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人們努力打拚,卻因外在因素導致「獲得」與預期有了大不如前的落差,「相對剝奪感」便油然而生。
政府把拚經濟當目標,一味追求經濟成長的數字,完全忽略分配,經濟成長的果實都被少數人搜刮走,勞動者所得不進反退,結果是國家財富雖然增加,但民眾更不幸福了。
有一年夏天我到蒙古,看到公羊的生殖器都套著塑膠袋,為什麼?做何用?問了當地人,原來是節育用,避免公羊及母羊交配。因為母羊若夏天懷孕,將在嚴冬生產,但冰天雪地寸草不生,沒草吃小羊活不了。所以蒙古人讓羊隻在冬末交配,小羊生下來時是初夏,正好有草可吃。傳統蒙古牧民還有個習慣,夏天不宰牛羊,只喝牛羊乳及吃乳製品,冬天牛羊少草吃且人需要熱量,才宰殺牲畜來吃。
依季節變化調節牲畜生育、規劃糧食配置,確保一整年不虞匱乏,這就是「分配」的重要。持家必須重視分配,治國更須重視分配,社會才會安定。台灣當前諸多社會問題發生的癥結,就是分配!政府只顧拚經濟,餅做大卻沒有公平分配,一般普羅大眾分到的餅更小,薪資倒退十五、六年,施政資源又分配不均,造成老無所終、幼無所養及壯無所用等社會問題,大家心中不平可想而知。
台灣,欠缺分配正義!
分配才是經濟發展的目的
二是個人能力沒有提升,但期望增加了。比如開發中國家的人民,本來安分守己過日子,但因資訊開放,知道先進國家的人民沒有比自己更努力或更優秀,所得及生活品質卻優於自己,就會對現狀產生不滿。
三是個人能力雖有提升,但由於社會環境變遷,個人期望增加更快,比如台灣經濟起飛後,大家都有能力買車,有人只買得起國產車,但眼見薪資差不多的同事竟然開進口車,雖然對方可能是父母金援或貸款買車,但不免還是會產生相對剝奪感。
如果相對剝奪感的產生肇因於認為自己能力不足或努力不夠,這是個人問題,當事人要自己面對並設法解決。有上進心者會自我期許提升能力、加倍努力,就像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沙金特博士說的:「勤奮、努力,就是成功的要素。」相信不少台灣人提及王永慶及郭台銘這兩位白手起家的企業家時,都會有這樣的想法。
年輕人喟嘆生不逢時
但有時產生相對剝奪感並不是個人因素,而是政府施政及社會體制等外部因素造成。上層有權勢人士訂定的遊戲規則,造成貧富差距拉大、機會不均等現象,底層人再怎麼努力也翻不了身。
台灣目前即是如此!
台灣近十年經濟總體GDP成長約30%,但實質薪資卻倒退回十六年前的水準,有人找出1993年報紙分類廣告徵人啟事拍照放上網,當時瓦斯送貨員薪水50K以上,快遞外務員月薪35K以上,今昔對比,令現今年輕人喟嘆生不逢時!
時至今日,台灣青年學歷普遍提高,但職位及薪資卻比以前低;而且和其他國家相比,很多國家的年輕人並非擔任主管職、工作時間也沒特別長,如澳洲、紐西蘭,但薪水卻是台灣年輕人的好幾倍,台灣年輕人如何能不產生相對剝奪感?
買不起房子,是人民另一個揪心之痛。薪資低又原地踏步,但房價漲勢銳不可當,無殼蝸牛想要一個殼,已經不是努力就能達成的願望,難度等同摘取天上的星星,又是一個相對剝奪感高的例證。
此外,貪瀆、腐敗、關說、尋租(Rent-seeking,又稱為競租,是指為壟斷社會資源或維持壟斷地位,從而得到壟斷利潤所從事的一種非生產性的活動)等情事,輪番躍上新聞版面,從行政院前秘書長林益世擔任立委的索賄案,到前桃園縣副縣長葉世文合宜住宅貪瀆案。當時行政院長江宜樺明知葉世文在營建署長任內有風紀問題,卻仍允許他退休,讓葉可以領取退休金,這種鄉愿心態久存台灣政壇,而潤泰集團總裁尹衍樑拒絕葉世文索賄,推掉葉送上門的利益,向行政院提出檢舉,鄉愿官僚與良心企業家,對比強烈!
我任職衛生署長時,整頓涉及不法的署立醫院,就不讓涉嫌貪瀆的署立醫院院長及主任們安穩退休。或許我會被他們記恨一輩子,但這是擔任首長的「原罪」,否則不肖公職人員及高階公務員憑藉人民交付他們的職權,敢要敢拿,鉅款及豪宅不勞而獲,苦哈哈的人民看在眼裡能心平嗎?相對剝奪感的刻度又升高好幾度。
當人民的相對剝奪感愈來愈高,任何一個小事件都可能成為爆發口,噴發出殺傷力強大的沸騰民怨。但政府似乎一直沒搞懂民怨癥結所在,所有政策仍是偏袒富人,依然繼續貶抑勞動價值、繼續施政不公,強化不合理的社會體制。
求職難薪水低,誰之過?
2013年在台灣舉行的一項座談會中,有學生問兩位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有關青年畢業生失業問題。這兩位學者回答,「當然是學生的問題」;遠見天下創辦人高希均面對類似的問題時也直言,很多年輕人完成學業後還是靠父母照顧,但工作總要自己找吧,「政府沒有欠你,是你自己欠自己」。
這話說得沒錯,再壞的時期、再惡劣的環境,都有人創業成功、飛黃騰達;成就與學歷也沒什麼一定的關係,比爾.蓋茲及賈伯斯大學都沒畢業,王永慶只有小學程度,郭台銘也不是台清交高材生,不都在產業上雄霸一方、富甲天下,數錢數到手抽筋?
相熟的修車行老闆與水電行老闆都向我抱怨,即使願意支付比22K高兩、三倍的薪水,還是找不到年輕工人,看來三、五年後只有關門一途。焊接工、裝潢工等行業也都有相同的困擾,即使「出師」後、手藝熟練的師傅每月所得可達6、7萬元以上,但願意投入的年輕人不多。
有工作不做、有錢不賺,一踏出校門只想找錢多、事少、責任輕還要離家近的工作(這沒什麼不對,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只是要評估自己有沒有這個條件),從個人或微觀而言,找不到工作當然是個人的責任。
但從宏觀的角度來看,今日年輕人所處的又是怎麼樣的社會環境?政府貪腐醜聞一樁又一樁、蚊子館蓋不停,浪費成性;政府又小又窮,不但對教育、研發投入不足,還帶頭大量進用派遣人員(而且以勞動部為甚);對家庭支持也嚴重不足,結婚率及生育率雙雙下降,嚴重侵蝕國家未來根基。
再者,政商勾結嚴重,政府財經施政偏袒資本家,國家整體經濟政策貶抑勞動價值,經濟雖成長,但成長的果實絕大部分經由炒房炒股,轉移到少數財團及少數人手中,還幾乎不用納稅,受薪階級薪資倒退十六年,但承擔了國家絕大部分賦稅。
年輕世代目前有82萬6千人靠助學貸款讀大學,一出校門就背負30萬元以上的債務,而台灣目前30歲以下的就業人口,60%月薪不到3萬元,何時才能還清就學貸款?大學畢業再怎麼努力也逃脫不了22K的宿命,如何購屋結婚養家?在校園多熬幾年好不容易拿到碩博士學位,卻只能在公家部會或民間企業當派遣工,年輕世代怎麼不會懷憂喪志?不如過一天算一天,有個小確幸就歡天喜地,感謝「大人們」了。
因此宏觀而言,如果是很多年輕人、而不是少數人找不到工作,政府當然要負起相當的責任。
〈本文選自全書 李幸臻 整理〉
作者:
楊志良
1946年生,師大衛生教育系學士、台大公共衛生研究所碩士、美國密西根大學公共衛生博士。個性鮮明,說話直率,勇於面對困難,以實踐社會公義為人生目標。對台灣最大貢獻是規劃、推動全民健保,也監督、改革全民健保。
曾是台大公衛所破格任用的最年輕所長,也曾是經營績效佳的醫院管理者,擔任衛生署長時,不改快人快語作風,嚴辭批判時局,痛斥惡質媒體,多次挑戰立法院及監察院權威,被譽為「台灣最有guts的歐吉桑」。另著有《拚公義,沒有好走的路》、《台灣大崩壞》(天下文化出版)。
書名:分配正義救台灣
出版:時報出版
目錄:
推薦序 給陽光率直的歐吉桑加油 朱敬一
序 我們還有多少時間?
第一部 這樣下去,我們必定失去國家
第一章 悲慘世界誰造成?--政府對人民痛苦無感,台灣加速崩壞
第二章 你有被剝奪的感覺嗎?--分配不公刻骨銘心
第三章 一切政府出錢?--分配效能考驗大家的智慧
第四章 你要貧窮的民主嗎?--分配不均,馬克思魂必將再現
第二部 師承美國,施政失靈
第五章 大政府、小政府,該走哪條路?--台灣曾有輝煌榮景
第六章 美國墮落,禍害他國--「假面超人」的真面目
第七章 弱肉強食的「全球化」--立足點不平等,如何奢談貿易自由
第八章 近三任總統斷送台灣未來--從均富大道到貧富懸殊的歧途
第三部 台灣人的悲哀
第九章 台灣債,淹腳目--政府又小又窮,國債高築
第十章 有錢人繳的稅多,還是你我?--劫貧濟富的稅賦不公
第十一章 炒房炒地不只禍害經濟--錢潮奔向房市,產業無法升級
第十二章 薪資凍漲,人口凍長--雙凍效應,凍住年輕世代的未來
第十三章 黑心商人,毒嚇全台--美麗寶島變貪婪之島
第十四章 台灣沒有大老,只剩老大--經濟問題,就是政治問題
第四部 讓我們一起追求幸福國度
第十五章 把人民照顧好,經濟自然好--採取「混和型經濟」是解藥
第十六章 稅改救國家--講清楚說明白,誰說人民不理性
第十七章 展開新公民運動--讓台灣成為具思辨能力的公民社會
後記
附錄 2014國民黨敗選深層探討
分配為什麼重要?
不只蒙古人,農業社會時,人們在農作物或漁獲豐收時,或曬乾或醃漬長期保存,固然是為了惜物惜福不浪費,也是備不時之需,萬一來年欠收,家裡還有食物裹腹。「分配」之所以重要,就在於分配做得好,生活便不虞匱乏,伴隨而來的「擁有」,更帶來心理上的安定與幸福感。
經濟學的基本邏輯很簡單:用最少的資源生產最多的東西,達到最大的滿足。「經濟」一詞,不論對國家、社會、企業、個人,都有兩層意義:一是以最少的資源產出最多的果實;二是將有限的資源做最好的配置,以求帶來最大的效用及福祉。
總而言之,「生產」只是經濟發展的手段,「分配」才是經濟發展的目的。國家合理分配預算於教育、健康、研發、基礎建設、社會福利、國防外交等,為全民創造最大的幸福(Gross Happiness);個人及家庭依需求及喜好,將有限的財富分配在食衣住行育樂上,獲得最大的滿足。
用台灣目前的流行語「確幸」來說,大家努力工作,追求的就是確幸。小確幸如一頓美食、一趟小旅行,為日常生活帶來雀躍與快樂;大確幸如存款數字不斷上升或購車置產,為長遠人生帶來安全感。
生產的目的既是帶給人們福祉,那麼追求經濟的無限成長,就沒有意義。
不論總體或個體,財富都會有「邊際效用(福祉)遞減」,也就是同樣的東西擁有的數量愈多,快樂並不會倍數增加,反而呈下滑趨勢。例如一個家庭擁有第一部電腦的快樂若是100,則擁有第二部時的快樂絕對比100少,到了第三部,快樂可能還不到50,到第四部、第五部,愈來愈無感;等第六部電腦進家門時,說不定還苦惱要擺哪裡,嫌它占地方。但這時候如果把第六部送給沒有電腦的家庭,那麼這部電腦為受贈家庭帶來的快樂,即刻回升到100。
金錢也是如此。在同一個時空點,社會的整體財富是固定的,若集中在少數人手裡,便無法充分發揮金錢的效用,但分配較為平均,就可以提升財富帶給整個社會的福祉。
團結力量大,錢分散使用,個人短期受惠;集中使用,群體長期受益。人民之所以要繳稅給政府,就是因為個人的錢只能創造個人的幸福,個人的錢不能造橋鋪路、興建捷運、處理垃圾、支付警察及消防隊員薪水。因此個人繳稅給政府統一運用,讓錢發揮更大的效用,讓政府有財力做個人的錢沒辦法做的事,創造群體幸福,個人也因此過得更幸福。
相對剝奪感的產生
在正常狀況下,國家經濟成長,人民所得及生活水平應該跟著「水漲船高」,因此聽到政府高喊拚經濟,為了讓家中老小過好日子,人民願意吃苦願意拚。但台灣的情況卻是政府把拚經濟當目標,一味追求經濟成長的數字,完全忽略分配,這就是為什麼2010年台灣經濟從2009年金融海嘯反轉,馬英九總統得意大談經濟成長率達到8%時,得到的卻是普羅大眾的噓聲。因為近十年來勞工生產不斷上升,但經濟成長的果實都被少數人搜刮走,勞動者所得不進反退,經濟成長幅度比不上所得分配的惡化,結果是國家財富雖然增加,財富所帶來的效用及福祉反而減少,民眾更不幸福了。
當人們努力打拚,卻因外在因素導致「獲得」與預期有了大不如前的落差,「相對剝奪感」便油然而生。
西方社會在探究社會運動及革命發生的原因時,「相對剝奪感」是重要理論之一。簡而言之,「相對剝奪感」就是一個人會依自身家世條件、教育程度、知識能力,及努力程度等等,對自己工作所得及社會地位訂出期望值。如果實際情況接近、相符或高於期望值,他會滿意現狀;但若實際情況低於期望值,人們往往會認為原本自己應該擁有的被剝奪了,因而產生挫折、憤懣等負面情緒。由於這種剝奪感是比較而來,稱為「相對剝奪感」。
現實與期望差距愈大,相對剝奪感愈強,一般來說,有三種情況會加深相對剝奪感。
不只蒙古人,農業社會時,人們在農作物或漁獲豐收時,或曬乾或醃漬長期保存,固然是為了惜物惜福不浪費,也是備不時之需,萬一來年欠收,家裡還有食物裹腹。「分配」之所以重要,就在於分配做得好,生活便不虞匱乏,伴隨而來的「擁有」,更帶來心理上的安定與幸福感。
經濟學的基本邏輯很簡單:用最少的資源生產最多的東西,達到最大的滿足。「經濟」一詞,不論對國家、社會、企業、個人,都有兩層意義:一是以最少的資源產出最多的果實;二是將有限的資源做最好的配置,以求帶來最大的效用及福祉。
總而言之,「生產」只是經濟發展的手段,「分配」才是經濟發展的目的。國家合理分配預算於教育、健康、研發、基礎建設、社會福利、國防外交等,為全民創造最大的幸福(Gross Happiness);個人及家庭依需求及喜好,將有限的財富分配在食衣住行育樂上,獲得最大的滿足。
用台灣目前的流行語「確幸」來說,大家努力工作,追求的就是確幸。小確幸如一頓美食、一趟小旅行,為日常生活帶來雀躍與快樂;大確幸如存款數字不斷上升或購車置產,為長遠人生帶來安全感。
生產的目的既是帶給人們福祉,那麼追求經濟的無限成長,就沒有意義。
不論總體或個體,財富都會有「邊際效用(福祉)遞減」,也就是同樣的東西擁有的數量愈多,快樂並不會倍數增加,反而呈下滑趨勢。例如一個家庭擁有第一部電腦的快樂若是100,則擁有第二部時的快樂絕對比100少,到了第三部,快樂可能還不到50,到第四部、第五部,愈來愈無感;等第六部電腦進家門時,說不定還苦惱要擺哪裡,嫌它占地方。但這時候如果把第六部送給沒有電腦的家庭,那麼這部電腦為受贈家庭帶來的快樂,即刻回升到100。
金錢也是如此。在同一個時空點,社會的整體財富是固定的,若集中在少數人手裡,便無法充分發揮金錢的效用,但分配較為平均,就可以提升財富帶給整個社會的福祉。
團結力量大,錢分散使用,個人短期受惠;集中使用,群體長期受益。人民之所以要繳稅給政府,就是因為個人的錢只能創造個人的幸福,個人的錢不能造橋鋪路、興建捷運、處理垃圾、支付警察及消防隊員薪水。因此個人繳稅給政府統一運用,讓錢發揮更大的效用,讓政府有財力做個人的錢沒辦法做的事,創造群體幸福,個人也因此過得更幸福。
相對剝奪感的產生
在正常狀況下,國家經濟成長,人民所得及生活水平應該跟著「水漲船高」,因此聽到政府高喊拚經濟,為了讓家中老小過好日子,人民願意吃苦願意拚。但台灣的情況卻是政府把拚經濟當目標,一味追求經濟成長的數字,完全忽略分配,這就是為什麼2010年台灣經濟從2009年金融海嘯反轉,馬英九總統得意大談經濟成長率達到8%時,得到的卻是普羅大眾的噓聲。因為近十年來勞工生產不斷上升,但經濟成長的果實都被少數人搜刮走,勞動者所得不進反退,經濟成長幅度比不上所得分配的惡化,結果是國家財富雖然增加,財富所帶來的效用及福祉反而減少,民眾更不幸福了。
當人們努力打拚,卻因外在因素導致「獲得」與預期有了大不如前的落差,「相對剝奪感」便油然而生。
西方社會在探究社會運動及革命發生的原因時,「相對剝奪感」是重要理論之一。簡而言之,「相對剝奪感」就是一個人會依自身家世條件、教育程度、知識能力,及努力程度等等,對自己工作所得及社會地位訂出期望值。如果實際情況接近、相符或高於期望值,他會滿意現狀;但若實際情況低於期望值,人們往往會認為原本自己應該擁有的被剝奪了,因而產生挫折、憤懣等負面情緒。由於這種剝奪感是比較而來,稱為「相對剝奪感」。
現實與期望差距愈大,相對剝奪感愈強,一般來說,有三種情況會加深相對剝奪感。
一是個人的期望沒變,但原本擁有的減少了。比如高學歷的派遣工拚死拚活,薪資仍只有20K左右;退休軍公教人員退休金的18%優惠利率被取消;或是遭遇經濟大恐慌,個人或家庭財務發生危機等等。
二是個人能力沒有提升,但期望增加了。比如開發中國家的人民,本來安分守己過日子,但因資訊開放,知道先進國家的人民沒有比自己更努力或更優秀,所得及生活品質卻優於自己,就會對現狀產生不滿。
三是個人能力雖有提升,但由於社會環境變遷,個人期望增加更快,比如台灣經濟起飛後,大家都有能力買車,有人只買得起國產車,但眼見薪資差不多的同事竟然開進口車,雖然對方可能是父母金援或貸款買車,但不免還是會產生相對剝奪感。
如果相對剝奪感的產生肇因於認為自己能力不足或努力不夠,這是個人問題,當事人要自己面對並設法解決。有上進心者會自我期許提升能力、加倍努力,就像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沙金特博士說的:「勤奮、努力,就是成功的要素。」相信不少台灣人提及王永慶及郭台銘這兩位白手起家的企業家時,都會有這樣的想法。
年輕人喟嘆生不逢時
但有時產生相對剝奪感並不是個人因素,而是政府施政及社會體制等外部因素造成。上層有權勢人士訂定的遊戲規則,造成貧富差距拉大、機會不均等現象,底層人再怎麼努力也翻不了身。
台灣目前即是如此!
台灣近十年經濟總體GDP成長約30%,但實質薪資卻倒退回十六年前的水準,有人找出1993年報紙分類廣告徵人啟事拍照放上網,當時瓦斯送貨員薪水50K以上,快遞外務員月薪35K以上,今昔對比,令現今年輕人喟嘆生不逢時!
時至今日,台灣青年學歷普遍提高,但職位及薪資卻比以前低;而且和其他國家相比,很多國家的年輕人並非擔任主管職、工作時間也沒特別長,如澳洲、紐西蘭,但薪水卻是台灣年輕人的好幾倍,台灣年輕人如何能不產生相對剝奪感?
買不起房子,是人民另一個揪心之痛。薪資低又原地踏步,但房價漲勢銳不可當,無殼蝸牛想要一個殼,已經不是努力就能達成的願望,難度等同摘取天上的星星,又是一個相對剝奪感高的例證。
此外,貪瀆、腐敗、關說、尋租(Rent-seeking,又稱為競租,是指為壟斷社會資源或維持壟斷地位,從而得到壟斷利潤所從事的一種非生產性的活動)等情事,輪番躍上新聞版面,從行政院前秘書長林益世擔任立委的索賄案,到前桃園縣副縣長葉世文合宜住宅貪瀆案。當時行政院長江宜樺明知葉世文在營建署長任內有風紀問題,卻仍允許他退休,讓葉可以領取退休金,這種鄉愿心態久存台灣政壇,而潤泰集團總裁尹衍樑拒絕葉世文索賄,推掉葉送上門的利益,向行政院提出檢舉,鄉愿官僚與良心企業家,對比強烈!
我任職衛生署長時,整頓涉及不法的署立醫院,就不讓涉嫌貪瀆的署立醫院院長及主任們安穩退休。或許我會被他們記恨一輩子,但這是擔任首長的「原罪」,否則不肖公職人員及高階公務員憑藉人民交付他們的職權,敢要敢拿,鉅款及豪宅不勞而獲,苦哈哈的人民看在眼裡能心平嗎?相對剝奪感的刻度又升高好幾度。
當人民的相對剝奪感愈來愈高,任何一個小事件都可能成為爆發口,噴發出殺傷力強大的沸騰民怨。但政府似乎一直沒搞懂民怨癥結所在,所有政策仍是偏袒富人,依然繼續貶抑勞動價值、繼續施政不公,強化不合理的社會體制。
求職難薪水低,誰之過?
2013年在台灣舉行的一項座談會中,有學生問兩位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有關青年畢業生失業問題。這兩位學者回答,「當然是學生的問題」;遠見天下創辦人高希均面對類似的問題時也直言,很多年輕人完成學業後還是靠父母照顧,但工作總要自己找吧,「政府沒有欠你,是你自己欠自己」。
這話說得沒錯,再壞的時期、再惡劣的環境,都有人創業成功、飛黃騰達;成就與學歷也沒什麼一定的關係,比爾.蓋茲及賈伯斯大學都沒畢業,王永慶只有小學程度,郭台銘也不是台清交高材生,不都在產業上雄霸一方、富甲天下,數錢數到手抽筋?
相熟的修車行老闆與水電行老闆都向我抱怨,即使願意支付比22K高兩、三倍的薪水,還是找不到年輕工人,看來三、五年後只有關門一途。焊接工、裝潢工等行業也都有相同的困擾,即使「出師」後、手藝熟練的師傅每月所得可達6、7萬元以上,但願意投入的年輕人不多。
有工作不做、有錢不賺,一踏出校門只想找錢多、事少、責任輕還要離家近的工作(這沒什麼不對,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只是要評估自己有沒有這個條件),從個人或微觀而言,找不到工作當然是個人的責任。
但從宏觀的角度來看,今日年輕人所處的又是怎麼樣的社會環境?政府貪腐醜聞一樁又一樁、蚊子館蓋不停,浪費成性;政府又小又窮,不但對教育、研發投入不足,還帶頭大量進用派遣人員(而且以勞動部為甚);對家庭支持也嚴重不足,結婚率及生育率雙雙下降,嚴重侵蝕國家未來根基。
再者,政商勾結嚴重,政府財經施政偏袒資本家,國家整體經濟政策貶抑勞動價值,經濟雖成長,但成長的果實絕大部分經由炒房炒股,轉移到少數財團及少數人手中,還幾乎不用納稅,受薪階級薪資倒退十六年,但承擔了國家絕大部分賦稅。
年輕世代目前有82萬6千人靠助學貸款讀大學,一出校門就背負30萬元以上的債務,而台灣目前30歲以下的就業人口,60%月薪不到3萬元,何時才能還清就學貸款?大學畢業再怎麼努力也逃脫不了22K的宿命,如何購屋結婚養家?在校園多熬幾年好不容易拿到碩博士學位,卻只能在公家部會或民間企業當派遣工,年輕世代怎麼不會懷憂喪志?不如過一天算一天,有個小確幸就歡天喜地,感謝「大人們」了。
因此宏觀而言,如果是很多年輕人、而不是少數人找不到工作,政府當然要負起相當的責任。
〈本文選自全書 李幸臻 整理〉
作者:
楊志良
1946年生,師大衛生教育系學士、台大公共衛生研究所碩士、美國密西根大學公共衛生博士。個性鮮明,說話直率,勇於面對困難,以實踐社會公義為人生目標。對台灣最大貢獻是規劃、推動全民健保,也監督、改革全民健保。
曾是台大公衛所破格任用的最年輕所長,也曾是經營績效佳的醫院管理者,擔任衛生署長時,不改快人快語作風,嚴辭批判時局,痛斥惡質媒體,多次挑戰立法院及監察院權威,被譽為「台灣最有guts的歐吉桑」。另著有《拚公義,沒有好走的路》、《台灣大崩壞》(天下文化出版)。
書名:分配正義救台灣
出版:時報出版
目錄:
推薦序 給陽光率直的歐吉桑加油 朱敬一
序 我們還有多少時間?
第一部 這樣下去,我們必定失去國家
第一章 悲慘世界誰造成?--政府對人民痛苦無感,台灣加速崩壞
第二章 你有被剝奪的感覺嗎?--分配不公刻骨銘心
第三章 一切政府出錢?--分配效能考驗大家的智慧
第四章 你要貧窮的民主嗎?--分配不均,馬克思魂必將再現
第二部 師承美國,施政失靈
第五章 大政府、小政府,該走哪條路?--台灣曾有輝煌榮景
第六章 美國墮落,禍害他國--「假面超人」的真面目
第七章 弱肉強食的「全球化」--立足點不平等,如何奢談貿易自由
第八章 近三任總統斷送台灣未來--從均富大道到貧富懸殊的歧途
第三部 台灣人的悲哀
第九章 台灣債,淹腳目--政府又小又窮,國債高築
第十章 有錢人繳的稅多,還是你我?--劫貧濟富的稅賦不公
第十一章 炒房炒地不只禍害經濟--錢潮奔向房市,產業無法升級
第十二章 薪資凍漲,人口凍長--雙凍效應,凍住年輕世代的未來
第十三章 黑心商人,毒嚇全台--美麗寶島變貪婪之島
第十四章 台灣沒有大老,只剩老大--經濟問題,就是政治問題
第四部 讓我們一起追求幸福國度
第十五章 把人民照顧好,經濟自然好--採取「混和型經濟」是解藥
第十六章 稅改救國家--講清楚說明白,誰說人民不理性
第十七章 展開新公民運動--讓台灣成為具思辨能力的公民社會
後記
附錄 2014國民黨敗選深層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