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今周刊》的「青年居住大調查」顯示,全台二十五歲至四十歲的青年族群,有高達五○%的人與父母同住,二四.四%的人租屋而居。台灣自有住宅率雖高達八成五,但數據是以「每戶」為單位,如果年輕人與父母同住就不會被納入「無殼蝸牛族」行列,事實上青年自有住宅率不到三成。推動社會住宅這落實居住正義的第一步,就像台北市都發局長林洲民所說:「一天都不能等!」
青年自有住宅率不到三成,四四%想申請社會宅
其中,八七.四%的受訪者表示能接受的租金水準是一萬元以下,其中更有五四.六%希望租金水準在七千元以內。從交叉分析來看,大多數夢想擁有自己房子的人認為社會住宅的租期是三至六年,其次是三年以下。世新大學財金系副教授郭迺鋒分析,調查結果符合社會住宅的基本定位,「是一種社會福利,是年輕人在準備買房過程中一個短期的過渡階段。」
社會住宅和你想的不一樣!
大多數人總覺得社會住宅有著「看得到、吃不到」、「偏僻而髒亂」之類的刻板印象。事實上,社會住宅有許多型態,包含公營住宅、都更分回戶、出租國宅,以及中繼住宅等;而像是大龍峒公營住宅這個台灣最大的獨棟社會住宅,不但離捷運站近、管理良好且門禁森嚴,完全顛覆了一般人刻板印象中「社會住宅造成居住品質下滑」的迷思。
根據內政部在二○一一年三月底進行的調查,全台社會住宅的需求量達三十三萬戶,其中大台北地區就有八萬三千多戶,占了四分之一。然而,全台現有的社會住宅僅七千三百四十一戶,以全台近八百四十萬戶計算,比例僅○.○八%;即使未來全台興建十萬戶社會住宅的目標達陣,比例也僅一.二%,比起歐美二○至三○%、香港逾三○的水平差很遠。
社會住宅Q&A全解析 第一次申請就上手!社會宅關鍵6問!
大多數人覺得社會住宅有著「看得到、吃不到」、「拖垮周邊住戶的生活品質」等刻板印象。到底它是救星還是噩夢?無殼蝸牛們如何善用這福利政策?投資客與周邊居民又該如何健康看待社會住宅的影響?《今周刊》綜合達人專家意見,對以下六個關鍵問題提出解答:
Q1.我要具備怎樣的資格,才能住進社會住宅呢?
A:在當地就業、上學的都能申請;以申請台北社會住宅為例,首先,你必須設籍台北市,或正在台北市就業、就學;年齡上須年滿二十歲,且未滿四十六歲。財產上,你、你的配偶、和你在同一戶籍的直系親屬及其配偶名下不能有自有住宅。所得上的換算,家庭年收入低於一一九萬元,平均每人每月所得不得超過五萬一一七九元。
Q2.社會住宅可以住一輩子嗎?就算經濟改善,可以賴著不搬走嗎?
A:社會住宅只是為了滿足階段性的居住需求,無法讓你住一輩子。每期租期最長三年,申請續租最長不能超過六年(特殊情形或身分租住得以延長為十二年)。
Q3.我租了三房型的社會住宅,可住幾個人?能和朋友合租嗎?
A:依房型不同有不同的人口限制,一般而言,套房或一房型須一口以上;二房為二口以上;三房則為三口以上(懷孕的話,那麼胎兒也視為一口)。同時,社會住宅是不能與朋友合租的。
Q4.入住社會住宅後,我可以養寵物嗎?可以自由裝潢嗎?
A:都可以,不過養寵物要經過社區管委會同意喔。
Q5.租金會調漲或調降嗎?
A:會,社會住宅三年一約,三年內沒有嚴重違規的話第二年起租金可能從「市價八五折」再往下調整為「市價七折」;但三年後若要續約,租金的確可能存在「向上」調整的空間。
Q6.社會住宅蓋在我家附近,會影響房價嗎?
A:永慶房產集團研究發展中心經理黃舒衛表示,社會住宅如同政府造鎮,「以過往的大型合宜宅經驗來看,經過政府重新利用,引進居住人潮,帶動商機與生活機能。其中像托嬰中心、里民中心、運動中心等公眾設施,也在政府資源挹注下快速到位,結果反而使周遭房價上漲。」不過,未來柯P新政能不能成功扭轉社會住宅的形象,提升房產價值還有待觀察。
貼心特搜 周邊機能、租金 重要資訊一次給你 從台北到台中 社會宅17處預定地超圖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