提四大改革救健保

2024-06-12

習近平不放棄武統,國民黨卻搶發賀電、連戰洪秀柱都列名…被稱「台灣區政黨」簡體不夠再發繁體版
習近平不放棄武統,國民黨卻搶發賀電、連戰洪秀柱都列名…被稱「台灣區政黨」簡體不夠再發繁體版

2022-10-17

洪秀柱衝擊有限 綠委點名「他」下來選比較有用
洪秀柱衝擊有限 綠委點名「他」下來選比較有用

2019-08-10

她沒有自己的人馬 又高舉正藍大旗 弄假成真 洪秀柱能怎麼贏?
她沒有自己的人馬 又高舉正藍大旗 弄假成真 洪秀柱能怎麼贏?

2015-0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