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愛心不落人後,每年公益團體總計可收到超過四百億元捐款,但是財務透明程度,卻遠落後於歐美各國;慈濟與紅十字會先後爆發爭議事件,凸顯出公益團體在財務上的控管、效能,需要在自律和他律上有更多監督和公開資訊。
知名公益團體紅十字會近年屢爆募款資金運用爭議,日前又被民眾爆出將捐贈物資作為尾牙抽獎獎品,導致紅十字會發起尼泊爾賑災募款時,被憤怒網友聯合抵制,官方臉書只好關閉;加上年初慈濟基金會也挨批財務報告不到一頁,引發大眾對於公益團體財務不透明疑慮。
行政院主計總處統計,台灣公益捐款一年達四二七億元,有五百多萬名捐款人,平均每四人有一人慷慨解囊。過去台灣愛心捐款人大多只捐錢,不過問後續捐款流向,紅十字會事件讓更多人開始關心,這些組織是否有效率、正確使用善款。
法規差很大! 美國有990報表強制規範 台灣卻採放任管理
政府對於公開發行公司的帳目收支都有規範,包括會計準則、財報透明、會計師簽證等;但台灣公益團體最大的問題,是沒有任何強制性公開規定,有關組織的財務狀況,完全由公益團體自行決定是否公開,以及公開內容為何。在法規管理上,與歐美落差很大。
《今周刊》上台灣各大公益團體官方網站搜尋,若以美國990報表(公益團體免繳所得稅申報表)規範的主要項目:會計師查核報告、資產負債表、損益表、現金流量表、固定資產變動、人事費用、前五高薪資、投資細目、公開資訊、每年更新財報等等,與台灣知名公益團體目前公開的財報作對照,即可得出台灣公益團體財務公開的「及格生」與「留校察看名單」。
其中,表現相對有誠意的團體是台灣癌症基金會、罕見疾病基金會、陽光社會福利基金會,除了前五高薪資、投資細目未公開,其餘皆涵蓋;紅十字會在現金流量表、前五高薪資、投資細目上未提供。
「留校察看名單」則有二○一三年收受捐款高達九十八.三億元的慈濟基金會,雖幾度遭批評,至今仍未公開財務報表,僅在網路公開簡略支出狀況,與針對緬甸、尼泊爾、四川等募款專案的收入支出總額。
同樣情形也發生在知名的國際環保組織綠色和平基金會身上,網站上並沒有台灣分部的財務報告,是和東亞包括南韓、香港、中國合併,統一在一頁的財務概要中作說明,看不出每年在台灣所收超過一億元捐款的實際流向。
一三年收受捐款也高達三十五億元的家扶中心,僅多提供了一頁的會計師查核報告,加上兩頁的財務支出、收入簡表。
不過,輿論壓力也讓公益團體開始調整作法。曾經被點名財務不透明的世界展望會和創世基金會,過去官網上只能看見年度工作報告中不到一頁的收入支出概要,在今年慈濟與紅十字會風波後,一三年收到捐款達三十一億元的世界展望會,也在三月首度公開十幾頁會計師查核報告與財務報表。
收受捐款七.二億元的創世基金會,五月中首度將財報放上網路,公關組副組長史淑樺表示,過去財報都有會計師查核認證,送交衛福部,在幾波輿論壓力下,覺得「沒有什麼不可以公開的」,於是在近期加入台灣公益團體自律聯盟,透過其平台公開財報。
台灣對於公益團體的財務資料公開規定,雖有《公益勸募條例》,卻只管募不管捐。換言之,公益團體只須針對震災等募款專案公布收支明細和用途說明,一般捐款卻不必公開,難以窺見財務全貌。
「在歐美,公益團體需要透過財務專業認證,才可募款。」公益團體自律聯盟祕書長陳琬惠說,歐洲透過民間的第三方認證機構做外部審查,針對公益團體的帳目,有一定的要求。
查核太鬆散! 不僅免稅資格容易取得 還有公務員看不懂財報
至於美國,則將公益團體財務資料的揭露明訂於稅法中,根據性質不同,有一百多種會計科目要套用,每一年公益團體若未按照規定完成報稅,則喪失免稅資格。台灣則無此要求,公益團體報稅時,只要當年的支出達到收入的六○%,就可以免稅;若結餘款未達五十萬元,則只要經主管機關查核同意,即可免稅,免稅資格取得容易,完全不需要經過像美國一樣繁複的財務資料審核。
陳琬惠進一步表示,台灣雖有規定公益團體財產總額或當年度收入總額達一億元以上者,須經會計師查核簽證申報,否則不符合免稅標準之規定,卻未嚴格執行,形同具文。
為什麼公益組織應該公開具有會計師認證的財報?陳琬惠解釋,會計查核時,會檢視資金使用是否合乎組織成立目的,財報包含動產、不動產、修繕、保險、伙食津貼等費用,更不用說有大筆資金流動,投資行為如買賣基金、股票及土地,還有專案募款有無達成目標,才能對捐款人有合理的資金流向交代。
在台灣,公益團體根據其性質,有不同主管機關如內政部、衛福部、教育部等,對財報各有不同的要求、表格,陳琬惠說,「有的公務人員沒有財務專業可看懂報表,加上種種規定僅是備查,都沒有強制要求公開」,而外界也缺乏公開檢視資訊的管道,規定形同虛設。
自律沒效果! 不到九%在官網提供資訊 慈濟填不滿一頁A4紙
反觀美國,早在一九九六年、九九年陸續修法,不但要求公益團體在網路公開990報表,說明組織資產、收入、支出等;組織內部薪資最高的五位員工,也要向大眾說明其身分、薪資和紅利;前五名支付最高的合約名單,以及與所有董事會成員有關的金融往來紀錄,都必須要公開。
詳盡的公開資訊可供捐款人比較參考,這也是為什麼慈濟在台灣的財務報表不到A4紙一頁,但外界卻可以透過慈濟美國分會的報稅資料,發現慈濟曾投資諸多爭議性大的石油公司、菸酒商、軍火商、基因改造業者等「邪惡基金」。
「公益團體不願公開財務資訊的原因很多,包括心態保守、缺乏基礎財務管理能力和無力負擔額外行政成本等。」政大會計系教授許崇源表示,台灣應仿效美國,訂定一套公益團體可用的會計科目,因為治理績效、公開透明的財務報告,能有效顯現公益團體的自律水準,增進公益機構與捐款的個人、企業之間的互相了解。
二○○五年成立的公益團體自律聯盟,便是因為台灣公益團體財務透明度太差,希望強化捐款人的信心,所發起的自律組織,現有勵馨、兒福、伊甸、陽光、聯合勸募等二○九個會員,這些會員每年的募捐能力加起來超過一三○億元,以台灣每年四百多億元的募款總額來說,約占三分之一。
陳琬惠說,每個加入自律聯盟的團體,都必須承諾公開有會計師簽證的年度工作報告和財務報告,只要上聯盟的網站,可以看到所屬會員七年來財報。另外,資誠會計師事務所也從○八年起,陸續協助國內八十多家公益團體,量身打造、建立起財務管理運作制度。
點入自律聯盟網站,可以看到諸如陽光社會福利基金會、台灣癌症基金會、罕見疾病基金會等超過兩百多個公益團體近年來的財務報表和工作報告,其財務報表不但有近七年的會計師查核報告,內容包含資產負債表、收支餘絀表、現金流量表、固定資產變動表,雖比不上上市櫃公司的財報詳盡,報告至少也都有十幾頁。
根據公益責信協會一三年調查,僅有不到九%的公益團體於官方網站提供財務資訊,但完整度落差很多,其中包含規模龐大的慈濟、家扶中心、綠色和平基金會等,這些公益團體也未加入自律聯盟,財務資訊相對粗略。
立法不能等! 十多年角力拖延法制化 宗教團體更不透明
許崇源強調,一個組織的財務、預算掌控能力,與工作效率有很大關聯,除了自律,也需要法律監督,帶動台灣公益團體取信社會的能力。
「可以制定一套明確的會計科目準則,讓政府部門能有效的查核公益團體的帳目。」聯合勸募祕書長朱紫碧說,每年主管機關可進行帳目查核,但沒有統一的規定,各個公益團體的科目五花八門,無從比對、檢視起。她建議,可以比照美國,由政府制定或授權民間專業組織,訂出一套詳細的會計科目給公益團體。
「相關立法應盡速落實,尤其是財務比一般公益團體更加不透明的宗教團體。」東海大學社工系教授曾華源說,《公益勸募條例》規範的對象不包含宗教團體,但即便是有會計師簽證的公益團體,也有過於簡略的狀況,加上財報沒有公開上網,難以監督。他就看過有團體粗列交通費、租金,卻花了一百多萬元買車、辦公室是董事長的房子等情況,這些都應該透過訂定「財團法人法」、「宗教團體法」來規範,規定公益團體要定期上網公開財報、有一套嚴謹的揭露方式,不然就要面臨罰則。
在各利益團體角力、遊說下,「財團法人法」草案、「宗教團體法」草案十幾年來多次進出立法院,始終懸而未決。紅十字會、慈濟事件讓全民看見,在公益、慈善背後,隱藏不少弊端,需要更明確、統一的財務資訊揭露規範,才能正本清源,公益團體方可走得長久、發揮更大影響力。
▲多次在電視公開募款的紅十字會,幾波捐款流向不明事件,引發大眾對於公益團體的財務透明度疑慮。(圖/總統府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