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死率四成的MERS,疫情會否如同當年SARS擴散?當年的抗SARS總指揮李明亮認為,台灣在SARS過後,政府重整防疫體系,目前對MERS疫情也在入境航班、機場與社區設下三道防線,只要民眾配合政府的防疫措施,其實MERS並不可怕。
MERS首見於二○一二年,與SARS同為冠狀病毒引起的疾病,中東地區以沙烏地阿拉伯為中心,都處於威脅之下。MERS潛伏期可達十四天,致死率四成,所幸傳染力不及SARS,感染者有些從中東經商、旅遊返國後才發病,也因此韓國與中東雖然相隔甚遙,此次卻成主要疫區。
曾任抗SARS總指揮的前衛生署署長李明亮認為,儘管韓國感染MERS的人數每日增加,但目前世界衛生組織(WHO)對於MERS的定義仍是「有限度人傳人」,也就是要經常、密切地接觸才會傳染,尚未達到「社區性人傳人」程度,也就是一般的交談情況尚不至於傳染。不過,李明亮仍提醒:「是否會發展成『社區性』還不確定,以韓國的案例,是有警訊在朝這方向發展。」
SARS慘痛經歷 台灣付出好幾百億學費
當年參與抗SARS的防疫專家、中研院副院長陳建仁表示,以日前韓國官方公布的病例關係圖來看,確診病例都曾與首例確診患者接觸,「值得注意的是韓國若有三次感染,可能演變為社區感染,到韓國去的人必須提高警覺。」
被首例傳染為二次感染,二次感染者再傳染給其他人則為三次感染。陳建仁說,最「聰明」的病毒就是具有很高的傳染力,可傳染給六十億人,患者未必很嚴重,但病毒卻可不斷繁衍。例如流感病毒,傳染力強但致死率低,MERS是不是朝「高傳染力、低致死率」的方向演變,尚待觀察。
馬偕醫院小兒感染科主治醫師黃瑽寧表示,三次感染有兩種可能性,其一是與二次感染者有近距離接觸,另一個可能性是,二次感染者當中出現「超級傳播者」,「就跟SARS的情況比較像,當時超級傳播者很多,如果二次感染者當中存在超級傳播者,又去傳染給一大群沒跟第一例直接接觸的人,未來恐怕會很棘手,可能在未確診前的一、兩天,又成防疫破口。」
由於首例患者在五月二十日確診後開始隔離,理論上隔離後,首例患者就不會再傳播,依此推估,最長潛伏期十四天過後,也就是六月三日之後的新增病例,不會是由首例傳染,新增病例便極可能是三次感染。「如果目前人數上升的原因,都在於第一例傳染力很強,但沒有再第二波擴散,那(疫情)大概就可以停在這幾天,跟第一例接觸的這些人身上。」黃瑽寧評估。
MERS病毒雖然有人傳人的能力,但過去未大規模流行,是故讓南韓成為全球MERS疫情第三嚴重的國家,僅次於MERS發源地的沙烏地阿拉伯與阿拉伯聯合大公國,關鍵原因恐怕是韓國一開始曾對疫情輕忽,以及警覺性不足,才引起亞洲恐慌。但李明亮與陳建仁都對於韓國後續的修正,給予肯定。
「過去從來沒有相關經驗,民眾不懂、醫生不懂、醫院不懂,幾個不懂加起來,就成了大問題。事後來看,會覺得韓國警覺性不夠,像台灣經歷過SARS,現在警覺性就很高。」李明亮回憶,「SARS那時候,我們付了好幾百億元的學費!」
韓列旅遊警示第二級 醫療院所為集中感染區
陳建仁談及當年抗SARS的SOP(標準作業程序),是要求患者的密切接觸者,包括家人、醫護人員、長照人員都必須自我健康管理,一旦發燒就要隔離、住院,「韓國在這方面沒有做得很好,才會讓個案即使出現發燒症狀,仍出境到香港、廣東。」他認為,韓國因為沒有受到SARS的影響,在疾病管控上較缺乏經驗,初期不知如何密切追蹤MERS接觸者,「早期對於接觸者的追蹤可能有點鬆散,但韓國已意識到並且改正。」
首爾已啟動所有醫療院所的發燒篩檢,台灣也提升首爾旅遊疫情建議等級至第二級:警示(Alert),提醒國人採取加強防護措施,避免前往南韓醫療院所,疾管署亦擬定五大應變策略,包括加強邊境檢疫、加強醫院感染控管、擴充檢驗量能、儲備足量防疫物資及指定應變醫院,全面防範疫情傳入與擴散。
陳建仁指出,依目前案例看來,仍集中院內感染,國人赴韓最好不要進入任何醫療院所,但一般而言,前往韓國受到社區感染的機會不大。
李明亮則提醒國人「做最壞的打算、最好的準備」,「防疫工作最重要的事情就是民眾配合政府發布的資訊和指示,其餘不必要的恐慌,讓社會付出的代價會遠比流行病更高。」SARS的殷鑑不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