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0056 0050 輝達 00878 00940
投資理財
保險稅制
產業時事
職場生活
今周大耳朵 Podcast
富足今周起
幸福熟齡
ESG永續台灣
專題報導
今選頻道
存股助理
今周學堂
訂購優惠
活動報名

食安危機頻傳 各界擔憂下一步是開放基改食品 政院推基改條例 為何讓義美跳腳?

食安危機頻傳 各界擔憂下一步是開放基改食品 政院推基改條例 為何讓義美跳腳?
一向低調的義美總經理高志明,此回大動作呼籲各界關心基改食品的疑慮。

賴若函

焦點新聞

攝影/吳東岳

950期

2015-03-05 12:21

基改作物對人體健康及環境的影響,是全球科學家至今未解的難題,日前義美總經理高志明跳出來指責台灣政府擬修法推動基改產業,創國際首例,再次引起國人在食安危機頻傳之際,對基改食品的疑慮。

無視當前趨勢,台灣將成為全球第一個由政府推動基改的國家?日前媒體報導,行政院在科技會報中,陸續推動《基因改造科技管理條例》,放寬「基因作物種植、動物養殖」之貿易輸出限制,以鼓勵國內基改動、植物研究與生產,搶攻國際千億元市場。

消息一出,讓一向低調的義美食品總經理高志明忍不住公開質疑,在義美官方臉書貼文,怒指政府逆反「世界各國都對基改食品嚴加控管」的趨勢,採行「永遠禍害農地」、「缺乏永續思惟」的錯誤政策。

面對質疑,行政院發言人孫立群強調草擬《基因改造科技管理條例》,是打算整合國內基改規定散見在不同法律的現象,「目的在管理,而非推廣」。然而在媒體報導中,也提到修法為協助基改動物如螢光魚的出口,讓各界擔憂下一步,可能就輪到基改食品的開放。

究竟基因改造食品問題對人體的危害如何?台灣與國際相較,是不是對基改作物的態度顯得過度開放?

基改是使用基因工程或分子生物技術,將一種以上的DNA轉移或轉殖入活細胞或生物體,產生基因重組現象。例如美國基改大廠孟山都,便在黃豆植入抗除草劑基因,讓農民可以無後顧之憂地噴除草劑,大幅改善過去使用除草劑導致部分黃豆死亡的損失。

 基因改良

 

國際多將基改食物當飼料


這種實驗室裡做出來的產品對人體的危害,至今研究尚未有定論,因基改從九○年代發展至今也不過二十年,對人體的危害或代間遺傳研究來說,時間還不夠久,恐怕還得再等一段時間才有定論,因此,國外多半對基改作物採嚴格管制態度。目前已經研發出來的基改作物有黃豆、玉米、木瓜、棉花、稻米、茄子等,正因為對人體有疑慮,所以國際上多半把基改作物用在飼料上。

而台灣則允許進口基改黃豆、玉米為食用和飼料用。高志明說,包括歐盟、澳洲,甚至對基改作物態度相對寬鬆的美國,都規定基改作物要嚴格隔離管制、多數國家都要求做到標示清楚,讓消費者有選擇的權利,但台灣目前有規定標示,卻未落實執行。

台灣大學農藝系教授郭華仁質疑,基改對人體影響的試驗,都是由政府委託基改公司所作,結果令人疑慮。他說,過去基改公司涉嫌竄改實驗報告的狀況比比皆是,除了造假,也涉嫌賄絡政府官員、控制學術研究,隱藏所有不利言論出現。

郭華仁強調,目前所知最大的健康疑慮就是過敏,因為被轉入種子的基因,可能是過敏源,將引發人體產生過敏反應;另外,這些基因是「抗生素」基因,若殘留在人體腸道,恐怕引發抗藥性,一旦生病,將無法使用抗生素治療。

「雖然只轉入一個基因,但很多不明蛋白質都會跑出來,對人體的風險,至今不明。」郭華仁認為,在無法確定基改作物對人體的影響之前,政府該有效防堵違法基改食品,例如二○○三年,就有大量的基改木瓜違法流通在市場上,經衛生署抽驗,比率高達十分之一,相當可觀。

「據衛生署統計,台灣每年從國外進口二三○萬噸黃豆,其中高達九成是來自美國的基因改造黃豆,且是餵給豬隻吃的飼料豆!」主婦聯盟消費合作社理事黃淑德說,飼料和食用黃豆,品質相差很多,光是運送過程就有如天壤之別。食用黃豆會用兩層牛皮紙密封包裝、放在貨櫃陰涼處;但飼料用黃豆會直接暴露在攝氏約六十度的陽光下,三周的船運過程,必有發霉變質者。台灣多半進口飼料豆,再從中撿取品質相對優的(如沒發霉)食用。


非基改食品市場受重視

 

郭華仁說,近年來國人食安意識漸起,購買基改食品的意願已大幅下降,不過現行法規未強制要求標示,所以若業者不誠實,一般人也只能冤枉吃下肚。

「拜一連串食安問題之賜,消費者更重食安,非基改食品的市場也擴大。」黃淑德說,雖然主婦聯盟販售的黃豆製品全為非基改,但過去國內食品大廠中,除義美堅持使用非基改黃豆,其他品牌頂多只推出一、兩項非基改黃豆食品。直到一四年起,丸莊、金蘭和萬家香,也開始推出非基改黃豆或有機黑豆製造的醬油與油膏,在連鎖超市上架,擺在顯眼的位置,可見業者重視非基改食品的市場。

近期,因應《食管法》修法,基因改造食品標示新制可望提前實施,台灣規定超過三%須加上標示,違者處以四萬元以上、四百萬元以下罰鍰。不過相較於歐盟規定食品中只要含有基改成分超過○.九%就必須加上標示,台灣的標準還是相對寬鬆,新法上路後,也有賴政府落實稽查,避免有心業者標示不實,才能讓消費者吃得安心。

 

基改作物
基因改造(基改)作物是利用現代分子生物技術,將某些生物的基因轉移到其他物種中,改造生物的遺傳物質,使其在形狀、營養等方面轉向人們所需要的目標,例如抗病蟲害、增加營養、抗旱等,並非經過大自然正常演化而產生的物種。

延伸閱讀
政府修法的美意  考驗各縣市能否積極落實 推動非基改營養午餐  有三大難關
政府修法的美意 考驗各縣市能否積極落實 推動非基改營養午餐 有三大難關

2016-01-14

審查委員會如同橡皮圖章  美國船開了  台灣緊急放行 一顆黃豆 揭開基改食品恐怖真相
審查委員會如同橡皮圖章 美國船開了 台灣緊急放行 一顆黃豆 揭開基改食品恐怖真相

2015-05-07

基改食品比美牛問題更嚴重!
基改食品比美牛問題更嚴重!

2015-05-07

專家來解惑》基改食品全面入侵  你不可不知的關鍵6問
專家來解惑》基改食品全面入侵 你不可不知的關鍵6問

2015-05-07

基改指南》食安風暴怎麼吃?  專家:吃完整的食物
基改指南》食安風暴怎麼吃? 專家:吃完整的食物

2015-05-07