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陸股暴跌,中國經濟失速也被點名為今年下半年全球經濟的一大黑天鵝,著名經濟學家謝國忠認為,在中國,不宜把股市與經濟畫上等號;但不可否認,中國實質經濟成長率的確可能不到六.五%。
對於以上這些悲觀推論,中國著名經濟學家、玫瑰石顧問公司創辦人謝國忠並未直接推翻,但他首先強調:「你必須釐清,在中國,股票市場和經濟表現是兩碼子事。」一層一層,他開始解構中國股市與經濟的危機及前景。
「去年下半年以來的這一輪股市上漲,很明顯,百分之百是政策盤。」謝國忠表示,北京政府希望透過擴大資本市場來減少經濟轉型的痛苦,「政策喊多、股市狂飆,的確成功吸引了許多新的散戶進場,但是,結構有問題。」
借錢炒上來的A股 反轉向下誰也救不了
據今年四月間中國證監會的統計,一至三月間,中國新增股民共達七九五萬戶,但其中超過六成是「八○後」,「政府原本想把『中國大媽』吸進市場,沒想到來的是年輕人,這兩個族群對於股市的穩定度和推升動能來說,差很多。」
謝國忠解釋,「中國大媽」經過前一輪的炒房熱潮,手邊資金充裕,一方面不需要大量借錢炒股,另方面,即使遭遇股市修正,抗壓性也較強;相對的,當積蓄有限的「八○後」成為股市重要生力軍,「A股的漲幅就等於是借錢炒上來的,借錢炒起來的股市反轉下殺時,誰也救不了!」
出口與政府支出 同時急踩煞車
換句話說,謝國忠把這波A股急跌定義為「純粹的籌碼面效應」,與經濟基本面無關,即使再往下跌,也不能據此判斷中國經濟即將「萬劫不復」。
那麼,經濟硬著陸的風險究竟有多高?謝國忠先是反問:「什麼是硬著陸?」他指出,就目前觀察,西方資本市場對中國硬著陸的描繪大致有兩種,其一是「看到一大堆的企業、工廠發生倒閉潮」;另一種,是用數據解讀,「經濟成長率掉到六.五%以下」。
關於第一種劇本,「真實發生的機率相當有限。」謝國忠篤定地說,首先,中國畢竟仍有穩固的產業基礎;再者,「還是那句老話,政府盤,政府不可能容許企業發生大規模的連鎖倒閉潮。」
至於第二套劇本:經濟成長率低於六.五%,「發生的可能性就相對較高了。」依據謝國忠的觀察,雖然世界銀行在七月一日才預估,中國今年經濟成長率仍可達到七.一%,符合中國自己所設定的七%低標,但IMF( 國際貨幣基金 ) 在今年四月間,已將中國今年成長數字調降至七%以下,僅有六.七%,「我認為實際上的數字可能更低。」謝國忠說。
中國目前正面臨所謂的「三期疊加」困境,所謂「三期」,是指「經濟增速換檔期」、「結構調整陣痛期」、「前期政策消化期」;其中,「結構調整」意味出口導向轉為內需導向,因此面臨出口減緩的陣痛;而「政策消化」則直指先前過度投資所造成的地方債問題,在二○一五年,地方債務進入還債高峰階段,當局的解方很明確,一方面利用「債務置換」的方式「借新償舊」以降低債壓,另一方面,則原則性地關閉地方政府新增建設貸款。
「也就是,出口與政府支出,這兩輛過去驅動中國經濟成長的馬車,現在同時急踩煞車。」謝國忠評估,「別說七%,實際上今年可能連六.五%都到不了。」
不過,他特別強調這是「實際上」的數字,「官方公布的數字,不見得會這麼真實。」他認為,官方目標既然設定在七%以上,如果經濟成長率的真實表現沒有差距太大,「公布出來的數字,還是可能調到七%。」
中國經濟硬著陸的風險大概可以這麼解讀:實質上,中國經濟減速料將持續對原物料需求帶來壓力,但官方公布的數字,可能達到粉飾太平的效果,減少市場情緒恐慌所造成的衝擊。
「不過,我寧可看到官方公布真實版的數字,這代表政府真的想要大刀闊斧進行改革了。」謝國忠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